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还有没有必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对此是有不同认识的。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解决问题靠法规纪律,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不大;还有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经济搞上去了,一切思想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不大;再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提倡激烈竞争,靠价值规律起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无能为力;等等。这些思想往往表现为:对待这项工作可抓可不抓,时抓时不抓,口头形式上抓,并不真抓实干、有效的抓。以上种种足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甚至瘫痪。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必要性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才能使工人阶级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灌输原理早已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承担着这一灌输的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时又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漫长历史过程。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是由先进理论武装觉悟了的工人阶级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进行顽强殊死斗争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用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用美国装备武装的几百万现代化军队,靠的是什么,主要靠的是“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0页,以下只注明卷和页)。树立坚定的信念,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原苏联一夜之间解体,并由此引发了东欧一系列国家的剧变,问题出在那里?有人讲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恶果,是很有道理的。我国曾一度由于对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的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第三卷第305页),出现了“政治风波”。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时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对人民思想政治教育太少。历史一再告诫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不得,否则,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坚定地高举着社会主义的大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以世界公认的异乎寻常的快速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这面社会主义大旗能不能永远飘扬,关键在于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经济发展上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第三卷第166页)。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只要我们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还没有赶上发达国家,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发挥自己独特的重要作用。

第二,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首先,要求克服各种思想障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巨大的思想障碍。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到这一观点为党的十四大所确认,经历了长达十三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曲折过程。即使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仍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一切向钱看等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既依赖于实践的发展,也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

其次,要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这种有序性一方面依赖于法制对市场行为主体的强有力约束,另一方面还依赖于人们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因为再健全的法制也是有空子可钻的,再好的法律只有人们去遵守,才能实现它的约束力。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我国法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再次,要求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市场经济也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些麻烦。尤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体制很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等不轨行为,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消除这些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

第三,它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新的时期,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加强领导,而要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第二卷第365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非常精辟地概括了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作用所决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带领人民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引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开拓前进。党的领导地位使这种要求成为可能。这一客观要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开创性的,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开创性的。开创性的事业必然要带来社会的大变革,大变革必然会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经受重新洗礼。党的任务就是要使社会变革所引的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身上。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义无反顾地朝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方迈进。不能设想在一个思想混乱,没有共同理想和明确奋斗目标的国家里能进行有效的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改进上下功夫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它仅仅停留在重视上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还必须随着变化了的社会、变化了的客观事物而有所变化(改进)。尽管根本任务、根本内容不变,优良传统还要发扬,但并不排除具体内容、具体方法顺时应势的变化。就如同我们重视社会主义建设,千方百计要把经济搞上去,但老抱着计划经济不放,再怎么抓也是搞不好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在总结研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完善。没有这种自我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就走不出困境,它的作用就只能事倍功半。

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事关全局的历史转变给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带来了什么变化,进而适应这种变化,最后达到驾驭这种变化的目的。这就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任务,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1.思想观念的变化——趋于务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成为市场,行政命令被价格机制所取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愈来愈取决于自己付出的劳动和竞争的能力。这就增强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利益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人们趋于务实。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一方面对于调动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也容易导致重利轻义,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思维方式的变化——更加活跃。计划经济是命令经济,它要求人们事事都要等待和听从上级的命令,导致人们的思维趋于僵滞凝固,缺乏创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利益成为经济活动以及其它许多社会行为的动力,经济行为主要由价值规律调节,决策行为的分层化,决策主体多元化,社会的横向联系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大大复杂化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的信息迅速增多,这就促使人们的思维不再是一切从“红头文件”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维方法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项转向多元,从线性转向立体,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单一的正向转向正向与逆向相结合。人们的思维比计划经济体制下活跃多了。这种变化一方面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3.生活方式的变化——日益多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天地扩大,生活节奏加快,择业机会增多,收入不断增加,消费娱乐丰富,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多样化。这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提高;另一方面如果管理跟不上,引导不力,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滋长。

4.约束方式的变化——趋于宽松。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用抓辫子、打棒子、扣帽子“左”的一套约束人们的方式被彻底抛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才劳动力市场及其配套改革的不断完善,也使社会成员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这种主要由单位控制逐渐转向主要由社会控制以及思想由禁锢到解放的变化,使社会对人们的约束方式日趋宽松。这一方面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的才能有可能得到最充分发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伦理观念来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的行为,就会导致社会失控,使社会生活陷入严重的无序状态。

两大历史性转变给人们思想和活动带来的深刻变化,足以使我们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些变化而加以改进。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也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应该看到,同两大历史性转变的进程相比,同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某些重要领域变革的深度相比,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变意识、应变能力、应变效果方面还存在相当不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今后15年的宏伟蓝图,指出实现蓝图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面前,遇到了更为突出的适应新形势的考验。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定地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高度重视”的同时,注意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上狠下功夫。

