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科”姚成峰及其二次切割装置_三农论文

“麦科”姚成峰及其二次切割装置_三农论文

“麦客”姚承峰和他的二次切割装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装置论文,麦客论文,姚承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普遍装备的是一次割刀,在进行小麦收割时,经常出现堵车、漏籽、筛选不干净等问题。目前机手提高收割速度的常用做法是提高麦茬,而麦茬过高,对玉米等秋季作物的种植极为不便,群众不满意。

为破解这一难题,有着多年跨区作业经验、爱好农机维修的老“麦客”姚承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走访一线机手和农机部门,经过4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方便实用、高效耐久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二次切割装置。“我发明的这种二次切割装置使用固定伸缩式双层刀,能够自由方便地调节麦茬的高矮。在割麦子的时候,一次割刀只把麦穗割下送入收割机,而麦穗以下易碎的麦叶和麦秆,被二次割刀割断均匀撒于地面,不再进入收割机。收割机的负荷减少了将近一半,极大提高了脱粒机的工作效率,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机手的堵车、漏籽、筛选不干净等难题。”姚承峰说。

据实测,收割机在未使用二次割刀前,收割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安装后提高到每小时5公里,而且不堵车、漏籽少,筛选干净,在同等燃油量的情况下,一台收割机(每天工作10小时)可多割20多亩,增收1000元;同时节约燃油费用200元,每台收割机每天可增收1200多元。同时,麦秆经二次切割后,被均匀撒于地面,还能起到保湿和除草的作用,麦茬还能顶一茬农肥,既方便了农民耕种又从根本上杜绝了麦秆焚烧。

高青县农机监理站负责人认为,姚承峰发明的这种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二次切割装置简单实用高效,是农机手在使用中的一次技术创新,非常适合跨区作业。日前该装置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专利受理。使用装备有二次切割装置的小麦联合机作业成为今年高青县跨区作业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县有80余台这样的收割机正征战于全国各小麦收割作业区,可增收150余万元。

联系电话:010-85815522转2655

标签:;  ;  ;  ;  

“麦科”姚成峰及其二次切割装置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