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技术与新学校”看德国的课程改革_新课程改革论文

从“新技术与学校”看德国的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新技术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七十年代初,微电子技术开始迅速发展,社会出现巨大变化,信息社会逐渐代替了工业社会。在这社会转折关头,信息与通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新兴技术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微电子技术直接进入工农业生产过程,也进入了管理、服务等等行业,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流水线系统替代了大部分劳动力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文件处理系统简便了办公人员的文件管理、数据统计等手续,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在不同公司企业乃至不同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高速公路,等等。

为了能赶上这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且参与新技术的开发,人们迫切需要更新补充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传统的基础教育获取的知识,不足以为现代社会所用,这就要求改革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接触新技术发展。

德国为此提出“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这一概念,他们把新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对象,计划在基础教育学校传授新技术知识,希望年轻人通过教育与教育,有能力立足于现代化生活世界,且一起推动社会发展。德国各州出台各种教育改革与实验计划,其中下萨克森州文化部提出的“新技术与学校”[1]的改革计划(图一)尤为突出,这个计划力争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渗透进各个学校、各个学科,这里不仅包括教材教法的改革,也包括教学总纲的修正,教师进修计划的实施,学校硬件的改善等等。下面对这项改革作一概括性介绍。

一、“新技术与学校”改革计划的背景与概况

早在1982年11月,文化部长在一次科学会议上强调,学校与教育应该适应微电子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教学总纲也应反映新技术的发展,为此,文化部组建了工作小组,着手调研各类学校中新技术教育的现状。1983年4月他们提交了一份清单,指出:教学大纲已局部地与新技术相联系,新技术知识的传授只是在某些学校某些学科中进行着。

为此,1983年10月,州文化部和福音教学术协会共同召开专家会议,进行了题为“新技术和学校”的讨论,来自政治、经济、科学及教育界的180位代表,就“是否以及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案在学校中传授新技术知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上通过了进行“新技术和学校”改革计划的建议,确定了改革的三个工作重点:

1.确定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教材的研制与试行将目的与内容在教学中具体化。

2.加强新技术领域中教师培训,使更多教师胜任这类教学活动。

3.为学校配备相应的仪器及程序,保证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进行。

至1984年3月,这项改革计划进入预备阶段,由教师组成的三个工作委员会,着手为计划实施收集信息资料,针对各类学校确定了具体出发点:

针对小学,他们提出,使小学生通过各学科的学习,能够理解基本的技术过程及事实,不要因信息技术而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针对初中,他们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作为学习的内容,把他们与各类学校的各类学科综合起来;针对高中,他们强调,高中已有信息学科,但要进行考察,怎样改革现有的教学大纲使教师较轻松地进行教学,另外应继续加强初中所学课程的教学;针对职业学校,他们指出,应继续研制来自新技术领域的教材,加强特殊专业的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新技术与学校”这项改革计划开始运行,围绕着三个工作重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项目。

针对第一工作重点,一方面,州文化部组织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研制传授新技术用教材及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地方团体组织科研队伍进行单项研究。

其中第一大实验项目是由州文化部资助、地方教师进修学院与教法所主持的“新技术传授用教材的研制和试行”,这项目始于1984年8月。来自各类学校的教师组成了14个委员会,首先调查新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传授情况。然后针对各门学科特点编制范例,在各类学校进行试教,且加以修正。同时,来自经济、科学、政治各领域的专家组成咨询小组,为教材改革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教材研制与试行的中间结果,研究人员于1986年8月开始运行“新技术传授的课程标准研制”这项实验,在此主要研究解决:

1)哪些目的和内容是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中基本又不容放弃的?

2)哪些内容最适合在哪门学科以及哪个年级中进行?

3)怎样按照学校类型区分教学目的,内容以及传授方式?

4)怎样让学生接收新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5)对教学组织、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设备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6)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素养有哪些要求?

