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徐林锐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徐林锐

云南垠拓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对于一些处于岩溶地区的建筑,其地质概况将会对工程的建设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该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对岩土进行勘察,并针对岩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构建出合理的地基。基于此,通过对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介绍,分析了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与原则,以更好地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勘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工程所在地做出地质评价。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使用的地基基础处理的检测与检验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勘察结果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岩土勘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岩土勘察具体内容包括工程现场钻探岩石、采取原状土样本、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等,首先勘察人员需进行建筑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的实地调查,获得建筑施工场地内所有地质地形条件数据,并对岩土层形成的原因、深度、分布和变化等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所采集的建筑现场岩土样本进行化验检测和分析,利用各种技术和检测的结果分析建筑工程的土质。此外,在勘察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和勘察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勘察报告,并为建筑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当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往往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了岩土勘察的实效性。

2常见地基处理方式

第一,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土木合成物的质地比较轻盈,且施工操作工序十分简单,将其应用到岩土工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和隔离处理,而且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在地基脆弱的部分可以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在这一材料的作用下提升整个工程土层的承载力。第二,砂石垫层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地基下比较脆弱的土层挖走转移,之后对地基挖走的土层地面进行夯实处理,选择不具备腐蚀性能的砂石来对基础面进行分层夯实处理,由此构成地基的承载面。第三,强夯技术。强夯技术一般被应用在高回填土、黄土等地基加固中,在加固地基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粉质黏土和粉砂液化现象。

3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3.1物探勘察法

对岩溶地基进行勘察时,较常见的方法为物探法,即通过电磁、雷达等手段,对区域地质物理性质进行勘察,如密度、放射性等。对于该勘察方法来说,主要应用在岩溶较深,或者是规模较大的岩溶地区,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岩溶的分布情况,但实际操作时,对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常用的物探法包括高密度法、探地雷达法、大地电磁法与电磁波CT法等,其中,对于前两者来说,受到装置的影响,一般勘察较浅的岩溶;对于大地电磁法来说,一般勘察较深的岩溶;对于电磁波CT法来说,一般勘察岩溶的空间剖面。

3.2现场检测技术

在现场监测工作中需要对于载荷和施工的监测中岩土反应的过程、施工运营的监测物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检测的工作。在通过对于勘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效益的提升,也为后期的地基处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值和控制的参数,也是后期技术优化和图纸核对的主要工作基础。岩土工程勘察在项目工程中起到了主体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进行性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得后期建设工作的精准性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没有在综合性的勘察测试的手段进行检查工作和工程场地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就会使得自然条件对于施工工作的可控制程度降低,也会产生地基均匀性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于深层地质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现场的地质检测的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岩土工程问题的全方面评价的工作,使得后期建设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多的技术参数的指导工作,为后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其他勘察法

①遥感勘察。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地质勘察,从而形成了遥感勘察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采集到地质的基本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绘制出相应的地质图,从而将岩溶地质直观展示出来,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地质的了解。②原位测试。对于岩溶地基来说,地质结构非常的特别,因而对其进行勘察时,可以对其进行原位测试,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信息。即在正常条件下,对地质的力学性质进行检测,如应力、荷载、波速等,采用该方法勘察时,流程并不复杂,且工程造价较低。

4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4.1强夯法

强夯技术是一种利用动力压实原理和动力固结原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具体工作时,使其重锤从高空自由落下,由此产生强大的冲击振动力而使路基土体强度提升、使土体压缩性下降,使土体的性质得到改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在公路路基施工前首先必须先了解强夯施工的工作原理、作用和优势等,如此才能保证强夯施工的质量。在地基经过强夯作用以后,对于上部结构的承压能力上升,整体结构强度上升,在被夯实以后的路基强度是原来强度的2倍以上,而压缩性则降低了2倍以上。另外,强夯法施工利用的是履带式起重机,该设备操作简单、便于施工管控,而且施工效率较高、施工工期较多。不过,强夯法施工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发出较大的响声,所以如果周边有居民居住的话应该采取防护、隔音隔噪的措施,同时强夯法施工对于含水量比较敏感,对于施工场地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时还应根据实际建设隔离区域,在施工时则要注意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稳定性控制,做好施工管理可有效降低重锤物直接接触混凝土土块的概率。

4.2预压处理施工技术

软地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基,受到了地理环境方面的制约,强夯施工技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应该采取预压方法进行处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利用了静荷载的负压过程使得地基的压实工作可以稳定进行,在工作前还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试验工作,保证后期预压处理的稳定性。

4.3填垫法

对岩溶地基勘察之后,应针对勘察的结果,对地基进行相应处理,以确保地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其中,填垫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处理内容,又能够将其分成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场所略有差异。①充填法,即直接在溶洞内添加相应材料,以保证地基测充实度,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岩土出现移动的情况,一般对地表存在洞穴的地基进行处理。②换填法,即清理出软土后,添加一些较硬的材料,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常用的材料为碎石、水泥等,一般处理存在软土的岩溶地质。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特别是处于岩溶地区的项目,由于地质条件较为特别,会对地基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地质进行勘察,得到准确的地质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合理的技术方案,对地基进行处理,以确保地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娟.岩土工程勘察在岩溶地区的注意事项[J].建材与装饰,2018(24):216-217.

[2]张安安.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8):65.

[3]詹金锚.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6):115.

论文作者:徐林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论文_徐林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