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 刘羽(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在资源配置,整体服务能力,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体育公共服务资金等方面存在问题,公众对目前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及相关政策基本满意。建议增加体育公共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全民建设活动。

关键词: 河南省 体育公共服务 体系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任务是为了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社会公共服务也相应随之普及。对于农业及大口大省——河南省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与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依旧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研究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和体系构建,为河南省以及我国未来其他省市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1961年,日本颁布了《体育振兴法》,指出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经费的使用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此规定推动了日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1975年,英国发布《体育和娱乐》白皮书,各地方政府通过修建良好的体育设施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1979年,美国推出10年为一周期的“健康公民计划”,为美国公民提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服务。2000年,日本颁布《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规定了实现终身体育社会的各项政策。2013年 ,英国的文化传媒体育部(DCMS)出台 “让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政策,政府针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政策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服务的实证研究。2003至2004年,Col l ins的研究发现,社会分层影响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上阶层的人群享用公共体育设施的机会和频率多于其他社会阶层人群。Tayl or(2004)研究认为合理配置的体育场地设施应该就近、提收费并设优惠项目为特定人群服务。在Mel vyn(2007)等人的研究中,英格兰公共的研究体育场地的设施布局存在城乡差别,城市明显比农村要多。Chad Seif r ied(2013)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可以作为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不应该只把其对于城市的经济回报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应更加看重其所产出的社会效益。

国外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与措施研究强调政策法规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宏观调控作用,研究涉及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增设公共体育设施,鼓励开展全民运动等;对体育设施服务的研究能够了解居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满足程度,从而客观地判断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水平。上述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设施、服务等的整体研究中的主要特色和成功经验,对我国乃至河南省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于妊娠期的母猪,要重视其饲养管理工作,对其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以便保证其营养健康,提高其身体抵抗力。同时,在对妊娠母猪进行圈养时,要隔离猪群。第二,对于哺乳期的母猪,要保证每日都能按时饲喂,并对其营养搭配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饲料营养丰富。通常仔猪白痢的发病率较高的时期是哺乳期,并且发病蔓延的速度比较快,以窝的顺序发病,因此一定要做好妊娠期以及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从根源上降低仔猪白痢的发病率[2]。

2.4 血清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表4)表明: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血清IL-6、CRP水平较平台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外周血及骨髓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密切相关。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体育强省、健康中原建设重要措施。

通过调查,对参加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统计整理发现,跑步,器械类和球类运动是社会公众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见表2)。其中,“其他”类体育活动有公众备注:骑行,健步走,游泳。调查可知,跑步这一最受公众喜欢的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较低,公众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意选择时间进行活动。

2、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伴随着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关注的重心正逐渐从体育社会服务的发展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转移。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分层、社区服务等角度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区域性的实证研究,针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标准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标准体系的框架的构建与提出。赵英魁(2011)阐述了体育标准体系的目的与意义,体育标准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方法以及体育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与成果,提出要重点分析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体育设施设备、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科研等领域的标准体系适用性,并协调好这些体系的之间关系。张宏、陈琦(2012)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项目的标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采用三轮的Del phi法,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分为3层10要素,最终又将10种产品细化为20项体的体育公共服务项目指标,建立了国家和广州市两种体育公共服务的项目标准。王才兴(2013)在通过对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进行研究,根据上海市在体育公共服务中面临的问题,结合上海市“十二五”期间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任务,制定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市体育服务的基本标准。段晋霞(2014)从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信息等6个方面对县级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进行建构。2016年,符名达通过调查,对洛阳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张凯(2018)认为辽宁省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要以宏观政策为引导,以不同年龄结构下的群众实际需求为基础,实现不同服务项目和具体服务内容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近几年,河南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在2018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18年河南省预计生产总值突破4.8万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587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3.9亿元。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已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需求。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芦笋育苗分为春季育苗和秋季育苗。保护地育苗,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春露地育苗,在4月底至5月初;夏秋露地育苗,在9月上中旬。

