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教育论文_罗世华

试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教育论文_罗世华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湖南常德 415700

摘要:只有提高执业兽医的执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赋予兽医工作的使命。加强兽医基础教育,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于提升我国兽医队伍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兽医制度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动物医学;教育教学;

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测试学生兽医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促使兽医专业学校从理论知识、专业实习、学习期限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兽医职业技能培养。

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兽医人才的培养

1.1促使学生尽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做了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结果表明:有41%的同学表示没有很仔细地考虑过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有8%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动物医学作为农林专业,属于艰苦专业,在高考录取时,不少学生是通过调剂志愿录取,这些都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不足,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进一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很多人的学习仅限于教学计划和考试内容,只要平时考试过关,混个大学文凭即可。

1.2促使教学管理部门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许多高校把动物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脱离现实,特别是扩招以来,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本来应该要求学生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动物医疗、疾病防控、生产管理等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畜牧兽医营销人员比较受宠,一些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大量增设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兽医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受到压缩,学生的动物医学专业知识面掌握不全面。随着市场的饱和,今后动物医学本科生就业途径还是以兽医诊疗机构和养殖企业疾病防控为主。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已经不能与目前的就业形势相适应。特别是执业兽医考试的施行,决定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能否从事本专业,这就迫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1.3促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淡化学科体系,突出专业岗位职责。本科阶段的学习有别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科阶段主要传授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既可以直接就业,成为一名实用人才,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成为研究型人才。所以,本科教学要改革传统的学科中心论,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宽口径、重基础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架构上,按照注重素质教育、知识的综合应用、技能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人文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知识共同发展的模式。整合、重组、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选修课,强化必修课,注重加强实验课和实践课;深度适当,突出宽度和实用度,打破学科体系,注意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的融合、各专业课之间的沟通。改革学业评价考核方式,实行综合性命题、封闭式考试,提高学生执业考试的应试能力。

2提高执业兽医水平需要加强各部门间沟通与协作

2.1加强与教育管理部门、兽医高等院校沟通,结合兽医工作需要,提出执业兽医从业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促进兽医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更加符合执业兽医的培养需求,推动兽医基础教育临床教学比重。

2.2加强与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沟通联系,推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接轨,硕士学位培养方向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要充分发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杠杆作用,促进专业型硕士培养更好地向实践和临床应用方向发展,培养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执业兽医人才。

2.3促进兽医教育模式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执业兽医从事的兽医工作是一种技术性工种。从某种意义上说,兽医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远程教学、网络教育无法提供实践教学,不能完全适应执业兽医教育需要。因此,要加强远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强化执业兽医临床教学的重要性。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原则,积极与国外发达国家考试机构、兽医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执业兽医继续培训,引进良好的教育培养和考试考核模式,更好地提高执业兽医水平。

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影响

3.1有利于强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执业兽医师考试不是选拔考试,也不同于学历教育过程中的学科考试和毕业考试,重点考察作为兽医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综合笔试试题中有单一的选择题,内容涉及公共基础课的考点较多,如,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家畜病理学、家畜生理学等多门学科,这些课程内容丰富,要求掌握的要点较多,不能以平时考试那样划出重点和非重点,必须全面系统掌握,这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与考察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一些题给出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让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将可能的疾病逐一排除,最后作出正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防治原则等。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多结合一些常见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举一反三,在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2有利于强化实验教学及生产实习。高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数倍增加,但仪器设备等许多硬件设施跟不上,物价攀升,但实验经费增加缓慢,导致我国许多高校本科教学的现状是实验教学经费相对紧张,许多实验以演示和验证为主,学生动手的机会极少,更谈不上自己设计实验,这无疑给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较大影响。在实习安排上,缺少专门的指导教师,实习管理粗放,学生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对动物疾病的发展、治疗及转归缺乏临床认识,无法建立其感性认识。另外,学生实习安排内容单一,仅接触家禽、猪、牛、羊等单一动物的疾病,这对动物疾病的全面掌握是不利的。学校应在教学实习场所的建设上下大力气,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专业指导教师深入各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另外,充分发挥学校兽医院的教学实习指导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各项操作,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规范的诊疗和操作技能;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应多选一些临床疾病进行研究,此举既增加了实习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大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完善教学管理。

3.3对学制产生影响。我国的动物医学专业学制建国后经过了几次调整,如今学制呈现出4年制及5年制两个模式并存的局面,多数重点农业大学都意识到增加学制是保障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把学制由4年改为5年,大大地增加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及实习时间,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一般本科院校的动物医学专业仍延用4年制,这样教学质量很难保障。

3.4完善对学生的考察评价体系。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够全面,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研率、数学、化学等专业竞赛成绩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好坏、评优评先的标尺,而没有把与学生就业前景密切相关的专业技能考试纳入考察评价体系。作为动物医学专业,执业兽医师的资格考试成绩的优劣,同样能够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适应将来职业生涯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只有把这些素养涵盖进去,才能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做出正确的评价。

强化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要。执业兽医不仅需要具有精湛的兽医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和规范的从业行为。因此,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兴平,浅谈试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教育.2017.

[2]伍大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对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影响.2017.

论文作者:罗世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试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教育论文_罗世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