等六大问题。课程标准的研制为教材的编制与修正提供方向,而教材的改革又为课程标准的确定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

在这两个实验实施进程中,科研人员对信息通讯技术教育的一般目的进行了长期的讨论,1989年9月,文化部长终于向社会公布新技术教育的一般目的,他们提出: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用批评眼光评价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能力,让他们以对社会、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使用这些技术。

以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一般目的为准绳,就这第一工作重点,还进行着几个由地方团体主持的项目。如1986年8月至1989年7月间运行的“女性和新技术”研究项目。尽管,德国早已从法律上规定,男女教育机会均等,但在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总存在认识、技术和技能上的性别差异,在新技术领域也是如此。“新技术与学校”项目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其他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女孩对数理及技术学科持消极态度,教学中教师常习惯性地鼓励男孩选择这类学科,在基础教育学校中,至今没有对策,以改变女孩的这种消极态度,就这种现状,他们提出,在开发新技术教育过程中,不该把女孩与技术、技能与技巧对立起来,而是应考虑,如何在特定前提条件下,培养他们学习新技术知识的兴趣,从女孩的经验、态度和兴趣出发,设计新技术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正是这项“女性和新技术”从事的研究课题。

又如,1987年8月,开始了一项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新型实验“算法和公理性思维与完全中学数学教学的结合”。这里不仅为新技术教育编制出一套相应的教材,而且对学生思维结构进行个案研究,提出个性差异理论,这为教材的修改提供理论依据,因为它是一种全新方位的研究,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八十年代初,德国提出,要理解技术问题,首先应检验自己对真正生活的理解,应意识到自己对环境、对下一代肩负的责任,通过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用伦理学观点评价技术发展与结果的能力。由此,1988年8月至1991年7月,进行了一项题为“伦理学和新技术”的改革实验。实验中,科研人员选择了适应的主题和内容,编制教学例子,反应新技术教育中伦理学与神学的因素。

在对正常儿童进行新技术教育的同时,这项目组也认识到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对特殊学校教育带来的冲击,这类学校中的学生不全是因为智力低下,部分是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如弱视,聋哑等。人们应该从情感上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他们与社会的交流。由此,应考察如何利用新技术,帮助他们减小学习困难,缩小学习差距。另外,由于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多数从事手工劳动,而由于社会变革,技术进步,这些工作位置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需要一定技术知识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学校中、在业余生活中对他们加强新技术教育刻不容缓。在这种前提下,1988年10月,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特殊学校中信息通讯技术教育”实验课题,主要是就新技术知识的传授,为特殊学校编制适当的教材,设计适当教学方案,同时探讨,如何借助新兴技术改善、支持这类特殊教育。

针对第二工作重点,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执教教师进行再培训,向教育行政人员介绍新技术下教学与技术发展改革现状。

单靠教材的研制、课程标准的改革以及学校设备的添置,还不能保证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进入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起到主体作用,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广泛又系统的培训,使教师有能力适应最新教学内容,具有技术、算法、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基础,拥有操作计算机和程序的能力及最新专业知识。对此,从1986年3月起,他们采取如下具体实验,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新技术教育的培训。

首先,为支持教师培训,1986年3月,整个州设立了10个地方性计算机中心,这些中心为培训教师准备场所,为他们提供有关学科教学法信息,以及进修材料、教学软件等。为方便教师就近参加培训,科研人员又在不同地区设置了近350个培训点,他们以课程形式、讲座及报告形式向教师介绍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说明新技术教育的意义,演示教学中新技术传授策略,又以讨论及工作小组形式,研究探讨新技术教育教材的内容及教学方式等。

为提高培训进修效果,1989年9月至1993夏,州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帮助教师在参与培训前,先熟悉教学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对教师所碰到的问题做出咨询。直到1993年,已有近二万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进修学习,为胜任在教学中新技术知识的传授做了充分准备。