根据问卷调查,河南省内18地市的社会公众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的(13.7%)和每周参加运动两到三次的(16.3%)占比均较少,一周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人占比最多(42%),一个月参加一到两次体育活动或更少的占比较多(28%)。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长一般多在一个小时以内(58%)和一到两小时之间(37%),运动时长在两小时以上的极少(5%)。

在2019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河南省体育局局长万旭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普及惠民;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起草河南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发挥少林、太极发源地的资源优势,打响武术名片。

《河南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50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25万人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8m2;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元。

3、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现代化的塑料制品注塑成型工艺已经离不开传感器,无论是注塑机还是注塑所需的模具都需要传感器。这些电子“感知器官”在现代化生产中承担着各个模腔的工艺监测和质量检测任务。随着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传感器技术正准备在下一阶段将其应用范围扩展,使其成为工业4.0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表1 参与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3.1、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2018年,河南省已有县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4429个、体育俱乐部110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7.1万人,各类健身站点近4.3万个;建设各类健身场馆156个、健身路径1300多个、乡镇和贫困村全民健身工程2500多个,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0%,乡镇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

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等18个地市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以各城市的人口比例为参照标准,在居民区、公园、广场、社区、健身房、学校、体育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对社会公众发放“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20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892份,有效回收率94.6%。参与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对社会公众参加公共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调查显示,河南省内18地市的社会公众参加公共体育活动主要是以个人锻炼为主(65%);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占比为27%,此类运动活动为健身舞类和骑行;以自发组织形式进行锻炼的占比8%。

(“Xylem”源于希腊语,意指植物中从根茎向枝干输送水分的细胞,这一品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Xylem公司的业务。Xylem公司专精于为客户提供供水、输水解决方案,专注于水的取用和质量,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解决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水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座右铭是“共创和谐水世界”。——Xylem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监吕淑萍在Xylem公司启动仪式暨新公司品牌发布会上的致辞)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体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侧重于从体育本身进行标准化研究,而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及框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而且其划分的依据以及方法各不相同,可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还不够成熟和全面。

表2 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

3.2、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存在问题

在2019年一月发布的《河南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三级联创三个带动实施意见》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体育场馆设施比较完备,城乡公共健身设施便捷适用”,列在体育强省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体育场地,公共健身设施是社会公众进行公共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公众评价体育公共服务优劣的重要内容。

三是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解除旧劳动关系难”和“建立新劳动关系难”两个方面。解除旧劳动关系难,主要是由于关闭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员工出于对未来生活和再就业的担忧,不愿接受安置。建立新劳动关系难则主要表现在:①煤矿工人具有技术的特殊性和单一性,转岗困难,煤矿关闭大势下,可供就业的岗位数量大大减少,职工难以建立新的劳动关系。②M煤矿和分流安置企业不属于同一体制,被安置职工的劳动关系续接程序不流畅,导致职工难以及时与新企业建立新的劳动关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内18地市的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活动多在公园或广场 (33%),其次为健身俱乐部 (29%),健身步道(17%),体育馆(12%),另外有 9%的公众选择“其他”,备注为“家中锻炼和单位健身房”。

在调查中,场地限制(37%),想运动但找不懂同伴(24%),其他(如天气因素)(16%)是影响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另外,工作或学习太忙(12%),不喜欢运动(11%)也是公众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根据实践调查可知,在 “对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多选)”调查研究过程中,河南省内18地市的社会公众认为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服务能力薄弱,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欠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等。调查中,公众对目前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及相关政策基本满意(51%)。

4、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实施的对策

结合调查问卷结果,与走访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许昌市六地公园和广场与公众访谈的内容发现,公众认为河南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更应在以下几方面重点进行改进,第一,增加公共设施;第二,配备专人指导;第三,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或降低场地收费标准;第四,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

对于如何能够吸引公众参与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投放健身类公益广告,定期发放健身宣传手册,定期举办公益健身活动,定期给予健身(健康)咨询与指导均为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嘉伟.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关系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2).

[2]张国清,彭雨,周次保.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然困境及应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8).

[3]徐吉.转型本科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现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2.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5-018-2-ZQ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项目编号:HMXL-2018042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羽(198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实务、体育传播。

标签:;  ;  ;  ;  

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