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

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

朱夏君[1]2011年在《20世纪昆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昆曲研究初具规模。二十年代,王国维草创戏曲学科,此后经过一大批学者的共同努力,戏曲研究进一步从文学研究中独立出来并进入了现代化与多元化时期。从吴梅开始,作为戏曲研究显学的昆曲研究,逐渐在20世纪展露头脚。20世纪的一百年间,这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专家和大量着作。叁四十年代是昆曲研究的第一次高峰,出现了吴梅、俞粟庐这样的研究大家;五十年代以后,王国维、吴梅之后的第二代戏曲学者进入研究领域,在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昆曲艺术进行了探讨。八十年代以来,昆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研究者开始摆脱王国维确立的戏曲文学和戏曲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将昆曲看做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来考察。2001年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明清昆曲和近现代昆曲研究均出现了繁盛的局面。近年来的昆曲研究除了关注理论之外,对昆曲发展的现实生存环境多有涉及,力图从立体、综合的角度考察昆曲的存在状态。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20世纪昆曲研究状况,一、从吴梅的学术道路与影响看20世纪昆曲学术格局的形成;二、从20世纪昆曲文献的几个问题看其中的学术传统;叁、清理20世纪昆曲乐律中的传统曲学观点和西方音乐观点;四、从演员和曲家的角度谈20世纪昆曲表演;五、从20世纪昆曲研究的其他领域,如昆剧史、昆剧志和昆剧词典的编撰分析21世纪昆曲研究的新趋势。本论文梳理20世纪昆曲研究理论,探讨学者研究经验与治学方法,总结20世纪昆曲研究学术史的一般规律。

张琳[2]2016年在《当代昆曲“谈艺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戏曲演员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从艺经历和表演体会亟待记录总结和加以研究,因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戏曲演员的“谈艺录”。这些“谈艺录”由演员亲自口述或演述,经由学者专家协助记录、整理完成,内容包括个人从艺经历、表演经验、艺术创造、师承等各个方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数量十分可观的戏曲“谈艺录”,当下还未曾有对这一“谈艺录”现象做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试以文本性质的昆曲“谈艺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建国后的昆曲“谈艺录”作较为全面的梳理,论述当代昆曲“谈艺录”的内容和特点,探讨昆曲“谈艺录”与昆曲表演艺术研究、昆曲艺术传承之间的关系,并从口述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昆曲“谈艺录”对于昆曲传承保护、拓展和深化当今戏曲研究所起的作用。

靳小蓉[3]2014年在《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文中研究指明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当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被改编得最多的戏曲经典之一。这部作品在它自己的时代即被视为名作,在其后的时代中不断被经典化,收入各种选本,被改编成各类戏曲形式;在昆曲中形成了“《八义》八出”为代表的舞台经典,在京剧中形成了《搜孤救孤》为代表的舞台经典作品;在学术史上,王国维将《赵氏孤儿》杂剧与《窦娥冤》等极少几部作品作为中国悲剧的代表,与世界经典悲剧抗衡,完成了《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定位。加上《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被译介到国外、并被外国作家多次改编的中国戏剧,由此《赵氏孤儿》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议题,也成为展现中国悲剧、甚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梳理了《赵氏孤儿》从故事原型到杂剧名作、到舞台经典、到经典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戏曲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赵氏孤儿”故事从史籍中的片段记载到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传播接受过程,分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经典特质,在明代选本中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元末南戏改编和明代《八义记》传奇文本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从晚清民国演剧史入手,分析京剧折子戏《搜孤救孤》从老生戏中脱颖而出直至成为舞台经典的过程,探讨了该剧与晚清、民国戏曲剧种、行当、剧团体制、戏曲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第叁章从1959年北京京剧团重新编剧、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产生的背景、过程入手,探讨“推陈出新”的国家政策下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得失。第四章从当代戏曲生态出发,将传统戏曲生态分为“整旧如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求异追新的现代创作两大类,在肯定这种分野的基础上,探讨了几部新编《赵氏孤儿》戏曲走向歌剧化的特征,并评析了两部《赵氏孤儿》歌剧。第五章探讨《赵氏孤儿》的话剧改编。话剧的艺术形式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它的思想意识也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印记。因此,话剧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绝大多数都具有颠覆性,有意无意地对原作进行误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构了经典。第六章介绍了《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生产情况,分析了戏曲经典在图像化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第七章探讨海外的《赵氏孤儿》海外传播。海外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热潮有两个时代,一是十八世纪,另一个是二十一世纪。本章主要探讨二十一世纪的几部《赵氏孤儿》戏剧改编情况,总结它们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对中国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冷桂军[4]2002年在《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探讨昆曲场上表演的综合性和写意性的特点。从综合性上讲,昆曲是歌舞合一,唱做并重的综合艺术,其表演讲究“四功五法”。昆曲舞台上,演员不仅通过“歌”表情达意,而且通过“舞”塑造出众多“美”的造型,将内心细微的思想感情托付于形体动作当中。观众对此不仅得到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更得到一种心灵深处的共鸣。从写意性上看,昆曲的舞台表演不求对生活对象的精确模仿,只求对其特征与本质进行高度凝练含蓄、富于想象夸张的突现;重神似、重意境,顺乎自然又超乎自然,在似与不似之间突破生活自然形态的囿限而达于真与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这种美学理想的追求,体现在昆曲舞台表演上,就是将生活中人的形体、行为、表情以至环境的自然形态提炼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程式,以来自生活而又为生活自然形态所无的艺术美来认识和再现生活的写意性原则及其具体体现——表演的程式化、时空的自由化、砌末的虚拟化以及人物的行当化。

