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_浏阳论文

长沙市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_浏阳论文

关于优化长沙市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沙市论文,乡镇企业论文,经济结构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分析长沙市乡镇企业的成就与不足着手,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提出了优化长沙市乡镇企业的结构、布局的具体方案。以及实施这一方案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村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开发利用了农村沉睡的自然资源和闲置的人力资源,使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增产增收,是农村生态经济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最有希望的生力军。随着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以及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对乡镇企业的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乡镇企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但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缺乏规划引导和科学管理,其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尽合理,资源、人力、物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应差,特别是乡镇企业多因陋就简上马,落后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潜伏性、长期性、渗透性的污染,成为危害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也妨碍了乡镇企业自身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如何科学地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建立高效合理的生态经济结构,防治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使之发挥巨大的潜能,走上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健康发展道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资源利用、产品更新、技术改造、污染防治等相关要素的研究,旨在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建立高效、低耗、轻污的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使乡镇企业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建立农村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业一体,第一、二、三产业并举的良性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乡镇企业的消极因素,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1 长沙市乡镇企业经济结构的诊断分析

1.1 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沙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近几年来,得到迅猛发展,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个数达到82742个,平均年递增57%,从业人数达到50多万人,平均年递增8.4%,占同期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2%,七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2.1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到68.1亿元,平均年递增16.3%。乡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在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0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55.4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8.75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2.8%,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8.56亿元,平均年递增26.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8%,乡镇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亿元;“七五”期间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税金8.63亿元,实现利润10.9亿元,其中用于补农、兴教和农村集体福利事业2.94亿元,发放工资26.73亿元,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来,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从政策措施、行政手段、经济杠杆等各方面向乡镇企业倾斜,使乡镇企业呈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

1.2 乡镇企业经济结构现状

依据长沙市农村的资源物产等自然条件和资金技术、开发程度等经济条件以及传统习惯、区位辐射等社会条件,长沙市乡镇企业经历近35年的发展过程,形成现在的经济结构现状。从产业结构来看,1990年在乡镇企业48.75亿元的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即农业企业产值为0.62亿元,占总产值的1.3%;第二产业即工业企业产值为29.36亿元,占总产值的60.2%;第三产业产值为18.78亿元,占总产值的38.5%。第一产业主要包括林场、果场、茶场等以农产品为主的企业,第二产业以机电、建材、烟花鞭炮、矿产、食品、化工、造纸、纺织、服装等行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以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从乡镇工业的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6.5%,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3.3%;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值占轻工业产值的42.6%;在重工业中,资源采掘业占重工业产值的20.7%,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14.6%,加工工业占重工业产值的64.7%。从乡镇企业分布的空间结构来看,长沙市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县一郊的城镇及河流水域沿岸和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边远山区和丘陵地区分布着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且污染严重的乡镇工矿业,在郊区和近城辐射区以汽车制造、建材化工为主的新兴产业以及服务交通运输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1.3 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长沙市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从其生态经济结构来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3.1 产业比重不合理

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服务面广,安置人员多,其平均利润率也远远高于第一、二产业。但在长沙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脱节和断层,既影响了第二产业的生产运转,又影响了第一产业的稳步增长。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带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不畅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市场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处于被动地位,因而,第三产业是乡镇企业全面发展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1.3.2 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长沙市乡镇企业多属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人力从事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机械加工。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差,同时由于乡镇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信息闭塞,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能力弱,在产品结构方面,具体表现为: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多,拳头产品少;大路产品多,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少,高能耗、高用料的产品多,高技术的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创汇产品少。以“四多四少”为特征的产品结构,造成部分乡镇企业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下降,使长沙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1.3.3 高能耗、重污染的产业结构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长沙市乡镇企业平均每万元产值能耗为5.37t标煤,为全市县属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的3倍多,作为乡镇企业主要能源的煤年耗量为389751t标煤,占全市县属以上企业耗煤的56.2%。全市乡镇企业水途径物质流失为42.49万元,气途径损失为0.61万元,渣途径流失为5.7万元,合计达48.8万元,全市产生中度污染和重污染的二、三类乡镇企业的能耗占据乡镇企业总耗能量的83.3%,高物耗带来重污染,全市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到3001万t/年,废气排放量达到714373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34.45万t/年,上述三废污染分别占全市同类污染的18.09%、31.9%、30.6%,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占农村总污染的50%。而高能耗、重污染的建材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工行业、金属制品业、造纸业、矽矿、煤矿采造业等行业恰恰是长沙市乡镇企业的支柱性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二、三类污染工矿企业近200家,年产值达29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0%左右。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日益激化,直接危害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据1988年的调查,全市乡镇企业的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影响了农作物与果木面积约4358亩,水产面积近40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万余元。近年来污染危害迅速扩大,仅水污染给生产生活所造成的损失就达2732.2万元。由于乡镇企业无组织、无计划地开采矿产资源和扩建厂房,而又未采取还田、还土、还植被等有效措施,造成山林被毁、水土流失。据1988年的调查,乡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达2206亩,破坏了农村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一些乡镇企业,尤其是采选业将开挖出来的废渣随意倾倒,污染了河水,堵塞了河道,掩埋了良田。据调查统计,全市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水使13000余人必须重新寻找饮用水源,并留下了导致地方病和职业病发生的隐患。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也是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目标。

