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润生细无声论文_刘超

师爱,润生细无声论文_刘超

江滨学校 刘 超

“师爱”,对于每位教师老说,是两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它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包含了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优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与期待。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舞步重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间的情感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是教育的灵魂和前提。

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深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越深,责任心就越强,办法也就越多。师生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师爱不仅鼓舞了学生的上进心,并且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仰慕爱戴,反过来,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得到深刻的职业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就会更加热爱教育工作。

我们班的晓婷因为学习不太好,对我的提问常常不能回答。在课堂上她不敢举手,但又怕同学们说她笨,往往举了个手却答不出问题,她为此感到压抑和自卑。我了解她的心情,和她秘密约定:以后回答问题时,要是你答不上来就举右手,能答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怎么样?学生信心大增。慢慢地,她举起左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片阳光春雨般的爱心和由爱而生出的技巧。

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无论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无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尤其自认为是差生的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随意损伤学生的自尊,就会引起学生自己内心的厌恶和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以至有时连最有效的方法也不起作用。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

强强是个典型的厌学孩子,他从厌学到“厌学校”,发展到后来,成为班级里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回到家里,自己所有的“不是”更是招来父亲的痛打,他已麻木到哭也哭不出来的地步。我知道:寻常的钥匙打不开不寻常的锁,对于孩子的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要把师爱融入他的心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一次,他狂风暴雨般地把桌子、椅子全移了位,尽管同学们也活泼有余,但还是被他的行为惊呆了。他高高地站在桌子上,一副谁也不怕的表情。我看到此情此景,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又一想,还是忍住怒火吧。我用柔和的声音说:“强强发脾气肯定有他的理由,我相信他会把桌椅归位的。现在我们出去玩一会儿,让他冷静一下。”

当我们过一会儿回来时,发现一切都恢复了原样。三天后,他又旧病复发,但我却表扬了他;“强强进步了,上城移动了桌椅,这次却只推到了桌子,大家是不是该为他鼓掌呢?”同学们立即鼓掌。他觉得不好意思,红着脸把桌子扶好了。

他第三次发脾气恰好是在走廊里,我有一次表扬了他:“强强怕影响大家学习而跑到走廊里发脾气,这又是一大进步啊!”

在我一次次地给面子、给台阶中,强强渐渐地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找回了自尊和自信。他完全改变了,每天在上都唱着歌来上学:“我要上学校,花儿对我笑….”

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人的同情心和开放的良好的性格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热爱、同情、关爱学生,能够通过迁移作用发展学生对他人的亲近、友好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

月月是班上后转来的男生,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他和奶奶住在一起。这个孩子性格孤僻,不爱讲话,甚至有时会做出让你不相信是这么个老实孩子做出的事。但我发现他的字写得非常好,于是我先死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大家感受美;有把他的作业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们学习;还偶尔让他当小老师,给大家上写字课,逐个给同学们评字、巡视、指导…渐渐地他开始讲话了,一天比一天喜欢大家,终于和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很高兴,在我陪伴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可爱,是孩子们一起见证我在教育教学路上成长的每一步。

这几天,倩倩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胳膊摔伤了,还打上了石膏。这个小女孩没有娇滴滴地躺在家里不上学,而是第二天又坚持到校。见此情景,我感到很震撼与激动。于是我便“借题发挥”,利用一次晨会的世界表扬她、鼓励她,并以此激励大家。同学们听了都很振奋,还有人提议:把倩倩的事记在班级里《表现突出同学》的记事本上,大家欣然答应了。其他的事情还没等布置,就早有人做了,有女生陪她去厕所的、有男生替她值日的,有课余时间照顾她的…我很欣慰,因为我所教的班级是个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用的凝聚力强的集体。

当老师难,成为一名出色得教师更难,难就难在你要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你所有的师爱。我想,这也可以算是一门艺术,一门永远学不尽的、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聆听、去完成的艺术。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师爱,润生细无声论文_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