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研究论文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研究论文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研究

张洪华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摘 要: 本文通过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设想,分析党支部协同共建的必要性,描述了党支部协同共建的具体做法,总结了党支部协同共建的重要意义,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高校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党支部;高校;共建;模式

一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的设想

高校党支部协同共建是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协同开展党建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做好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的必要性

(一)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创新性的开展好两个党支部的建设。通过两个支部的协同共建,有助于培养党员的融合意识,也有助于保持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性,提升教工党员和学生的党员的先进性。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协同共建还可以是实现两个支部党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互动,学生党员可以学习教工党员的先进经验,教工党员可以从学生支部当中发现创新思路,这样既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为学习型校园的创建贡献力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

(二)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育人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所以,育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可以让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在党的理论学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与分享,让教工党员在学生党员前面作出表率,使得学生党员要求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培养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要说白丽筠对我的诱惑,可真不小。首先她的漂亮就令我倾倒,其次她的财富使我一旦选择了她,就可免除半辈子的奋斗,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小康。这两条对我都有很强的魅力。可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这两条优势,成了白丽筠嫁人的负面得分。因为美丽,众人关注,便对她的恶闻广为传播;而一个年轻未嫁的女子,竟有房子车子,这件事更容易使人联想到烟花女子的暧昧与不干净。

(三)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是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现实要求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有助于教工党员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党员通过多种交流方式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用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是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党员联系制度

根据样品激发台的大小,对于光谱样品有高度和直径大小的要求。光谱样品尺寸一般为:高25~40 mm,直径12~30 mm。光谱样品在磨制时要求表面光滑,没有多个平面、细纹、凹凸点,要避免油污或者其它污渍,否则会导致钛合金中硅含量测定结果异常。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沟通平台,有利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现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线上互动交流,加强认识沟通,同时,在沟通平台上推送党建知识和党建活动开展情况,可以加强师生党员的党知识理论的学习,也可以让师生党员更加清楚了解到支部活动的开展情况,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和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二)建立微信群、QQ群等联系沟通平台

一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筑牢理论自信的根本。

(三)建立联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制度

联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制度是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定期联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在联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党支部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工党支部主要负责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党支部在组织活动方面创新能力,也发挥了教工党支部在内容的设计与把关方面的水平。这样可以让活动形式更多种多样,不管教师党员还是学生党员都比较容易接受和积极参加,同时,活动内容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把关,有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党员联系制度是指一名教工党员联系一名学生党员,鼓励师生相助,推进服务型共建。 通过联系制度,教工党员要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生活上、学生上去关心学生党员,鼓励其全面发展;教工党员在联系沟通交流中,将自身掌握的思想理论和见解辐射给学生党员,从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

(四)建立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党员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制度

双导师制度是指将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配对,平均3至5名入党积极分子委派一名党员教师导师和一名党员学生导师,主要是解决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培养的问题。通过支部协同共建联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让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上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导师和学生导师能够通过支部共建进行充分和平等的交流,增强了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使得教师党员能够参与到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当中,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情况,起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五)建立“双导师”制度,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学生党员参与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一方面,可以以此为途径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党员可以把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科研知识传授给学生党员,使得学生党员在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研究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六)教工党支部设置学生党务助理,培养学生党建工作骨干

教工党支部设置学生党务助理是指在教工党支部中,设置学生党务助理,协助教工支委开展教工支部的各项工作。高校教工党员不仅要承担好教育教学的任务和科研任务,还有其他任务要承担,工作多,任务重,这样,使得教工党员很难抽时间组织开展具体的党支部工作。如果在教工党支部中,设置学生党务助理,加强指导助理开展具体的事务性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减轻教工党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党建工作的骨干。

四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的意义

通过党支部协同共建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党员联系制度和党员专业学习指导制度等,促使师生党员共同参与其中,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的 党建工作新模式,这种做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党员联系制度和党员沟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师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第二、联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有利于节省资源,提升党员活动的实效性和保持师生党员的先进性;第三、党员指导学生党员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第四、建立“双导师”制度,有利于联合开展党员培养工作,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第五、学生党务助理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务能手,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水平。

周六,镇政府机关院子就是显得格外冷清了,如今不少干部都在县城安家落户,一到周五下午就笨鸟先飞地度“蜜月”去了。我听到过乡干部一个很经典的段子。“星期一,不着急;星期两(二),有点想;星期三,床上翻;星期四,如炸刺;星期五,打得鼓;星期六,玩过足;星期天,搞得哼。”

五 结论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是一种新的模式。教工党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参与支部共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党员的反馈,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改正存在不足的地方,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支部共建活动,能够以教工党员为榜样,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师生党支部的协同共建,发挥联动作用,展现党员的先进性,这样可以做到,以基层党建为抓手,联动教工群体和学生群体,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芳,张卉,李忠豪,等.“互联网+”时代独立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138-139.

[2] 莫烈.“两加强三结合”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J].现代商贸工业 ,2018,39(35):152-153.

[3] 曹霞,冉育彭,刘爱华,等.“创新型”党支部示范点的创建与探索——以常州工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31):175-177.

[4] 新时代如何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J].四川党的建设 ,2018(21):58-59.

[5] 陈明.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常态化问题[J].文教资料 ,2018(25):126-127.

[6] 方芳.高校教工党支部育人作用发挥路径和机制的探究[J].决策探索 (下 ),2018(05):41-43.

本文引用格式: 张洪华.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7):161-162,19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54

标签:;  ;  ;  ;  ;  

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