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亓海萍,武琳,王丽,王会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100045

【摘 要】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群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各项HPLP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群组管理;高血压;肾损害;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00-02

肾脏作为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是高血压的主要受累脏器之一。本研究将群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本社区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当中,以期为逆转或延缓高血压人群肾损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5个医疗卫生服务站站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240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经过连续3次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至少2次呈阳性或血清胱抑素C呈阳性;居住在本社区半年以上,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患有原发性肾损害患者、慢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NSAIDs类药物、肾毒性中草药、红斑狼疮患者、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等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不愿意长期参与本研究相关内容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53~76岁,平均(65.2±5.5)岁,平均高血压病程(14.0±9.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30例,高中/中专52例,大专及以上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51~78岁,平均(64.8±6.3)岁,平均高血压病程(13.5±8.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初中42例,高中/中专42例,大专及以上20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组管理,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社区全科服务团队进行日常随访,包括监测血压,药物服用情况记录及高血压相关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群组管理,内容包括:制定研究方案、群组健康宣教、群组内成员讨论、同伴支持等。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全科服务团队,人员构成为全科医生3名,公共卫生师1名,护士5名。进行群组干预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群组管理概念、意义、研究过程、方法、技术路线、注意事项等。(2)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及意愿进行分组,分为4组,每组30例。每组选定2名患者为组长,主要负责上传下达工作,配合社区全科医学服务团队,进行组织与管理,为患者制定日常保健行动计划。(3)群组管理具体实施方法:管理总时间为6个月,第1个月每周进行1次,第2~3个月每2周进行1次,第4~6个月每月进行1次。每次的活动包括:①医生及护士进行群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介绍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知识,病因、发病机制、日常保健、服药注意事项、饮食及运动、日常血压监测、症状管理技能(生气、紧张、疲劳管理)等。②患者自行讨论,结合自身病情,讨论患者自身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经验交流,医师护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答疑。③个体化诊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及用药情况等于医师、护师单独交流,调整治疗方案。④每次的群组管理活动后,研究组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解决问题。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对比

研究组各项HPLP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对比

群组管理作为一种集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诊疗为一体的新型模式医疗模式,于1974年首次提出,随着慢病患者的不断增加,群组管理作为解决现存慢性病管理模式不足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乳腺癌及类风湿等社区慢病的治疗中。国外学者Drabik等将群组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72%的患者生活方式发生改变,88%患者提高了临床疗效,所有患者都表示会继续参加群组管理活动。国外学者Williamson等对66例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群组管理活动,结果表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及糖尿病相关指标监测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患者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群组管理改变了传统一对一的看病及随访模式,促进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服药依从性,完善自我管理,进而改善慢病患者的疾病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洁.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1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3]俞蕾蕾,陈利群,王敬丽,等.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677-681.

论文作者:亓海萍,武琳,王丽,王会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亓海萍,武琳,王丽,王会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