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所创新

1.探索新思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它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指引方向、提供根本保证。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和活动产生的新变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事求是地、大胆积极地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既然变化了的新形势引发人们的思想和活动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简要概括为“实、活、多、松”。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应沿着这些变化去思考,去研究,去作文章。首先,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发挥、扩展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抑制、减少、消除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腐败现象,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顺利发展;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要在这四个字上作好文章、下足功夫,以使其自身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使其自身更加坚强有力。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要循着“实、活、多、松”的思路去改进工作,就要把工作抓“实”做“活”,就要在工作中把握好“多”与“松”的变化。“实”,要求必须讲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收实效;“活”,要求正确理解和运用“灌输”的原理,不能只是一种居高临下单向传播,而更要重视横向的,包括双向乃至多向的交流,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多”要求在弘扬突出“主旋律”的同时,又要用“多样化”的内容去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并以“多样化”的形式、方法、媒介、载体去体现和烘托“主旋律”的内容;“松”,要求在强化基层单位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约束和制约人们的行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

2.创新中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按照以上思路,我们在改进创新中应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大与小。首先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理应按照党的要求,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真、善、美的事物,旗帜鲜明地讲大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人们容易趋向于小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多讲大道理。但光讲大道理,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必须重视人们各自的小道理,善于把人们的小道理教育引导入大道理的轨道,使其符合、服务、服从于大道理,善于从大道理的角度去认识、处理小道理,使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其次是抓大与抓小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实,大而化之不行,大轰大嗡也不行,必须从小事抓起,从具体的事情抓起,不能限于一般号召,而要一个问题一件事情地去抓,特别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更要扎扎实实地去抓落实。第三,大环境和小气候的关系: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小气候(单位、部门)的基础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更要注重大环境的改善。有调查表明,现在干部、职工、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信息,70%以上是从现代传媒获取的。电视、广播、报纸、书刊对人们思想、行为、情绪和价值取向的影响远远超过过去任何时期。大环境的优化不仅是直接覆盖面最广的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可强化社会的约束力,而且对营造基层单位的小气候是最有力的引导。

二是继承、借鉴与创新。在新形势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把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作为不可动摇的出发点。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文明成果。把二者拿来结合我们今天的实际工作加以运用、发展,努力在新的实践中去进行创造和再创造。这里关键在于,究竟什么是要继承的优良传统,究竟那些是要借鉴的有益文明成果,究竟如何把继承、借鉴的东西与我们的实际工作加以结合,进行新的实践和创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根本基点和根本衡量标准。“实、活、多、松”的新变化应是思考这些问题的具体要求。遵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党的中心工作,为党的路线服务;党员、干部用模范带头的行动做无声的思想工作;关心群众疾苦,从小事做起,对群众平等民主的态度;经常的细致的思想工作等等都是我们今天应继承的优良的传统。发达国家的某些先进管理思想和办法,国外企业文化的理念和方法等也应是可借鉴的。

三是内容和形式。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进步的新观念,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内容。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内容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民,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六十四字的创业精神。这些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无疑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新的观念、教育内容、创业精神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措施、方法、途径、载体等)“灌输”到人民中间去,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健康发展。多年的探索实践产生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形式,如学习培训、树立典型、加强管理、谈心办实事、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等。但应该承认,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单位或人群中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时有的效果不错,有时有的难免流于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原有形式,还应努力创造出适应新环境的新形式。这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所在,同时也应是我们改进创新的力点所在。

3.创新的着力点

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其根本任务、根本内容的前提下,其改进的着力点应放在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形式(方法、途径、载体)的创新上。在实现形式的创新中,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科学管理有机的结合上。换句话说,就是要把现代科学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载体。这是因为:

(1)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服从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决定了现代科学管理是其最好的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使这一工作贯穿、渗透、溶合于经济工作中去。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呢,在目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形式中,只有现代科学管理是经济工作内在的有机的部分。外在的形式弄不好就会出现“两张皮”。只有与经济工作内在的现代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现代科学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样,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现代科学管理不仅经济领域需要,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不仅横跨各个领域,而且纵向到各个层次。大到整个国家需要宏观管理,中到一个地区需要中观管理,小到一个单位(部门)需要微观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求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者所具有的这种广适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把现代科学管理作为自己最广泛适用的载体。

(3)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科学管理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工作和研究对象的。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人们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矛盾化解、精神振奋、同心同德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我国传统管理方法,向来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其中,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轨的时期,我们的管理方法也在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理应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事实上,发达国家管理理论中,也普遍重视对人的研究,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不管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决策人”、“复杂人”,都是在重视人,研究人,管理好人,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作文章。应该说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科学管理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是可以兼容的,是能够有机结合的。

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科学管理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有关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对服务性行业提出“服务忌语”;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一些企业研究、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的做法等。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现代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并不是要管理去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它只能也只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最基本的载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新的载体。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形式定会出现新的突破,这种改进创新定会使思想政治工作释放出自己应有的能量。

标签:;  ;  ;  ;  ;  ;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