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_牛丽萍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_牛丽萍

会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会泽 654200

摘要: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说,积极健全其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有利于促进疾控机构效能显著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积极阐述。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

在卫生体制不断改革的影响作用下,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也提高了对卫生保健服务的要求。同时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频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疾控机构来说,相关事件的发生也考验了其应急能力,因此为促进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必须促进自身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增强[1]。从而充分满足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

1在基层中,分析建设计算机信息化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作用

1.1对应急处理能力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着眼于网络安全本质,为有效安全运行网络系统,需要对网络运行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将各类安全事件有效找出,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但对于疾病信息系统来说,其应急响应组需要对网络安全问题积极解决,有利于保证正常运行网络系统。对覆盖范围较广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有效构建,该系统具有危机判定、数据采集等主要作用,有利于其在科学决策、医疗救治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

1.2可促进工作行为有效规范,使工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高

在显著增强基层疾控机构相关职能的影响作用下,深入开展了免疫预防工作,在预防接种方面,其传统手段对现阶段预防接种对象和免疫预防工作的相关需求无法充分满足,使得疾病预防工作的有效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投入使用和建成信息系统后,使得免疫预防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在我国,少数地区的网络直报有效实现,实现了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够做到对疾病进行早期治疗,实现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建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后,使疫情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得传染病预警预测能力和预防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3针对疾控机构来说,有利于促进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控制系统准确对接于社保中心信息系统中,使得医疗费用管理平台和医疗风险管控平台形成,使疾控中心和社保中心的实时信息共享有效实现,使得患者就诊更加方便,同时有利于更好的管理疾控中心。健康管理系统对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其中,主要包括健康干预服务及健康信息的收集等,可促进数据信息的提供更加可靠和实时,对干预服务计划进行针对性制定,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

2分析在建设其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公共卫生人才较为缺乏

对于政府管理工作来说,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管理是其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在基层,医疗卫生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对人们检查产生危害的疾病预防工作均由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有效负责。在我国,由于存在运行机制十分落后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存在老化情况,且相关专业公共卫生人才较为缺乏,导致在建设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较易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相比于医院医务人员,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存在较低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为此,诸多优秀人才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较低的热情,从而导致该机构缺乏诸多高级人才。

2.2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不足

因部分领导不能充分认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且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政策失衡的情况发生,使得存在落后的疾控智能硬件设备,在建设投入方面,政府存在不足的投入力度。在部分地区,还存在较为落后的技术装备,不健全的经费投入机制,且具有不足的预防控制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政府投入有限的信息化建设经费和人力,导致在新形势影响作用下,相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在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处理过程中,其应对无法做到高质量、高效且及时有效。

2.3无法统筹管理和规范信息资源,存在较低的共享程度,很难实现互通互联

在疾控工作中,有效统计基本信息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针对基本控制来说,其信息系统对最新医药信息、医学专题综述、药品数据库及疾病数据库的相关内容有效涵盖。然而,现阶段在我国,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统筹管理无法在疾病控制体系中有效达成,部分机构存在起步较晚的信息化建设,在收集信息系统数据、利用和分析数据过程中存在较差的能力,导致数据的共享、维护、管理和储存无法有效实现,不能有效的、科学的利用和分析相关业务数据。

3在建设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分析有效应对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对培训工作积极加强,促进信息化管理技能显著提高

在基层,对于疾控机构来说,导致其存在落后信息化建设的原因主要为人才的缺乏。为使信息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专业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有效使用。基层疾控单位需要对综合型人才积极培养,使他们不仅具备卫生业务能力,还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熟悉。为促进队伍业务素质显著提高,需要积极提高和培训队伍的信息技术知识,将卫生专业人才积极引进,积极培训技术人员努力学习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信息,促进各个学员对相关信息化知识均能充分了解,同时对网络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全面掌握,促进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效提高,从而使人才基础牢固打好。

3.2使人们认识不断提高,促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说,有效建设其计算机信息化这一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在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当协同合作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在建设期间,应当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使信息化建设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促进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度十分关键。为此,在建设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促进各级领导对其认识度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顺利发展信息化。各基层疾控机构需要对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加强认识,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成立,同时将建设规划合理制定。对目前的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有效明确,从而实现有效运行疾控信息系统[3]。

3.3对相关制度积极完善,促进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其相关人员需要对基层一线积极深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相关部门对信息化需求和信息化概念充分理解,并促进工作目标能够合理有效制定。网络化为信息化基础内容,疾控机构需要对自身局域网络积极建立,保证未来各项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为促进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强化,需要对规章制度合理制定,实现有效的检查和督导,并准确、充分分析传染病疫情,同时使其信息报告质量显著提高。领导小组应当做好部署工作,积极落实工作经费。相关部门要具有一定的精神,做到为人们负责。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作用充分认识,促进组织领导作用不断加强,对目标任务积极明确,促进工作措施有效落实,从而有利于将基本预防控制的相关工作积极做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疾控机构来说,在有效实施其信息化系统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方法和理念的务实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此,需要积极开发应用信息化业务软件和硬件基础建设,从而有利于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祝捷,谭书香.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探讨[J].信息通信,2012,(4):152-153.

[2]崔小碧.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新形势下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8):156-156.

[3]徐立中,强福林,戴锦华等.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江苏预防医学,2003,14(4):78,87.

论文作者:牛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_牛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