急性胰腺炎进行液体复苏途径效果评价论文_谢进

急性胰腺炎进行液体复苏途径效果评价论文_谢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二区450000)

【摘要】急性胰腺炎循环紊乱期进行液体复苏的效果对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静脉输液几种方法进行补液的效果评价。

【关键词】补液特点,补液效果,静脉血流量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078-01

急性胰腺炎70%-80% 的轻型急性胰腺炎临床过程平稳,很少有胰外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功能障碍,经禁食、补液和/ 或肠外营养等一般治疗即能痊愈。然而疾病症状出现在24 小时后,约20%-30% 的重症可能出现循环不稳定、甚至休克,进而出现重要脏器的损害。急性胰腺炎由于病人不能进食和渗出- 等原因,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发生脱水。因此急性胰腺炎的补液特点是量大,种类多,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维持正常的体液渗透压,见尿补钾,后期注意营养支持。对于已有休克、少尿表现时,表明血容量已丧失25% 以上,在开始的2-3 小时可静脉滴入平衡液1000-1500ml,对于严重脱水、休克的病人,如心肺功能储备正常可将24h 总量的1//2 与第一8h 内补充,其余1/2 在后16h 内输入,对于第一个8h 的量,可于头2-3 小时补充其1/2 量,其余1/2 在随后的5-6小时内输入。对于胰腺炎发热病人体温40℃时,应额外补液600-1000ml/ 日。不能进食的病人,每日仍有液体丢失及热量消耗,每日应补充水30-40ml/kg( 成人为2000-2500ml), 氯化钠4-5g, 氯化钾3-4g, 葡萄糖150-180g,以保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及体液内环境稳定,同时改善胰腺及重要脏器的微循环和减少胰腺分泌均是治疗胰腺炎的治疗重点。一般成人补液量每日> 3000ml, 特别严重的病例补液量可达8000-12000ml, 具体补液量的实施根据病人的尿量、中心静脉压及全身循环情况等及时调整。由于急性胰腺炎的以上治疗补液特点,在进行液体复苏的过程中有效的补液途径是必不可少的。

静脉血管流量对比:手臂及前臂静脉血流量1-95ml/min, 肘部及上臂静脉血流量100-300ml/min, 腋静脉300ml/min, 锁骨下静脉800ml/min, 上腔静脉2000-2500ml/min。

下面对几种补液效果做一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补液用具100ml 所需时间使用时间

5 号半针头输液器18 分钟≤ 24 小时

7 号针头输液器8 分3 秒≤ 24 小时

9 号针头输液器3 分8 秒≤ 24 小时

24 号留置针5 分8 秒≤ 48 小时

22 号留置针3 分8 秒≤ 48 小时

20 号留置针1 分18 秒≤ 48 小时

中心静脉导管cvc 1 分40 秒≥ 15 天

注:1. 输液瓶距静脉穿刺点高度为142cm。

2. 留置针及中心静脉导管不带针头,直接接输液器。

3. 输注刺激性及高浓度药物时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者皆有血管疼痛感而影响输液速度,并易发生静脉炎、药液外渗等不良反应。

一般轻症胰腺炎禁食时间多为3-5 天,重症胰腺炎根据病情程度禁食10-20 天,在此期间均要进行液体治疗。因此依据静脉血流量及不同输液工具的特点来比较,在急性胰腺炎循环紊乱期进行液体复苏时的首选途径是中心静脉导管, 应在发病初期及早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以满足补液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急性胰腺炎》张肇达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作者: 胡权2011年3 卷10 期《中医临床研究》杂志[3]《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作者:全竹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2):725-727

[4]《重症胰腺炎的阶段性营养支持》作者:周亚魁,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3,1(2):72-74

论文作者:谢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急性胰腺炎进行液体复苏途径效果评价论文_谢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