这教师进修项目不仅涉及执教教师,而且从1989年9月起,对校领导和其他校行政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向他们介绍新技术发展与教学现状发展。

在教材改革与教师培训的同时,他们提出了第三个工作重点,即改善学校教学设备。

只有具体又亲身体验新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可能。学生才能通过教学,达到新技术教育的一般目的。为此,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直接接触新技术设备,且把这些设备作为学习工具。因此,学校需要添置适当的设备,如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供师生亲自使用。下萨克森州和地方上的大型集团合作,首先提出学校设备改善的建设,然后开始具体的资助项目。通过1988至1990的资助项目,这个州的各个学校,从初一年级开始拥有基本设施(配备了电脑及相应的教学软件),1990年开始第二项资助项目,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学校提供一些附加设备零件。如物理化学教学用现代化测量仪等。

综上所述,下萨克森州提出的“新技术和学校”改革计划,从多维角度将信息通讯技术结合进学校基础教育中。1993年秋,州文化部召开计划实施总结会议,向整个教育界展示改革成果,包括所研制的教材与课程标准,以及各单项实验取得的成果,最后对一些比较成功的改革实验,政府继续拨款赞助。这些就是德国下萨克森州“新技术和学校”计划实施概况。

为对这一计划的特色与意义有深入了解。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所借鉴,下面对改革计划中的两个子项目做进一步介绍。

二、“新技术与学校”计划中的专项改革

1)新技术传授用教材的研制、修正与试行

“新技术与学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从基层出发,让各类学校直接参与课程改革。1984年8月,州教育部针对14门改革学科成立了14个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开始研制新技术传授用教材,这些委员会承担了如下任务:

A.首先在各类学校,对各门学科进行调研,考察基础教育中新技术传授的情况,然后以范例形式编制教材,委员会成员还亲自参与所编教材的试用,同时也参与编制教师进修方案。

B.第二阶段,委员会检查教学范例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与结果,听取执教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根据需要,进一步设计教学范例。

C.最后,委员会与专家咨询小组一起评价实验结果,进一步修正教材,为“研制基础教育学校中新技术传授课程标准”作准备。

州政府为各个实验学校加强师资力量,以使所编教材在教学中试用,州教师进修学院为课题委员会提供咨询,准备教具、提供参考资料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组织上的问题,委员会的工作也一直受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

通过这实验,并非为了设计一个定型的信息通讯技术教育教材,而是根据各个学科特征,研究新技术对这些学科带来的改革。他们研制的范例,经过编辑的修饰、加工,最后编辑成教材试用本而出版。这些教材试用本又被“教师培训点的建立”这一项目所采纳,为教师进修提供素材,即在进修活动中,通过专题讨论,评价各自试用教材的经验,进而监督教材编写的质量。

下面我们考察几个范例,以便对教材的结构、组织、内容等有具体的了解。

A)社会常识学科中新技术的传授[2]

技术与社会变革间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技术发展有自己的动态特征,新技术促进社会变革,反之,社会发展条件又影响技术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因此,技术发展不是以实际决策为基础,它是经济、科学、政治决策相互冲突的产物和结果。

以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一般目的为前提,就社会常识学科他们提出的新技术教育目的为:

一学生能对新技术引进和实现进程中社会和政治条件进行比较

一了解不同兴趣与态度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认识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根据实例了解应用的可能性)

一初步了解新技术给政治、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等等。

现在,以教学主题“户籍登记处数据与数据保护”为例,展示社会常识学科中新技术的传授。

教学对象:各类学校初二以上

教学目的:认识及使用登记处的登记表;了解管理部门需要居民信息的原因;掌握下萨克森州的户口登记法和数据保护法的基本条例;了解登记处使用居民信息的方式;体验用信息通讯技术管理大面积数据的方法,等等。

