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研究综述论文_许娜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研究综述论文_许娜

上海杉达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传统观念上定义的男女性别角色已经不再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男性和女性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分工及社会化过程,其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也在不断演变。随着西方性别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意识到除了典型的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外,还存在着双性化和未分化两种类型。由于"双性化"概念的提出,性别角色的研究又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为性别角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人就国内外学者在性别角色类型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一、性别角色的概念和类型

在心理学界,由于不同学者本身学习背景及理论学派的影响,因而对性别角色的概念有自己的定义,正是基于这样的影响对性别角色概念不同的人也有不尽相同的解读。

自从1936年Terman和Miles最先提出了两个相对的概念"男性化"和"女性化",用这两个词来描述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相对普遍意义的行为倾向特征,在此研究上他们发表了第一个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测验(mascul inity-femininity test,简称M-F测验),并编制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早期的性别角色研究在思考认为对立的两极上是单一维度的认识,在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女性化特质的女性认识上普遍意义认为此类心理最健康。

随着对性别角色的研究,学者们也发现了男性化--女性化这一模式存在的很多问题。1964年,A.S.Rossi首次提出了"男女双性化"(Androgyny)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Bem)将性别角色从男性特质和女性特征两种扩展到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 Constantinople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性别角色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性别角色"下了一理论性的定义。即有部分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这个定义更多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不断的研究与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定义产生质疑,并提出了新的定义。

Spence在综合多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于1985年提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这一定义摆脱了生理因素的作用,更多的是从心理学角度作考虑下思考的定义。";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于1985年提出性别角色又称性别作用,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构成的,是由人的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或行为模式,"在某一社会中,总要求男子与女子各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蓉华于2002年则指出所谓男女性别角色乃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的行为方式"。

上述对性别角色的定义虽不一致,但却概括了其主要内容,综观各家之言,笔者认为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除了典型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外,性别角色类型可划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

二、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及相关研究

(一)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

最早Bem于1974年发表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BSRI),这是第一个用来测量相互独立的性别角色的测验工具。BSRI根据被试自陈是否具有社会赞许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性格特征来评价其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这是一个7点量表,包括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男性化量表20个,女性化量表20个,中性20个。目前最常用的是用中位数分类法将人归于不同的性别角色组,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划分为双性化型,得分都低的划为未分化型,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性化两种类型。贝姆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75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一部分个体在男性化和女性化上的分数都很高,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具有双性化特质。

1998年,李少梅使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测试调查,发现在大学生中,男性化22.5%、女性化52.9%、双性化19.4%、未分化5.95%;2000年,钱铭怡等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并调查了38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男性化23.5%、女性化22.4%,双性化26.2%,未分化26.2%;2002年,侯秋霞使用钱铭怡编制的量表对532名客家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客家籍大学生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所占比重依次为25.9%、21.3%、27.7%、25.1%。

2010年,黄会欣等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苏州大学4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为:男性化 12.6%、女性化25.2%、双性化18.2%、未分化43.5%。2004年,卢勤、苏彦捷采用修订后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成都、重庆两地4所大学本科生共600名进行了测试,结果:双性化31.7%、男性化18.7%、女性化19.8%、未分化29.7%。 2012年,王礼申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关系和谐度的相关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自我报告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了300名武汉市四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分布结果为男性化21%、女性化17%、双性化34%、未分化28%。

2013年,田丰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研究》一文中提到以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的原始分数为依据,计算出的中位数4.9将两性性别程度中位数的尺标定位为4.9,对538名大学生调查结果为男性化14.7%、女性化29.7%、双性化30.7%、未分化24.9%。双性化最高,其次是女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5年,陶云英、麻小珍、廖传景研究结果显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男女无显著差异,总体双性化均是最高比例,在女生的女性化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化和未分化。

2016年,高可欣在《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对其人际困扰的影响》一文中提到运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最近407人的样本进行调查显示,总体上仍是双性化类型居多,与近年来调查结果相吻合,其次是未分化和女性化、男性化。

(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

总体来看,在性别角色四种类型中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在男生中以双性化和男性化为主,女生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性别角色类型在大学生中的大致分布情况,很明显的是双性化类型在近年来的调查结果中比例居高,其次,未分化类型的占比趋势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女生中未分化比例明显攀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究的。

贝姆在早期的性别角色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双性化个体最为灵活,能有效对其他各种情境作出反应。双性化是性别角色发展的理想状态,对心理健康最有利。

我国学者也进行相关研究,李少梅于1998年发现,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最有优势,最差类型为未分化。2002年袁新知也在研究中表明未分化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与李少梅的研究有共同之处,相互论证。

2001年,马锦华通过对2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模式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女性化和未分化表现为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他人。 2002年,卢声达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女性化和未分化心理状态最差。2004年,余小芳研究发现,双性化类型的学生不管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社会适应性上,都优于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的学生。同时还得出,未分化是最不理想的性别角色。 2005年,崔红也在《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中以社会适应状况角度来分析各个类型,双性化的社会适应状况最佳。

2005年,张莉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一般人格与其他性别类型相比,兼具两性的优势人格特征--男性化的领导力和女性化的人际取向能力,比未分化更具有明显的性格优势。

2013年,田丰在研究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中指出,双性化人格为理想的性别角色且分布广泛,大量国内外不同环境的跨文化研究,均显示出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正相关。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普遍认为双性化类型的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及社会适应性上是最好的,最符合心理健康标准。双性化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优势特质,既有男性的刚毅、果断与自信,又有女性化人际取向,对环境开放度高,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较为理想的大学生人格类型。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在性别角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双性化"概念的研究再次掀起性别角色类型研究高潮,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近年来的性别角色研究中,过多关注在"双性化"研究上,而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研究。性别角色随着双性化的兴起,又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发现,对于该研究仍有很多空间,例如将几个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双性化与未分化都是在上升趋势中的类型,学者对于未分化的研究也可考虑将来我们该怎样教育下一代,这种类型是否将继续上升,上升背后的原因需要从更多方面进行探究。

(二)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原因探析仍显不足。搜索资料发现关于分布情况的原因探析缺乏专门针对性的资料,多数为分布情况后简单探析,能够有专门主要研究的学者不多,且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分散,缺乏最新研究数据与成果。对其原因探析多为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困扰、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安全感、主观幸福感等的关系研究,在类型出现后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调查,这也只是通过已知的类型模式再与其他因素作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三)女生中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其比例高于男生中双性化的比例。总体情况来看未分化是不断上升趋势,女生中未分化上升占有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女生出现此类情况的研究,未分化类型在男女性别上的分布基本持平,但其在总体比例中上升趋势的原因可能与大学生尚未完全接触社会有关,也可能与当前男女性别取向中,社会大众传媒的报道作用下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SHMORE R D. Sex, gender, and the individual [M]//PervinL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London: theGuiford Press, 1990

[2]嚣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J].玉东理工学院学报,2004(5)

[3]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4]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5]余小芳.邓小农.王立浩. 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心理卫生杂志,2004.4

[6]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8

[7]田丰.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2013.5

[8]李少梅.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9]钱铭怡,张光建.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J]. 心理学报,2000.1

[10]刘志远.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

[11]王金生,刘电芝,刘金光. 大学生性别角色异性化现象现况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3

[12]高可欣.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对其人际困扰的影响-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D]. 2016.3

论文作者:许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研究综述论文_许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