2 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的构想

2.1 指导思想

乡镇企业是整个农村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实现整个农村生态、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生态经济结构原理和生态系统运行原理,乡镇企业的发展应以拳头产品为龙头,立足于现有基础,进行改造、提高和完善,向优质、高效、低耗、轻污的方向发展;要发挥农副产品产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就地增值,以及物资能量的多次循环、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推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带动种养加工和工商运建服各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2.2 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乡镇企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生产资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加重了运输负荷,即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带来难以估量的生态损失和社会损失。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目前以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向农副产品和农民日用消费品生产转变,由与大中型企业争原材料、争市场的状态向以城镇和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发展配套服务性行业转变,由各产业相对分离独立向农工商一体化方向转变,根据长沙市地区的资源状况、工业基础、交通运输、技术智能以及生态系统和环境目标等因素确定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

2.2.1 优先发展服务于农村、具有广阔市场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长沙市乡镇企业发展机械工业的重点支持发展项目和产品是:新型农用运输车系列产品、汽车配件产品、耕田机、水泵、碾米机等农用产品。首先要以农业为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机具配件,积极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重点是继续发展农用汽车配件,形成新型农用运输车系列产品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区,预计到2000年年产农用运输车5万辆,年产值达8亿元。其次应当好城市机械工业的助手,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点发展以长沙玛钢件一厂为龙头的玛钢件生产集团,到本世纪末,企业成员单位达20-25个,年产值达2亿元;再次应开发城市周围机械工业区的潜力,加强协作配套,从铸造、机械加工、电镀等方面为城市机械工业当好配角,重点改造武装一批骨干企业,巩固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到本世纪末实现产值过3亿元,此外,还要在宁乡继续巩固发展平直量具及建筑机械等主要产品。

化学工业应重点支持发展的项目和产品是:复合肥、磷肥、颜料、化工原料,在广阔的农村分布着化工行业所需的丰富的矿产资源,磷矿石主要分布在浏阳永和镇和望城县麻田莲花塘,正在开采和建设中的浏阳磷矿是我省最大的磷矿石基地,也是全国六大磷矿之一,海泡石主要分布在浏阳;锰主要分布在宁乡县龙田棠甘山、磨子潭;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浏阳秀山;硫铁矿和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浏阳七宝山,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为发展化学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积极发展高浓度的复合肥、混配肥,调整全市化肥氮、磷、钾的品种比例,依托浏阳磷矿、七宝山硫铁矿,联合永和磷肥厂、古港磷肥厂、浏阳县氮肥厂组成有磷化工、化肥、无机盐、有机原料、有色金属冶炼的综合浏阳矿化工集团,在化肥生产上形成硫铁矿—硫酸—磷肥、磷铵成龙配套,促进农村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在浏阳鞭炮烟花产区及湘江流域发展拾遗补缺的小化工。

