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_董鑫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_董鑫

董 鑫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住院期间睡眠障碍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影晌因素:个体因素包括已存在的睡眠障碍、疼痛、焦虑等,ICU环境因素包括噪声、灯光、频繁的医护活动、治疗护理次数的频繁等。对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视角已逐渐从关注评估转向强调干预,如何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当今护理研究聚焦的热点。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人文关怀,改善睡眠质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减少干扰和刺激。

关键词: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护理对策

睡眠障碍即睡眠剥夺,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1]。如睡眠减少、睡眠过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似睡非睡,白天睡眠过多,黑白颠倒等。它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康复延迟,治疗费用及病死率的增加]。由于频繁觉醒和被唤醒,ICU患者具有严重的睡眠障碍问题[2]。因此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1、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1.1周围环境因素

ICU内人员流动大,机器及监护仪的报警声、电话声、门铃声、医务人员的谈话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均属于ICU的噪音,最主要的2个行为矫正点是噪声和灯光。ICU的噪音是影响患者休息的一大主因[3]。病房昼夜持续的照明会导致患者视觉疲劳,生物钟紊乱,也会影响病人休息,患者受到光线的干扰,睡眠结构遭到破坏。

1.2患者心理因素

ICU患者大多数为多发病急性发作或者遭受意外创伤而入院,病情危急,且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与熟悉的人和环境分开感到孤独和不适,患者的抢救、呻吟,医务人员的忙碌,缺少沟通,以及有些患者家属经济收入低,担心家庭的支持以及大量的医疗费用,担心疾病会留下后遗症,今后难以回到社会。以上种种均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和紧张,造成孤独不安产生情绪应激从而导致入睡困难,而睡眠障碍又引起紧张和焦虑,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4]。

1.3自身疾病因素

各类疾病引发的疼痛及不适,身上的各种管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心电监护的各种导线以及四肢被动约束等,由于病情的原因,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被动的体位姿势,冷热因素的刺激等。危重患者身体状况差,往往不能表达疼痛,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疼痛的程度认识不够[5]。

1.4治疗护理次数的频繁

由于ICU患者病情处于危重状态,医疗活动多得数不胜数,因病情需要必须连续性的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和指脉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测量时间5-30min一次不等,定点使用药物,翻身,查看管道等。由于患者需要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协助,而且各种能力的缺陷和丧失,为避免发生潜在的相关并发症,各个班次、即使夜班期间均要加强基础护理,这些动作随时都有中断患者睡眠的可能,患者往往在浅睡眠期就被医务人员打扰,影响继续睡眠。

2、护理对策

2.1周围环境因素

1.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声音尽可能减少到最低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打印机声音、夜间调暗灯光、日间打开百叶窗、降低仪器报警声音、降低电话及门铃声,不在病房大声喧哗、减少医务人员交谈等来促进睡眠。调节温湿度适宜,灯光与昼夜节律相一致,显眼地方悬挂时钟,医务人员主动向患者告知时间,提醒作息时间。

2.2患者心理因素

医务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习惯和心理需求,医务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纸笔或沟通画册,让其表达其意。在做每一项治疗操作时,向患者解释说明目的,取得配合。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根据情况主动告知病情恢复现状,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舒适护理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自身疾病因素

对于出现疼痛和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排除查找相关因素并协助患者克服和消除。被动肢体置于功能位,保持舒适体位。

各种引流管固定松紧适宜,避免管道的牵拉。对烦躁有拔管倾向的患者使用约束带时,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以够不着管道为宜,不能过度约束而造成患者不适。

2.4治疗护理次数的频繁

1.减少不必要的医护操作:医疗和护理操作贯穿ICU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是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好建立“安静护理时间段”,如:下午14~16时,在这个时间段,将环境的光亮和声音尽可能降低,减少医疗操作[6],集中夜间护理活动。合理安排ICU患者白天和夜间护理时间,定时定点规律进行护理活动,培养患者规律睡眠活动时间,必要时在睡眠时间进行护理活动时,选择活动安排间隔90分钟,以减少患者的觉醒,因为90min是一个正常睡眠周期所需要的时间[7]

2.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正确评估患者的吸痰指征。翻身时轻轻拍醒患者,在患者有一定的准备下进行操作。PArtha—sarathy[8]等认为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对睡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5提供睡眠指导

ICU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流其睡眠方式,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知晓患者具体的睡眠觉醒时间。南非一项调查显示[9].准确的时间定位有助于ICU患者睡眠。

2.6提高护理人员对ICU患者睡眠障碍的认知

1.ICU护士比较注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多集中于疾病的治疗与抢救方面,患者的睡眠情况受护理人员对睡眠障碍认知及重视程度影响

3、小结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是人类基本的特征需求之一,躯体中各个系统都需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正常功能,它与人的躯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睡眠问题都会严重损害躯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应积极认识并控制引起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以减少睡眠障碍给病人带来的影响。由于ICU患者疾病复杂、环境特殊、用药复杂等因素,必须连续性的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应不断探讨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保证患者获得全面、有效的高质量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娇,梅丽,孟红会,等.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4):281-285

[2]Tembo AC,Parker V,Higgins I.The experienc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s:findings from a larger he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study[J].Intensive Crit Nurs,2013,29(6):310-316.

[3]徐丽华,钱培芬,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11

[4]齐平香,ICU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0

[5]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95

[6]巩月英,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2

[7]Matthews EE.Sleep Disturbances and fatidu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ACN Adv Ctit Care,2011,22(3):204-224

[8]Parthasarathy S,Tobin MJ.Effect of ventilator mode on sleep qu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423-1429.

[9]Ehlers VJ,Watson H,Moleki MM.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leep deprivation in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nsive care unit in South Africa[J].Curationis,2013,36(1):1-8

作者简介:董鑫,1991,女,汉族,安徽,无职位,护师,研究方向:危重患者。

论文作者:董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_董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