教学组织:这主题共进行4课时。在这课堂教学系列中,学生应意识到,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不一定是对立的,让学生获取对国家机构的信任,又能用批评眼光评价这类机构。这4课时包括,1)在登记处登记;2)下萨克森州的户口登记法和规则;3)登记处,居民数据与数据保护;4)下萨克森州数据保护法。

例如,第一课时“在登记处登记”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先设计问题情景,即托马斯一家(包括父母、两个孩子)搬迁了,准备在新的地区登记户口,然后给出必要数据(或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己编制数据);师生共同论证登记户口的必要性(如为入学)。紧接着,学生为假设的家庭填写登记表,然后送或寄往登记处,输入储存这些数据。教师为此要做的预备工作是:A)与登记处取得联系,让假设家庭登记;B)索取登记表(此任务也可交于学生完成),让学生熟悉它;C)准备托马斯一家的数据。

又如,第三课时“登记处,居民数据与数据保护”具体教学过程包括,参观登记处,利用第一课时的内容,打开托马斯一家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工作人员向学生进行解释。因为这是假设的家庭,所以相应的数据允许公开。在此,学生可针对数据保护进行提问(如密码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工作人员有义务对不合法问讯进行劝导。学生还将对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表上填写的数据以及登记规则第22条进行比较。教师为此进行的预备工作是:确定参观计划;索取学生需要的材料。

这是社会科教育中传授新技术的一个教学范例。

B)公共学学科中新技术的传授[3]

通过公共学教学,学生应有能力,探讨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研究其发展趋势,希望通过这门学科,让学生有各种行为选择,培训他们自我判断能力,树立民主的态度,养成规范化行为,能尊重他人与尊重自我,能解释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变革。

以信息通讯技术教育一般目的为前提,就公共学学科他们提出的新技术教育目的为:

一学生有能力将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

一能了解新技术给政治、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一认识及判断各种行为选择,能探讨市民参与新技术改革的各种可能

一认清信息化、自我决策的必要性,体验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现在,以教学主题“科学与政治上的民意测验一实证性社会研究与计算机”为例,展示公共学教育中新技术的传授。

教学对象:完全中学高二、高三。

教学目的:通过具体社会研究例子,让学生获取实证性社会研究方法基本知识,能恰当及批评性地掌握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统计材料。能证判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定量研究法的意义,从测量过程中领会社会现象,理解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民意测验能达到民主化和操作化目的,等。

教学组织:视教学内容的详细程度而定,需要一学期或半学期。

例如:教学内容“民意测验的进行,统计分析和社会科学的理解”的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提供民意测验题(有关计算机使用经验的问答)以及100名被试的测验结果。要求学生在自己学校找100名被试,对他们进行这民意测验。然后,整理出相应的数据。接着,利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加工这些数据,在此,教师应详细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工作原理,使学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程序,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后,从社会科学角度理解计算机处理所得结果,如可以得出“男女性比较而言,女性认为计算机的引进弊大开利”。

通过这类教学活动,学生应该对社会科学对话有所了解,又能够借助计算机程序,评析数据,作用图表,能够理解社会科学上假设与理论的形成过程,且批判性地探讨这些理论。

如上所述,在“新技术传授用教材的研制”课题中,编制出一套范例性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指南,但这些材料不是所有学校必用教材,而是一种参考用书。新技术教育的教学范例和基础教育中的不同学科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大多数例子尊重原有的学科概念。在具体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变革,以新技术中的例子解释相应的概念,以计算机及其软件实现这些概念的解释。

2)“算法思维和公理性思维与完全中学数学教学的结合”

在新技术教育改革计划中,下萨克森州文化部提出,要从心理上立足于这个迅速变革的世界。由此,对实际知识的掌握退居次要地位,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式想象,而不是灌输迅速老化的实际知识,针对这一要求,奥斯那布吕克大学数学系向下萨克森州文化部提交了题为“算法和公理性思维与完全中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的改革计划,且被批准实施。这课题的工作重点是:选用学生可掌握的计算机语言,传授程序编制的基本思想,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使抽象又重要的数学理论可教学化。在此,特别强调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在传授或训练实际知识前,培养学生建立一个尽可能完整的、且可运行的模型世界,也就是设计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能有机会运用已有知识和各自的思维方式掌握新概念与技能。