2.2.2 重点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长沙市农村自古以来物产丰富,盛产水稻以及小麦、大豆、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随着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将提供品种繁多、优质高产的肉、禽、蛋、奶、鱼、果、茶、木、竹等农林牧副渔各类初级产品,为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人民需要更多更好的加工食品,据预测到2000年,全市城乡人民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需求,将占食物消费需求总额的45%-50%,为农村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在长沙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应立足本地资源,面对市场需求,高起点地搞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原料性生产和只向社会提供初级产品的状况,在精和细上下功夫,在优质、多样、方便上做文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办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肉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竹木加工、乳制品加工、酿酒造酱等为龙头的十大加工业。在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的同时,利用加工的废渣料和副产品发展养殖业,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和综合效益,以加带养、以养促种,形成种、养、加相结合的产业格局,使农业走上通过加工转化增值、增效的发展道路。还应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素食菜、豆豉、茴饼、刀豆花、沙仁糕、果脯、泡菜等传统产品,改进包装制作,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发展,由初加工增值向多层次加工增值发展,由低层次原料性生产向高层次综合性生产发展。

2.2.3 改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建材工业和轻纺工业

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在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大力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研制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的新技术,创优质名牌,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建材工业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工业,也是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发展建材工业的重点在于挖潜改造现有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措施、新的工艺流程、新的检测方法,提高产量和质量,走内涵发展、巩固提高的道路。发展的产品主要是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

轻纺工业主要行业有:湘绣、刺绣、抽纱、纺织、缝纫、皮革、造纸、印刷、日用陶瓷、烟花、鞭炮、文教艺术品和其它日用工业品等。其中烟花、鞭炮、皮革、造纸、纺织有相当比重。浏阳烟花鞭炮历史悠久,基础牢固,有近50%的出口比重。但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不稳定,资金周转期长,特别是新产品开发速度慢,使其发展受到影响,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改造传统产品,加速开发新产品。乡镇皮革工业的发展重点是皮革服装、出口鞋类、箱包及劳保用品,逐步建成皮革服装生产基地。乡镇造纸行业今后主要是加强对现有造纸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有些质量低劣、效益不好、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逐步予以淘汰。乡镇纺织行业今后的重点是巩固发展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的步伐。

2.2.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传统行业,开辟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乡镇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能直接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服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同时又通过第三产业积累资金,以支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途径。

要大力发展商业,完善市场建设,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要重点培育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加强作为农村主要商品交换场所的农村集市建设,健全以供销社为主、以代销点等为辅的商业网点建设,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高效率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兵,近几年来,农村各种形式的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大发展,可采取适当形式组织小型运输队伍,加强供需联系,提高运输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利用农机站、农科教中心的技术力量,发展农机具修理、使用保养指导等修理业、咨询业和科技服务业;发挥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发展农村的金融业;利用农村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利用农村广阔的地域,发展综合开发的房地产业和仓储业;结合本地传统习惯和土特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服务业,逐步形成种类齐全、方便高效的第三产业体系,使二、三产业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2.3 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发挥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是经济高效低耗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使它们在空间布局中呈现出小而散的特征,乡镇企业发展至今客观上要求相对集中。因为企业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占用耕地多,供电供水、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投资大,工业污杂也难以控制和治理,技术经济交流协作、信息反馈困难,许多方面均要支出比集中布局更高的成本,丧失了工业集聚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浓厚的社区色彩阻碍着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向群体化、集团化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长沙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空间布局上,宜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以相对集中为主的方针,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有计划的建设以集镇为中心的工业小区,把适宜集中的企业逐步地向小区靠拢,有些不宜集中的手工业企业可分散经营,并把工业小区的建设和集镇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3.1 乡镇第二产业布局

在现在基础上,立足于本地资源,从拳头产品上延伸,将长沙市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相对集中建设,形成集团优势和规模效益的工业小区。

机械工业:主要在长沙县的路口、梨、黄花三区集中发展农用汽车及配件,形成新型农用运输车系列产品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区。

轻纺工业:在浏阳北乡和南乡集中发展烟花、鞭炮,在郊区岳麓山乡发展鞋类生产基地,在望城九江乡发展皮件生产基地,在浏阳北乡集中发展服装生产基地,纺织行业主要布局在望城乔口镇及浏阳北乡。

建材工业:水泥生产重点布局在长沙市的江背、跳马区,望城县的坪塘、白若区。红砖生产布局在郊区的洞井、大托、东岸等几个远郊乡、场和长沙县的暮云镇、干杉乡,望城县的黄金乡及宁乡县的长常公路沿线。耐火材料主要布局在宁乡花明楼一带,石灰生产每县布二个点。