柯凡[5]2008年在《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联系社会政治、时代文化和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昆曲的定位,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昆曲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昆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昆曲在古代的发源及盛极而衰、昆曲在近代的衰而未亡现象进行理论总结并分析原因,继而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昆曲的现实处境进行剖析,展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政府、知识分子、演艺人员是传承和发展昆曲的叁大主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显着。在政府引导下,昆曲剧目、昆曲舞台艺术、昆曲理论研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部分论述昆曲剧目的传承和发展。论文将当代昆曲剧目划分为四类:传统戏、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和其他新创戏,并以这四类昆曲剧目为专题,根据政府政策导向、流行文化的影响等社会背景,分别对四类昆曲剧目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展示昆曲剧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思考不同类型昆曲剧目的传承、发展方式及其意义,探讨昆曲剧目的传承、创作中的不成熟之处并尝试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第叁部分论述昆曲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论文以昆曲舞台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演员为重点,首先论述南、北各地一代代昆曲传承人的培养情况,并从国家制定的演艺人才培养方面的新举措上,指出人们关于昆曲传承人的认识误区.然后,论述当代昆曲演员如何运用传统美学思想塑造新的昆曲人物,以此体现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第四部分论述昆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探索.论文首先概述20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情况,再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昆曲研究情况,以体现学术传统的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研究情况,依据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自身特点,划分为叁个时期。最后论述昆曲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以突出昆曲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李春妹[6]2018年在《苏州道和曲社研究》文中提出对于昆曲研究,近十年来整体关注度比较高,但从前的研究者多关注于传奇文本、舞台演出、昆曲发展史等,而对于昆曲清唱、民间曲社的研究关注较少。正因为此,本文以成立于民国初期、传承至今的民间昆曲曲社——苏州道和曲社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轨迹,挖掘其内在精神,探讨民间曲社对于昆曲艺术传承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共分为叁大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曲社的发展脉络,梳理道和曲社经历的叁个不同阶段一—早期道和曲社、中期昆曲研究会和后来的昆剧研习社——的成立、变化和现状,阐明曲社的唱曲活动内容,并对道和曲社的立社宗旨进行分析,概括说明了以弘扬业余曲社的传统精神、保持昆曲的传统唱法为坚定目标的“道和精神”内涵。第二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重点选取道和曲社内的七位代表性曲家,分别对他们的生平经历进行梳理,总结出他们从事昆曲艺术活动的特点和对昆曲传承发展的贡献,清楚展现出曲家在传承恢复近乎失传的昆剧剧目、保存昆曲抄本、承担昆曲理论研究方面的历史贡献。第叁章分别从昆曲表演艺术传承、文人清唱传统传承和曲学研究传承叁方面分析了道和曲社对昆曲传承的贡献。文章强调了以道和曲社为代表的民间昆曲社对于昆曲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民间昆曲社的发展提出建议。

邵雯艳[7]2010年在《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百多年来华语电影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戏曲有意无意地表现、学习、借鉴,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坚持和升华,造就了华语电影特定民族化的呈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戏曲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密不可分作为华语电影的历史传统,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关系是研究华语电影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必需直面的议题。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在艺术本体上的互通保证了此项研究的可行性。针对两者关系的论述或隐或显地贯穿华语电影理论研究的历史,构成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中国戏曲的独特性或淹没在了中西戏剧模糊一体的概念中,或作为民族传统艺术整体中的局部而未能凸显,因此,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关系并未得到专门、具体和充分、透彻的关注。本论文紧扣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关系展开细密的论述。论文首先回顾了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机械复现和主观映现两种不同方式和手段,探究戏曲电影的观念形成,在此基础上就戏曲电影在当前文艺生态环境下与大众审美需求的错位,探讨其商业价值的失落,就两种艺术手段的本质分歧讨论以电影手段表现中国戏曲艺术的难以实现。在对戏曲电影观念和价值的反思后,本文围绕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同化”,即占据主导地位的华语电影吸纳、转化作为客体的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因而愈加丰满的现象和可能,展开两者更深层次交互的研究。关于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同化”,从叁个层面分条缕析,“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歌舞”就歌舞影片与戏曲歌舞、戏曲歌舞片段在华语电影中的功能、华语电影表演技巧与戏曲歌舞技巧,“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叙事”就主题表达、题材选择、情节设计、结构安排、叙述视点和人物角色,“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诗性”就以诗言志的抒情、淡化情节的叙事、细腻精微的心理、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物溶化的意象进行详尽论述。中国戏曲施加于华语电影的巨大影响,也遭遇了不绝如缕的质疑和反叛。其中有电影本体艺术自觉和语言技巧、特征认知的必需,也有在缺乏透彻认识与全面把握之上的草率论断。对中国戏曲形式、内容、美学风格的深入洞察和理解,在尊重电影和戏曲彼此艺术独立性的基础上,多方寻找华语电影“同化”中国戏曲的可能,获得华语电影民族化的市场生存和艺术生长的源泉和依据,本论文开始了艰辛地探索。

