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付德容

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付德容

付德容(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小学 重庆 巴南 401320)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开展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为孩子营造了更加和谐、融洽、优美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设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也让学生在鲜活灵动的班级文化中扬起快乐的风帆。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227-01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融会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孩子营造了更加和谐、融洽、优美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

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为孩子营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更为孩子创设了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也让孩子在鲜活灵动的班级文化中扬起快乐的风帆。

一、创建班级特色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和创新。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意见,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

1. 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设,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的方式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我的做法是学生在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五项评比,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而这些制度必须是可以落实的、可操作的。例如:如果自觉遵守纪律、上课积极发言、做好事等都可加分;做坏事,上课开小差等就要扣分,做到赏罚分明。同时,在班级中建立起完善的班委机构,让他们根据这些制度和指标来评判和督促学生的行为。这样,在班里就出现了一种“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互动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二、精心设计,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基地的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班级文化氛围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班级文化氛围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班级文化氛围,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对班级文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融洽、优美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有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使整个教室充满育人的气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精心布置班级文化墙,力求让墙壁会“说话”

班级文化建设上,我们要让小小的一块墙成为教育的大大的一片天,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谐的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我们教室的四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群策群力,精心布置了“名人名言”、“环保感言”“学习园地”、“展示台”、“诗的花园”“我最闪亮”、“我们的骄傲”等栏目。我们精心地布置班级文化墙,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创设出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

2. 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知识殿堂

利用教室的角落,布置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捐书、换书、看书,布置书香班级,让每个同学课余时间都有书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图书角由学生自己轮流负责保管,借阅制度由班干部制定。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看书积极性,而且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本学期,我们班还举办了一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作文比赛和“好书推荐卡”设计比赛。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3.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劲头、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就会被学习氛围所感染,就会产生自觉学习的劲头,就会比着学,看谁学得好;有了好的学风,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的班集体离不开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而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只有通过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

1.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活动是班主任面对班集体的最好时间,更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我常利用班会活动课,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如“学雷锋见行动”、“低碳环保”、“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学习小能手”、“关注健康,预防禽流感”……同学们都能热情参与,从活动中学到道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氛围。

2. 开展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通过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班级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加学生活泼、愉快的校园生活,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降低心理冲突强度,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我们作为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用思考去预约教育的美丽,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给孩子们多创设一些张扬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在鲜活灵动的班级文化中扬起快乐的风帆。我相信:健全的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参考文献

[1]张学艳.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培养合格人才[N].天津教育报,2009.

论文作者:付德容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付德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