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病原菌回顾性分析及其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整体护理研究论文_方艺芹,尚亚楠,苏昌田

人工肝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病原菌回顾性分析及其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整体护理研究论文_方艺芹,尚亚楠,苏昌田

方艺芹 尚亚楠 苏昌田

乐山市中医医院 6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肝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乐山市中医医院感染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 收治入科的85例肝衰竭患者,经人工肝治疗246例次,观察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并取导管尖端和外周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5例采用单纯血浆置换术246人次,采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5人次,导管留置时间7-22天,共发生51例次导管相关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73%。结论: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可通过回顾性分析致病菌,针对性对肝衰竭患者的心理、病理特点,通过心理、物品要求、PDCA护理模式等进行整体护理设计,规避因导管留置引起致病菌感染,以便更有效降低人工肝治疗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人工肝;肝衰竭;PDCA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97-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hepatic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infections cause analy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leshan hospital infection bran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ay 2012 to May 2013, the families of 85 cases of liver failure patients, artificial liver treatment 246 cases, observation of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occuring and catheter tips and peripheral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85 cases of the pure blood plasma replacement 246 person-time, adopt continuous vein hemofiltration 5 person-tim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7 to 22 days, a total of 51 cases of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cases of infection rate was 20.73%. Conclusion: to preven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by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rrespon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through psychological, items, requirements, design of PDCA nursing mode of holistic nursing, avoid caused by catheter indwell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fection,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rtificial liv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venous indwelling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Keywords】artificial liver liver failure PDCA nursing mode

肝衰竭常由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药物、酒精中毒等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在我国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最为常见。由于肝脏组织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肝衰竭病情危笃,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是导致我国乙型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降低上述事件发生率,本文通过回顾人工肝治疗中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及培养、药敏结果指导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5月乐山市中医医院感染科收治需经人工肝治疗中心行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的肝衰竭患者85例,男52例,女3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3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0例,慢加急性重型肝炎22例。

1.2材料 美国ARROW+gard抗感染单针双腔导管。

1.3 方法 依据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2009年版)中的护理要点,行股静脉-外周静脉穿刺,以左右股静脉作为引血动脉端; 以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或对侧股静脉等作为回血静脉端,穿刺成功并完成一次治疗后立即拔除。后取导管尖端5cm培养MH琼脂平板培养3天,血标本放人血培养瓶中,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050),按照仪器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 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不同时间段感染发生率

85例采用单纯血浆置换术246人次,采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5人次,导管留置时间7-22天,共发生51例次导管相关感染,例次感染率为60%。此外,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留置时间呈相关性,经卡方检验,导管留置时间19天以上与7-12天比较,p=0.041(p<0.05),导管留置时间19天以上与13-18天比较, p=0.032(p<0.05)

2.2 经细菌培养及药敏发生感染比率

51例次导管相关性感染中24例导管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均为G+球菌感染,占47.05%;14例导管细菌培养G-杆菌,血培养无细菌,占27.45%;6例为真菌感染,血培养无细菌,占11.76%;2例导管细菌培养热带念珠菌,血培养无细菌,占0.03%。总感染人数G+球菌感染比率最高占47.05%,针对感染的G+球菌进行株数我及分布构成比的追踪。

3 讨论

依据回顾性的分析针对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应采取整体性护理对策。

3.1术前准备

3.1.1心理准备

包括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由于肝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病情严重,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加重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负担,易产生焦灼、悲观情绪。护理中要对兼顾两者,结合医生治疗方案分别进行治疗前的谈话,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必要性优劣性作以耐心细致的说明,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双方的信任,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家属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达到最大程度的护患配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1.2治疗室及物品准备

对仪器的功能状态进行常规检查,各管路连接的情况,参数设置,确保其正常运行。落实院感要求对人工肝室及各种物品消毒,应用紫外线照射不少于60min,备好抢救物品。检查室内温度,夏季控制在22-24℃,冬季24—26℃,令人体舒适的温度以便适应较长时间的治疗。

4 小结

我科综合考虑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减退、病程长输液时程长导致血管弹性不足,加之股静脉留置双/三腔管,插管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掌握,最大程度的保证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故对此类患者均首选此法。

在护理中注重从心理—物品—操作—PDCA护理模式的运用,通过PDCA循环,对人工肝护理管理可持续改进,使预定的管理目标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有序地开展[15],最大程度规避由于因导管留置而引起的感染,加重肝衰竭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2009年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321—325.

[2]周明,陈竹,刘颜蓉,刘梅,王丽. 人工肝治疗患者股静脉置管112例护理体会[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0 ,3(04):238-240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2009年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6):321-325

[4]刘俊杰.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J]. 肝脏2012(9):188-190

基金项目:

2012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肝衰竭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的临床研究》编号2012-A-092

论文作者:方艺芹,尚亚楠,苏昌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人工肝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病原菌回顾性分析及其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整体护理研究论文_方艺芹,尚亚楠,苏昌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