轩蕾蕾[8]2010年在《新时期昆曲学术史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意在以昆曲的发展为基础,以昆曲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力图对新时期以来叁十年的昆曲学术发展的脉络加以整理、总结和分析。重在以昆曲发展为历程,论述昆曲学术成果的同时,找出昆曲学术发展的脉络、规律,重点分析学者在此阶段所进行的昆曲研究工作,突出每个时期昆曲研究的核心话题,突显昆曲学术发展的历史特性和品格,从而梳理昆曲研究在当代发展的学术脉络和体系特征。同时,以昆曲学术体系为视角,审视昆曲研究与当代戏曲理论发展的互动,以及戏曲研究视野中的昆曲研究在戏曲理论、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20世纪80、90年代的昆曲研究,梳理此时期重要的昆曲研究成果,大致分为昆曲史着的撰写、“昆曲学”概念的建立和研究、地方昆曲的研究等。第二部分论述21世纪的昆曲研究,主要侧重于列举和分析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并对昆曲文化政策的变迁进行解析。第叁部分论述21世纪的昆曲研究,主要侧重昆曲史论研究和昆曲现状批评。第四部分总结新时期昆曲学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分为昆曲文化政策与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整理、改编对昆曲传统剧目创作的影响;昆曲演员传记书写的问题;“跨领域”与“新方法”——昆曲理论学术之发展,总结、分析此四大问题旨在突显昆曲学术发展的理论性。鉴于此,本论文可能将有叁点意义:其一,昆曲研究在戏曲理论、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其二,探寻昆曲理论自身的建设、发展及脉络体系;其叁,梳理新时期以来叁十年的昆曲发展及研究的成果;其四,时代、社会及政策的变化对昆曲研究的影响。

王熙[9]2017年在《传统戏曲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传统戏中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溯源、定位、分析与总结。全文围绕“身体语言”这一核心,首先对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历史形态进行梳理,以确立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特征,在分析戏曲舞蹈程式化语言体系的生成方式与构建原则、以及其外部形态的表达方式与风格倾向之后,尝试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原则,挖掘传统戏曲舞蹈身体语言中所蕴涵的审美范式与身体文化。《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研究》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对戏曲舞蹈身体语言历史形态的梳理,以对戏曲舞蹈发生发展的资料性考辨为基础,将其历史发展过程定为四个阶段:萌芽期、雏形期、定型期与多元期,从阶段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戏曲舞蹈语言机制的定型与成熟要晚于戏曲艺术发展的步调,戏曲舞蹈作为从属于戏曲表演规律的纯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其内部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必然以戏曲艺术的诞生、剧种的出现、表演流派的林立与戏曲表演体系的建立为前提。第二章是对戏曲舞蹈身体语言基本特征的研究,通过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研究视角,总结出戏曲舞蹈身体语言是在遵循虚拟性表演方式的前提下,以唱腔念白为语义参照、以锣鼓经为节奏依托、以脚色行当为身份定位、以戏剧情节为表演核心,所形成的一套程式化的身体言说系统,它是从属于戏曲表演规律,却有着自身特点和独特价值的舞蹈语言体系。第叁章主要分析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内部构成与生成方式,从戏曲舞蹈程式的“点、线”两大基本要素着手,继而划分出戏曲舞蹈程式的六大类型以及动作程式的建构原则,探寻其内在规律性的生成方式,最终在语境的设定、知法犯法的艺术原则与表演、接受的共在关系的促进下,以实现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创造性使用。第四章探讨的是戏曲舞蹈可被观察到的外部形态。从戏曲演员的身体四信号——五官、手、躯干和脚出发,分析身体显要部位的语言形态与语义指向性,并从空间的维度上,使肢体的“言说”范围延伸到与身体肌肤相连的服饰道具,从而在受情感驱动的身体支配下,彰显出戏曲服饰道具所具有的语言价值与情感魅力。随着这种身体表达方式的逐渐完善与成熟,便形成了一种理想形态的艺术风格,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第五章重在挖掘戏曲舞蹈感性形式背后的理性原则,并尝试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原则,诸如形与神、情与境、阴与阳的美学范畴,探寻传统戏曲舞蹈身体语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范式。本文对传统戏曲舞蹈理论形态的全面总结与归纳,既是对当前戏曲舞蹈理论研究的补充与拓展,更是为今后戏曲舞蹈的丰富与发展,或戏曲表演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树立可参的理论依据。

