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7年祁阳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论文_邓铁生

2007-2017年祁阳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论文_邓铁生

祁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2007—2017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遏制梅毒发病率不断上升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达到逐年降低祁阳县梅毒发病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祁阳县2007-2017年梅毒疫情资料,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分析。结果:祁阳县2007-2017年共报告梅毒591例,发病率在2.72/10万—7.77/10万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祁阳县29个乡镇、街道都报告了梅毒病例。591例病人中男:女为1.01:1,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其次是20—30岁、40—50岁,三个年龄组共占发病总数的61.46%。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发病总数的49.58%。而病毒分型以隐性感染最多占总数62.94%。结论:祁阳县梅毒发病水平低于全国和全国其他省、市,但发病率仍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上升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开展早期梅毒筛查。

关键词:梅毒;性卫生;发病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染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感染梅毒后还会将梅毒传播给社会性伴侣和回传给家庭性伴侣[1,2],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危害,育龄妇女感染梅毒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婴儿,危及后代。同时梅毒是性病的一种,与其他性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梅毒后会增加其他性病4—5倍的感染概率[3,4],因此梅毒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为了解祁阳县近几年梅毒流行情况,为制订遏制梅毒流行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逐将2007-2017年祁阳县梅毒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梅毒病例资料来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梅毒个案。人口资料来源祁阳县统计年鉴。

1.2 方法

按照《国家疾病调查-梅毒个案调查表》的规定项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等相关情况,并采用Excel录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强度

祁阳县2007-2017年共报告梅毒591例,年均发病率5.14/10万,发病率最高的是2017年的7.77/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2008年的2.74/10万,最高是最低的2.84倍,11年间有7年发病率上升,3年下降,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13.98%,增长最快的是2009年,年增长率33.17%,其次是2016年、2012年的29.44%、25.16%,发病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X2=15.63,P<0.01)。

2.2? 地区分布 祁阳县29个乡镇、街道都报告了梅毒病例,发病数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浯溪街道75例、白水镇46例、羊角塘镇28例、文明铺镇28例;肖家镇27例,其余20个乡镇、街道分别报告2—26例不等。

2.3?人群分布

在报告梅毒病例中,男297例,女294例,男:女为1.01:1。发病年龄在0—92岁之间,以30—40岁最多共132例占发病总数的22.34%,其次是20—30岁,40—50岁分别是118例、113例,占20.00%,19.12%。1岁内的儿童15例,占2.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共293例,占49.58%,其次分别是待业11.68%,民工10.66%,商业6.60%,干部4.2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病毒分型

病毒分型以隐性感染最多372例占总数62.94%,其次是Ⅰ期梅毒153例,占25.89%;Ⅱ期梅毒46例,占5.87%;胎传梅毒15例,占2.54%;Ⅲ期梅毒5例,占0.85%。在发病的时间趋势中,11年间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及胎传梅毒较为稳定,而隐性感染的梅毒则逐年上升,从而推动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

祁阳县2007-2017年梅毒发病率在2.72/10万—7.77/10万之间,呈上升趋势,与全国的梅毒流行趋势一致[5],年均发病率为5.14/10万低于全国及其他省、市[6,7,8,9]。发病率最高的是2017年,最低的是2008年,最高是最低的2.84倍,年均增长率为13.98%,低于其他省、市[10,11,12]。说明梅毒预防与控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上升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其次祁阳县梅毒的感染人群的发病年龄最少为0岁,最大为92岁,以30—40岁最多,其次是20—30岁、40—50岁,三者共占61.46%,这符合性传播传播的特征[13],这部分人群是梅毒预防与控制的重点人群,需加强性教育和性防治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掌握一定的性病防治知识;1岁内的儿童15例,占2.54%,母婴传播也是梅毒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应引起我们重视,加强育龄妇女的筛查工作,阻断母婴传播。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总数的49.58%,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祁阳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人口比例大、外出打工的多、长期与性伴侣分开,婚外性行为增多;二是加之文化水平低、性卫生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梅毒感染机会较其他人群大;三是感染后进行规范治疗的人数少,增加其向社会和家庭传播的机会。四是农村从事梅毒的医务人员力量薄弱,所以增加农村从事梅毒医务人员的力量,加强农村农民梅毒防治工作力度。

其三病毒分型以隐性感染最多占总数62.94%,这是因为这隐性梅毒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感染者不能通过生病就诊而补发现,一方面耽误了自身的治疗,同时也延长了其向社会和家庭性伴侣传播梅毒的时间,因此开展早期筛查工作十分必要。

虽然祁阳县2007—2017年梅毒发病水平低于全国和全国其他省、市,但其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上升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所以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宣传,使群众掌握梅毒预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卫生和性道德。二是要加强早期梅毒筛查,及时发现梅毒病例、及时规范地对梅毒进行治疗,提高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其向社会与家庭性伴侣传播的概率,以便遏制梅毒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势头,达到逐年降低祁阳县梅毒的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肖冰,洪福昌,彭诚等.深圳市已婚配偶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1(12):1278-1281.

[2]谢或洋,王欣心,史文雅,等.北京丰台区流动人口HIV、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牲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21):2565-2568.

[3]薛大奇,.关于当前梅毒诊治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性病情况简报,2008,226:6-8.

[4]吴敏泉,庄鸣华,黄竹林,上海市2004-2010年长沙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204-1205.

[5]胡冰雪,曲波,刘洁,等.中国1990—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4,40(6):961-963.

[6]陈早春.南宁市1993-2013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2015,29(2):158-159.

[7]孟晓军,张轩,成浩,等.无锡市2006—2015年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11):904-907.

[8]叶兴东,汤少开,何婉苹,等.2008-2014年广州市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皮肤性病诊疗杂志,2015,22(11):323-327.

论文作者:邓铁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2007-2017年祁阳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论文_邓铁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