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生家长希望孩子过怎样的生活论文_鲍为

探析中职生家长希望孩子过怎样的生活论文_鲍为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作者发现目前中职生的家长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想要孩子过怎样的生活。家长们抽象的想法,表明他们并未在实践中给予孩子怎样生活的悉心指导。作为班主任在长期实践中有些思考,是观察后的摸索行为,与家长共勉。

每学期会组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做了这样一项调查:希望您的孩子过上怎样的生活?收回问卷,有希望孩子考个好大学的,有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的,有希望孩子过安稳日子的,有希望孩子快乐生活的,有些家长不太清楚望学校好好培养的,也有什么没写交白卷的……我们要过怎样的生活,孩子们将来要过怎样的生活?这么重要的人生问题,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好好思考过。好、安稳、快乐、培养都很抽象,不能直接教给孩子们通往未来的生活之路,所以大都寄厚望于学校。纵观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素养养成训练,好象对学生过怎样的生活并未理过思路。思考后的反馈如下:

一、用多维度去评价孩子,不进死胡同

各色的人孩子们都会看到,各种事情孩子们也会触碰。想不想成长都在成长,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路上,大人也跟着成长。比如考试,分考得高,父母高兴是天伦之乐,自己高兴是自我认可,同学高兴是对我的魅力的评价,有人不高兴,说明我超越他刺激了他;分考得低,父母不高兴让我知道内疚的意义,自己不高兴让我学会分析原因闻过则喜,同学不高兴,说明有人陪我经历挫折我人缘好,有人高兴,我可以认清周遭的环境。评价考试,真的有多个维度,千万不能把考试只和分数、只和未来考上哪个分数线的学校挂钩,任何进入死胡同的事情必然经过很多的纠结和磨练,才能转过来,既费时又费力。人生短暂,稍微多钻两次死胡同,可能还未来得及后悔恐怕就已丧失后悔的机会。什么是安稳快乐的生活,得有人事先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才有奋斗去追的正确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不然,新闻里那些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世界500强好工作却自杀的人数还会变多,还有人以为只要有钱就一切都好、还有人以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任务完成……到头来,各种失落的空虚充满了头脑,身心俱疲。

二、早早培养孩子做点家务

分担家务是天伦之乐。参与家庭生活,承担家庭责任,从小培养对家庭的重视。于无形中根植了家庭观念。如今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点时间学习,学习之外任何事情都不许孩子分心。结果发现孩子只干一件事,却难得干得特专一。尤其是中职生,从招生体制上分层,绝大多数都属此类。父母是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孩子是只要你们不逼我学习,我什么事都好好做。家庭大战是因为观念的分歧,长时间的家庭战争会损毁全家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结果,悲惨的家庭各有各的惨法,问题少年来自问题家庭。换位思考,一个孩子从小只被要求搞好学习,结果搞不好。其他什么也不会,就算想重新开始,也不知道从何而起。这种时刻,该有多么孤独落寞。关键是在别人眼里,连家务都不愿意做,或者想做也做不好,何以能承担大的挫折和困难呢?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特殊的认可。

三、家长和孩子都多读点书

多读好书而非畅销书。了解中华文化、民风习俗、人文环境,做有内涵的人。读书可以让人静下来,而后内心干净,能获得一种独有的心境。心静、心净,然后有心境,才会沉稳有内涵。人们活在浮夸的世界,孩子们以为这样就很好。大家热衷在微信里抢红包,不劳而获占用了很多时间,其实所花的流量和精力远超过抢到红包的价值,人们事先都知道,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抢着玩。微信点赞或投票出现了,每天拉票喊人点赞,也不知道真的拿到奖品没有,也不知道投票是否真的收到实际效用。城市都堵得走不动了,还在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买好车好房过上好生活。

四、保护地球资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已经得到大自然的无数馈赠,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浪费大自然宝贵的资源。我认为的保护地球资源是这样的:如果你买了件奢侈品,那不叫浪费。因为你就是买了一件东西,原材料就那么多,资金流转给别人,还在地球上存在并未废掉。但如果我一餐只能吃半碗饭,而盛了整碗,剩半碗被我扔垃圾桶了,那扔掉的半碗饭就被废了,就是浪费地球资源。有学生因为觉得家里有钱,同款衣服买各色一件,穿不喜欢了就当垃圾扔了;各式零食都买来尝尝,不合口味的就当垃圾丢了;点餐点一大桌,各色菜系尝一口然后公主般地付款走人了。如有人提出建议,便会用公主般的口气趾高气扬地表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当全世界人都在呼吁保护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时,你还在用有钱有实力来大肆挥霍,公主外形却暴露出粗鄙、自私与无知。

五、找到自己的灵感出处

我经常在吃饭、睡觉时觉得人生最幸福了,恰恰就是在最幸福的时候会突然蹦出来一点想法,既而对生活有所感悟,这便是我灵感的出处。有时想先睡吧,醒来再缕清思路,往往一觉醒来全忘光光。后来备个小本子,养成习惯灵感一出,拿出小本整理整理,也算是梳理成长经历。保持一段时间,觉得这习惯很好,能帮我更明了地认清自己,不做懒人。灵感有出处,心灵有寄托,生活有章法。

六、不断找寻生活的意义,感受幸福

一成不变的生活终会被人们所摒弃,不主动摒弃,社会发展也会趋使其调整。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适当探险、与孩子商讨家庭大事,与孩子共谈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论文作者:鲍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探析中职生家长希望孩子过怎样的生活论文_鲍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