程晶[10]2008年在《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文中指出作为昆曲舞台上四百年来常演不衰的剧目,《牡丹亭》既是昆曲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最完美代表之一,又是整个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纵观历史变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随着昆曲的兴衰而几经沉浮,而近百年来的深刻的社会、思想及审美方式的变革,更使得作为中国文化最典型表征的戏曲艺术,不可避免的要承受以西方世界为参照的现代文化的检视,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同时,近年来昆曲《牡丹亭》在国内外连续创造演出奇迹,更是在文化界、学术界搅起了一场讨论热潮,引起人们对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现代生存和发展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然而,对于中国戏曲的兴衰,不应只着眼于一种情绪化的褒贬或感情上的哀叹,而是需要一种对其美学特质和文化合理性的理性审视与思考。对《牡丹亭》作为文学经典的考察较多,但将昆曲《牡丹亭》作为一个戏剧艺术经典从历史文化美学方面加以全面关照和总结却涉及较少,这与中国戏剧的研究历史和传统思维有关。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以《牡丹亭》在新世纪所引起的文化热潮为契机,以时间的历史纵轴为主线,在展现艺术经典形成、发展、成熟、衰落、重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基础上,着眼于对其艺术规律和艺术精神的发现和剖析。较之抽象的理论研究,这样一个艺术形态的命运际遇则带给我们另一种思想启迪。论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昆曲《牡丹亭》的四百年的舞台演出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艺术形态的沿革和舞台命运的变迁,展现了昆曲《牡丹亭》由文本到舞台、由全本演出到折子戏盛行、由繁盛到衰落、由传统到现代的四百年沧桑历史。《牡丹亭》深刻的思想内蕴、巨大的舞台魅力和广泛传播效应使其成为昆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四百年的风雨历程不仅是昆曲艺术形式发展演化的真实写照,其历史命运的强烈对比更折射出整个社会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规律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从中国戏曲的整体美学特色入手,由戏剧史价值、剧本艺术成就、声乐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演体系多方面的解析,总结出昆曲《牡丹亭》的艺术典范性和历史文化价值。首先,就其剧本特色来说,其鲜明的戏剧人文精神和时代标志性在戏剧发展史中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剧本所蕴含的独特思想光芒和大胆的想象力,给舞台的表现以丰富的创造空间和戏剧张力,为舞台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其次,昆曲《牡丹亭》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美学特征——诗化的精神传统和充满假定性的写意原则,延续了中国传统诗歌韵律性、抽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将对情感的渲染和对意境的追求作为艺术追求的首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戏曲写意风格的形成;其中那些富于想象又严整规范的形式系列,完美的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及文化哲学精神。它所体现的中国古典戏剧所拥有的民族化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式、高度的写意性和诗舞乐合一的艺术风貌使其在艺术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典范意义。第叁部分透过建国以来昆曲《牡丹亭》的保护、传承以及现代改编和演出版本的对照研究,尤其是九十年代末和世纪之初《牡丹亭》演出历程的细致对比及对现代性颠覆和回归古典美的多元取向的分析阐释,总结其历史发展规律和当代命运,探究其历史走向。笔者认为,在现代排演中制作者所站的思想高度和诠释角度决定了其演出活动的成败;此外,应重点强调其艺术精神和美学蕴涵的认知和传承,同时借鉴现代舞台手段、传播方式进行品牌包装,凸显其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文化效应。结语部分阐释以现代审美文化全面透析昆曲经典——《牡丹亭》四百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寻找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20世纪昆曲研究[D]. 朱夏君. 上海戏剧学院. 2011

[2]. 当代昆曲“谈艺录”研究[D]. 张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3].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D]. 靳小蓉. 武汉大学. 2014

[4]. 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D]. 冷桂军. 苏州大学. 2002

[5]. 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 柯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6]. 苏州道和曲社研究[D]. 李春妹. 安徽大学. 2018

[7]. 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D]. 邵雯艳. 苏州大学. 2010

[8]. 新时期昆曲学术史论[D]. 轩蕾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9]. 传统戏曲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D]. 王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10]. 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D]. 程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昆曲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