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创新”透视论文_许雪松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创新”透视论文_许雪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00

“微创新”意指在细微环节展开创新实践,也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创新,以激活课堂的教学内驱动力。

一、教学导入环节的“微创新”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第一环节,教师要对导入方式进行创新,为学生顺利进入学习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操作、多媒体展示,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计算机安全和病毒防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电脑的自诉。其内容是:电脑感染上了病毒,不仅精神萎靡,还经常出错。电脑非常苦恼,希望弄清病毒是如何侵入的。学生观看视频之后纷纷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破坏程序。计算机一旦有了病毒,不仅会导致数据丢失,还会造成计算机的完全瘫痪。也有的学生说:这病毒有隐蔽性、传染性,需要用专门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不然,后果就会很严重。从学生的认知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顺利启动,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还是比较成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引导环节的“微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由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构成的,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引导方式展开创新探索。由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个体差异,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也是有早有晚,在具体引导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给学生以引导。

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取”的时候,涉及单一文件选取、连续选取、全部选取和反向选取等内容,但其操作步骤和方法却有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他选取的操作方法。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学生操作过程也比较顺利。在建立新文件夹时,教师没有直接进行示范,而是请学生来操作。学生都能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气氛被推向了高潮。学生都有探索欲望,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主动跟进,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三、教学训练环节的“微创新”

教学训练中引入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训练形式的创新上。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适时地改变以往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加入游戏、竞赛、表演等因素,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对电子游戏都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利用闯关性训练设计,吸引学生参与;也可以开展分组对抗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形成学习能力。

关于“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模仿,最后让学生叙述整个操作过程。有的学生说:删除文件或文件夹,首先应选出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删除键,也可以在“文件”菜单中找到“删除”命令,单击之后删除。另外,右击鼠标也能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单击右键获得菜单,找到“删除”单击,被选取的文件或文件夹就会被删除。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都会被存放在“回收站”里,如果想还原文件或文件夹,可以打开回收站,选取需要还原的文件或文件夹,右击,找到菜单中的“还原”,就可以完成对文件或文件夹的还原。

信息课堂教学的创新渠道很多,教师要审时度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期能获得更丰富的创新成果。创新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观点,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敢于进行“微创新”,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展开学习,促生课堂教学原动力。

论文作者:许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创新”透视论文_许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