能源矿产工业:发展重点布局在浏阳、宁乡两县。

2.3.2 第三产业布局

旅游业主要布局在长沙县的开慧乡、黄兴镇和鸟川河水库、鸭巢冲水库、金马洲;望城县的月亮岛、黑麋峰和雷锋纪念馆周围;宁乡县的沩山—黄材水库自然风景区;浏阳县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小溪河自然风光带、道吾山和文家市。

运输、修理、服务、金融、保险、仓储、信息等第三产业宜沿公路线和依附集镇发展,以其区位优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实现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的对策

优化乡镇企业的生态经济结构,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适时的调整,使乡镇企业经济在发展中优化完善结构,以优化结构促进发展,依据长沙市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特征、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政府、广大乡镇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建立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型生态关系。应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把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速度是指有经济效益的速度,是有利于经济和市场需要、有质量、有效益、能实现销售、出口创汇的有效速度;效益,不仅是指实现利税,乡镇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负有反哺农业、建设农村的社会职能,同时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乡镇企业的效益应是广义的概念,就是要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其次,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与提高的关系。90年代的乡镇企业,一要大发展,二要大提高。大发展就是要利用机遇,乘势而上;大提高就是要在新的起点上、新的层次上发展,在质量、品种、档次、效益上求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上求发展,在外向经济上求发展。应在提高的指导下发展,在提高的基础上发展。因此要求发展与提高统一起来,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以推动乡镇企业登上一个新台阶。

(2)抓住当前经济超常规发展和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以规划为指导,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引导乡镇企业走上生态、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道路,在当前社会各方面都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形势下,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在立项、资金投放、物资供应上都要优先重点,保产值大的骨干企业和创汇企业以及其它效益好的企业。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区(镇)、乡对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特别对亏损企业要进行认真诊断,大刀阔斧地关、停、并、转一些资金、能源、原材料不落实以及能耗高、污染大、技术难过关、质量无保证的长线项目和产品;新上项目要周密调查,从严控制,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坚决压缩。同时,要借助城市的优势,搞好联营引进,推行横向联合,积极发展企业集团和群体,以联合促规模,以龙头带动群体,使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采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确保“三同时”在乡镇企业得到认真落实和执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治理重点污染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消除生态隐患。在新建、扩建的项目中,“三同时”制度在程序上均达到100%,而实际得到落实执行的只有70%和80%,乡镇企业的污染将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深远的危害,治理乡镇企业污染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同时,改造乡镇企业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研究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闭路循环工艺流程,尽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对作为长沙市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行业的建材业、造纸业、采选业以及化工行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治理,遵循生态系统运行规则,结合系统工程,降低能源消耗、物料消耗和劳动消耗,发展无废物工艺、无污染工艺、物质富集效应工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防治污染措施,大力推广绿色植物净化环境,发挥丘陵山地资源优势,建立绿色隔离防护带,利用绿色植物减少噪音,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利用松树、云杉、刺楸、山毛榉、榆树、重阳木、刺槐、臭椿、女桢、泡桐等阻挡、过滤和吸附降尘,利用松柏、黑胡桃、桦木、柠檬、茉莉、柏树、雪松、百里香、樟树、马尾松、杉木、天竺葵和洋葱、大蒜、芦苇、泽泻等分泌物杀菌;利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酚化物、氰化物、有机氯等有毒物质,进行代谢解毒;利用植物富集有毒重金属和其它元素,以十分有效地净化污水和环境,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为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实现社会大分工提供了新的生产场所。乡镇企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承担着率领亿万农民奔上康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具有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万代的义务和使命,当前,我国已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即将迎接复关的到来,外国产品的大量涌入必使国内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乡镇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必须审时度势,兴利除弊,加强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使乡镇企业的发展纳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

Case Study on Optimizing Eco-economic Structure of Tow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in Changsha City

Yang Yuanxiu

(Changsha Governmental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angsha 410005)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and shortcoming of town andtownship enterprise in Changsha City,put forward the plan for optimizing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of tow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and the strategy of implementation,with principles of eco-economy.Key words Tow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Rural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arrangement

标签:;  ;  ;  ;  ;  ;  ;  ;  ;  ;  ;  ;  ;  

长沙市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_浏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