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穆斯林社会中面纱的存在意义论文_王文君

浅谈穆斯林社会中面纱的存在意义论文_王文君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标志,在不断变化的伊斯兰社会中,穆斯林妇女穿戴的面纱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

关键词:穆斯林;面纱;文化;

一、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的由来

一般来讲,人们普遍认为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的习俗最早是来自于《古兰经》的经文。实际上,穿戴面纱的做法最早并非源于穆斯林。在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之前,中东的蒙面纱传统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地区,穿戴面纱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面纱是把尊贵的女性和女奴、妓女区隔开来的标志。

根据《古兰经》和教法规定,穆斯林成年妇女,除了手部与足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对非近亲的成年男性均为“羞体”。为了不引起男女是非,要求妇女注意用服饰遮盖“羞体”,不要在丈夫、儿孙和有直接血缘关系之外的成年男性面前显露自己的头发、面容和胸怀。在伊斯兰教兴起与传播过程中,穿戴面纱逐渐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妇女必须遵循的着装标准。

二、穆斯林社会中面纱的存在意义

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在伊斯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除了扮演者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标志之外,在西方国家文化与文明的作用下,其代表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一)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标志

《古兰经》中的经文表示,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是遵循伊斯兰教法的行为,是对真主的敬畏和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虔诚。谦虚和贞洁,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思想。伊斯兰社会通过约束穆斯林的行为和制定着装标准来实现这两种思想。穆斯林妇女信仰伊斯兰教则必须穿戴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服饰。

从伊斯兰教教义来看,穿戴面纱是为了三个目的,一是保护女性的金银首饰等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二是保护女性不受男性的侵犯。三是出于对真主的敬畏与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虔诚。 从面纱的由来以及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的规定可以看出,面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之一。另外从前文中面纱的由来也可以看出穿戴面纱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代表。

另外面纱也代表着伊斯兰教所在的地域文化。七世初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帝国,这里属于风沙较大,太阳照射较为炙热的沙漠地区,当地妇女戴面纱不仅可以防风沙,保持身体和面部清洁,还可以防止太阳直接晒伤皮肤。

在伊斯兰社会中,面纱同样蕴含有穆斯林妇女的审美价值观念。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世界各民族受到地域、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其他习惯的影响,服饰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很难看出有什么共性,但是由于遵循伊斯兰教法的基本原则,世界各穆斯林民族的服饰与信仰非伊斯兰教的民族相比,总体上显出庄重、简朴、整洁的特点。

(二)性别隔离的工具

伊斯兰教教义认为,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是通过约束异性的审视来倡导女性的内在魅力,使其成为因思想和人格而赢得尊敬的个体,而不是以外在的美来衡量。但是《古兰经》以及伊斯兰教教义被不同的国家或政权所解读之后,面纱成为性别隔离的工具,女性穿戴面纱从被保护的意义逐渐过渡成为被禁锢、压迫和耻辱的代表。深闺制更使得妇女在穆斯林社会的地位一落千丈,《古兰经》中“妇女章”所专述的妇女的地位和权利是基本同等的规定被刻意的遗忘,女性成为了被压迫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野蛮”和“落后”的标志

18世纪,西方列强侵入中东、南亚等穆斯林地区,西方侵略者面对殖民地社会具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用欧洲的“文明”标准来看待殖民地,殖民地社会缺乏法律、专制、奇形怪状的衣服、事物、女性般的软弱都是“野蛮”的。同时欧洲人第一次注意到穆斯林妇女的面纱,并认为这是“野蛮”和“落后”的象征。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只有进行改革,向西方文明学习,才能拯救穆斯林社会和伊斯兰教。

伊斯兰社会的民族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也将面纱视为阻碍社会发展和落后的标志。这些进步人士认为占人口一半以上的穆斯林妇女应该参与到公共领域中去,对国家经济和政治做出贡献,而面纱是禁锢妇女的象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分别提出并实行废除面纱的法令。

(四)作为政治、宗教复兴的标志

20世纪中,对西方文明的效仿并没有使穆斯林国家脱离被殖民的命运,更没有使得穆斯林国家进入“文明”国家的行列,反而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危机。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规定在政府各部门工作的妇女,必须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着装:戴面纱,不露发。不戴面纱的妇女被看成妖妇,被视为败坏健康家庭生活的动因。这无疑把宗教行为提高到对“革命”的政治态度。1980年7月政府下令,从七月起,所有妇女在公开场合都必须戴面纱。[ 哈宝玉: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55.]

面纱成为了伊斯兰世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穆斯林妇女抗议西方文化扩张和霸权的武器,虽然在一些国家,重戴面纱是一种强制的措施,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妇女是出于信仰和国家荣誉感重新戴上面纱,这一行为代表着她们无声的抗议。

三、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有些人将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看做一种对女性的压迫和禁锢,认为穆斯林妇女重戴面纱是伊斯兰妇女解放运动的失败,但是很多穆斯林妇女是心甘情愿的戴上面纱的。在她们看来,穿戴面纱是她们对伊斯兰教与真主虔诚信仰的表现,也是她们对自己民族认同的标志。她们不会将穿戴面纱看做一种束缚她们自由的事物,而是一种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的重要象征。

穿戴面纱不应该成为一种国家或政权强制的行为,穿戴面纱不一定意味着女性的屈辱,去除面纱也不一定就表示着女性的解放,是否穿戴面纱应该是穆斯林妇女的自由选择。穆斯林妇女穿戴面纱应当是一种个人的、自由的、宗教的标志,是一种对传统和信仰的继承。

参考文献:

[1] 王新生:《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382-383.

[2] 范若兰:文化冲突中的面纱[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32-38.

[3] 范若兰:妇女、民族与民族国家——第三世界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初探[J].思想战线,2006(1):20-25.

[4] 赵克仁:穆斯林妇女面纱的价值取向透视[J].西亚非洲,2006(4):70-73.

[5] 郭灵凤:欧洲穆斯林“头巾事件”:代际差异与社会融合[J].欧洲研究,2010(4):101-112.

[6] 哈宝玉: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55.

[7] 颜湘君:不只是衣服——解读国际政治中的服饰话语[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论文作者:王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浅谈穆斯林社会中面纱的存在意义论文_王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