他们对传统的完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进行彻底的改革,出发点是,让学生有能力把解决问题的心理工具一般化,把旧知识和将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且根据自己选择的模型来理解周围的(数学)世界,从而他们较成功地使学生对理论性知识感兴趣,进一步把理论作为理解世界的有用工具。

教材“计算机世界引论”[4]的研制与应用,就是他们改革成果之一,这是一本适用初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这里对数学的解释遵循认知科学原则,他们在讨论知识内容前,先研究知识表征问题。由此,先考虑学生头脑中认知模型的建构,然后传授数学知识,经验表明,这种教学过程不存在通常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灌输,他们认为,数学是一种语言,用此可精确地表达直观理解的关系、结构、运算过程等,他们在教材开头就阐述了这种观点。

教材开头讲述了一个“厨师和荷包蛋”故事:“一厨师对他的徒弟说,取一蛋,然后将它打在平底锅里,学徒照着做了,很快蛋黄、蛋白、蛋壳在油里煎了起来。厨师感到奇怪,因这不是他所希望的结果,难道他没对学徒讲清楚该做的事,这厨师静静地思考着,一列必须的工作步骤印入他的眼帘。哈,他的命令是多么不完整,经过思考,他找到了一个煎荷包蛋的一般方法。真是一个聪明的厨师。”然后布置练习:“A)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出现在数学教料的开头;B)讲述一个类似的故事;C)是谁引起这个误会”

练习A)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能给出这样的理由:在数学课上也必须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程序编制而言,就是将那些计算机理解的命令有意义地排列起来。

练习B)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一定的讨论后,学生能发现一种构造类似情景的一般方法。如选择一个多义词:“我父亲常说,你能帮我取一瓶啤酒吗?”学生回答:“能”,但不去做。这一例子属于这情景。这里学生回答的“能”在父亲看来是一种孩子的愿望,且马上会付诸行动。而孩子理解这个“能”是指一种能力,不一定马上付诸行动。因此孩子行为与他父所设想不一致。

练习C)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常教学认识到,这是厨师一个人的错,使学生头脑中树立这种想象:即厨师相当于教师,学徒相当于学生,由此推论,如果一个学生不理解题目,总是教师的过错。

总之,通过这样的开头曲,使学生体验到,在教与学中学生与教师都有义务,精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直观问题。

为了获取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式,本教材先向学生介绍了三种算法概念外部表征方式,给予学生机会,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选择适用自己心理工具的外部表征方式:小棒在寄存箱上的移动;用动态迷宫搭建的计算网;寄存机语言[6,7]。

在教材研制的同时,他们对学生认知结构进行个案研究。他们设计专门实验,分析学生掌握或形成数学概念时表现出的行为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头脑中使用的各种心理模式。从而提出一套较完整的个性差异分析理论,即表语性和机能性思维结构理论。所谓表语性思维是指擅长通过关系解决问题。反之,抓紧事物功能或事件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具体例子参阅6,7]

这研究课题中编制的教材正是以这一认知理论为基础,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特定例子与习题,使学生有机会应用他们各自思维模式或称心理工具、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由此,也决定了这教材的教学方式,不是一味地象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了解概念的产生过程,而不是概念的定义。

