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论文_陈雪涵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论文_陈雪涵

阳春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529600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的深入到各个领域,小型农田水里工程也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这也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要求。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自身的水利的特点,帮助进行农田的种植灌溉。下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农田水利;可持续;运行

1.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实质上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农作物灌溉,还包括塘坝、水库的修建以及相关灌溉工程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工程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为农服务的作用。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帮助进行土地灌溉以及农村的用水问题,修建的田间灌排系统、小型的水库、水井之类的小型的工程设施。其作用是通过这些工程设施的修建,对农田的水利情况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耕种的标准,提高耕地产量。一般包括调节水源和对水的利用两种方向的设计。最终实现对耕地的改良,提高农业收入。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的问题

3.1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人的管理方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忽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忽视。同时,在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时,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依照小型农田的实际管理情况来进行制定。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存在“无序管理、低层次效率、低档水平、低效益”等问题。

3.2责任权限不明确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体制和发展历史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都没有明确,导致管理主体的责任出现不明确的问题,从而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比如,在国家出资修建了一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个工程修建成功之后,工程地所属的乡镇部门就要对其进行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使用权被承包,产权和使用权分离,导致责任权限不明确,从而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3运作规范不合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在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研发出了多种多样的管理模式,比如:承包、出租、拍卖和参股等。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的修建过程中,操作模式的选择仍然缺乏理论依据。近年来,很多专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钻研,产生了很多理论成果,但是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却没有按照相关的模式来进行,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操作。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4.1加强农田灌排标准推广

我国的农业结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变革,通过推广严格的农田灌溉标注,可以有效的促进一过程的展开,尽早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4.2完善运行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指组织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与各层工作人员的隶属关系管理,管理层次的数量与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等具有直接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政府部门也提出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需要以乡镇为单元,不断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并注重对经费以及人员方面的安排,保证每个乡都有水管站,每个村都有水管员,进而有效解决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缺位的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分为县、乡镇、村以及工程管理4个层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管理层次。

4.3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政府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只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但是在进入正常使用后,就会降低管理的力度,缺少相应的管理,也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有关部门改变理念,注重后期的管理。同时还要通过制定具体的管理运行制度,规范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进一步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

4.4制定完善监管机制

通过完善的监管制度,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方面,减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管控制,敦促他们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尽量的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工程运行的管理,确保工程能够科学合理的运行,达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5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普及

节水灌溉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技能满足农田用水的需求,还能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的污染问题,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有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的管理,保证技术的有效实施。通过进行宣传,以及发布一些奖励性的政策,让农民接受这种技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加强相关的水利设施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4.6有效治理农村的环境污染

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水污染来说的,这也是农田水利系统的作用对象。由于农村地区对于环保意识的不重视,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很多污染水源的问题。这种水污染的大量出现,直接对农村的水产养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鱼虾的大量死亡,受污染环境下出产的水产品也是无人问津,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降低了农村的空气质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污染进行预防和治理,这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机制的一环。

4.7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以自建、自有、自用和自管为核心的管理措施,其产权归属个人;而对于受益农户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用户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用水合作组织;同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建立村、组集中的供水工程,并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组织进行管理。水利工程如果是国家拨款建设的,产权由国家所有;如果是集体投资建设的,产权归属于集体。

4.8倡鼓励农民自主管理

很多时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都是由农民自发进行的。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相关的管理能力普遍不高,对于管理缺少知识的支撑,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是农民自主管理的不利因素,不过农民同样有着一定的优势,他们对于自身环境更加熟悉,可以在遇到一些相关的问题的时候给出更好的解决意见。所以,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帮助农民进行管理,通过培训、教育等提高他们相应的管理水平,积极的鼓励他们参与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来。

4.9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因此要建立有偿用水机制,以保证工程管理的效率。农业用水一直享受低价水的优惠政策,这也使得在农田水利水费的收取中存在较大的阻力,还需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宣传有偿用水的理念,同时强化农民的用水意识,认识到水费的收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水费的关键在于水价的制定,以及供水价格的管理规定,对水价进行科学的核算,同时采取听证方式保证水价的合理性。此外,在水费的收取中还需要制定多元化的水价和供水计划,如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等,并对水费的收取标准进行公示。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服务 “三农”的宗旨,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武子阳.试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J].化工管理,2016(08):84.

[2]陈志英.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研究[J].乡村科技,2016(17):27-28.

[3]黄美海.锦屏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07):76.

论文作者:陈雪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论文_陈雪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