下面以教材“计算机世界引论”中的某练习为例,考察教材是如何让学生发挥其偏爱的思维方式,学习计算机基本概念的。

已给:带有错误的、计算(X1,X2,X3)→((X1-X2)+X3,0,0)的计算网

练习:找出错误,且加以修正。

答案分析:一类学生经过对网络的分析,从中发现,第二轮解两数相加时出出现错误,即网络给出的是一个无限循环。他们通过对网络中轨道的移动,纠正这一错误。

而另一类学生,只利用网络图无法解决问题,但他们能先把问题转换成程序语言:(2S2S1)(3A3A1)。用这种表征方式,他们能发现问题,即第二部分表示的加法程序是一个无限循环,根据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将程序修正为:(2S2S1)(3S3A1)。然后再将纠正的程序转换成正确的网络画,从而完成此练习。

由此可见,一部分学生擅长于网络这一方式,他们能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且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加法中减一的作用,即它控制网络的循环。这正是机能性思维者所具有的解题策略。而另一部分学生,似乎不能适应这类运行过程,他们追踪静态的事物,只能对程序语言进行分析,获得信息,从而解决问题。这是表语性思维者的特征。

设想一下,如果本教材只是供网络表示法,那么就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解答问题,进一步分析可见,这并不是因为这部分学生不聪明,而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不适应他们的思维模式,长期下去会造成这类学生得不到练习,当然会失去学习积极性。

这项改革计划中所表现出的特色及所获的成绩,逐渐被德国其他教学科研人员所重视,实验学校由最初的5所扩张到12所。为能尽快获得改革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学生家长等对此的反响,为教材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依据,这项改革实验的组织与指导者,平均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实验教师讨论会。任务在于,介绍各自使用教材的情况,包括学生与家长的反应;二是介绍自己教学中取得的成绩,提出所遇问题,请同事参与解决;三是改革专家介绍对教材的修正及其相应的理论依据,解答实验教师的各种问题。认真而又宽松的研讨气氛,使一线教师能畅所欲言,针对每一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这样的积极循环,教材得到改善且推广。最主要是,得到州文化部的肯定,因此这项实验计划又延长至1995年8月,目前这项实验仍在进行着,且受到一些企业公司的赞助,如大众汽车公司等。

这是德国下萨克森州主持的“新技术和学样”大型课程改革中的另一个子项目。

三、德国新技术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综观德国这项课程改革计划,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现状,对我们现代化技术下的课程改革有如下几点认识和建议,供参考:

1)在德国这项改革中,第一线教师亲自参与课程编制,而专家与科研人员以咨询者身份出现,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或主角[5],他们通过教学范例的编制,教学上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再修改,对改革中的大纲,教材,教科书能灵活应用,而我国目前,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比较淡薄,习惯于把自己作为课程编制的局外人,这样易使教师成为教材的奴隶,知识的灌输者,我们是否能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给教师以机会,根据各自学校,各门学科的特点参与编制自己的教材。

2)技术迅猛发展,实际知识的老化越来越快,教学大纲已不是长期不变的准则,在德国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研制,不再先于教材的研制,而是采取教材→大纲→教材的步骤进行改革,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最新技术发展,编制教学范例,传授相应的最新知识。根据由此积累的实际经验,讨论研制课程标准等,而这些课程标准又指导教材的继续研制。由此,这类准则与教材更能体现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反映时代对教学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否也应放开固有的框架或顺序,鼓励那些脱离现有标准,而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改革。

3)课程改革与教师进修的相互协调,综观德国这项课程改革计划,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教师的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新技术技能的训练,等等,使他们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上能灵活多变,以此为参考,我们的教师进修,不应是就事论事、争于求成的短期行为,而应是专业科学素养与教育科学素养并重,特别对一线教师,可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如教学模式与课程的关系,学生发展与课程的关系等。

4)德国这项改革还提醒人们,课程教材的改革,不仅考虑社会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讨课程改革,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一些传统课程,内容僵化,方法教条,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和心理障碍,我们的改革,应注重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及精确表达专业知识。

标签:;  ;  ;  ;  ;  ;  ;  ;  ;  ;  ;  ;  ;  ;  ;  

从“新技术与新学校”看德国的课程改革_新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