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我国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产权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08)06-0054-03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过程,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知识产权对经济强盛的作用日益重要。随着我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发展更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将更为关键,我国企业应从战略层面考虑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调查显示,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显著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但对创新的保护力度仍远远不够。我国企业亟待构建知识产权战略,以从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投资中获得巨大收获。本文就如何构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以下拙见。

1.制定并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利地位。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及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利用知识产权的主战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公司针对我国提出的5年大量申请专利的计划,在我国很多产业未来发展领域设置了专利陷阱,控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

对此,我国企业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及民族工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真正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既注重外国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实施专利权部署战略。我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运行机制,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策略性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设立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先行者中,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被认为是佼佼者之一。为了做好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宝钢公司很早就设立了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技术贸易(转让)管理办法》、《技术输出贸易项目评估及奖励实施细则》、《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备的管理制度。其负责人认为:“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就是一个经济价值问题,企业要做的就是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资本运作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

凭借《蓝猫淘气3000问》而一炮走红的三辰卡通集团在快速成长之初曾受过被侵权之苦。河北某企业注册饮料类中的“蓝猫”商标曾导致“蓝猫”饮料无法在全国推广,使三辰集团在饮料领域的发展一度中断。三辰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认为:“知识产权在企业资本、市场竞争力、行业地位等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要把知识产权保护当作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对待。”循着这种思路,三辰集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申请注册了400个商标,申请了数十种专利,对全部作品的著作权都进行了登记,在企业内部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三辰集团采取创新思维,通过衍生版权和商标授权战略把“蓝猫”卡通发展成为我国一大文化产业,公司也由一家不起眼的私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10亿元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知识产权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为三辰集团的顺利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积极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

近年来,我国企业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思科诉华为、通用诉奇瑞、英特尔诉东进等专利侵权案件为我国企业的世界之旅平添了变数。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有2/3以上的出口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每年的损失超过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陷入被屡屡侵权的困境。海信、科龙、海尔、新科、康佳等许多中国知名品牌被抢注事件都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觉醒的中国企业已经交了学费,并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觉醒者的行动主要体现在对专利和商标申请注册的热情上。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在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国际专利申请方面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①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仅为784件,2005年达到2493件,2006年达到3910件,约为2000年申请量的5倍,近六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7%,增长速度高居全球主要国家榜首,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列第八。②2005年,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各类商标申请总量达到83.8万件,与2004年相比增幅达10%;2006年,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总量达到99.6万件;目前,我国各类商标申请总量和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是,另一组数据并不令人乐观。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虽然我国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仅占外贸总额的2%。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跨国企业那种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25%,在名次上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所占份额仅为2.7%,远远落后于日本,说明我国“世界工厂”的盛名主要是低成本优势的表现,技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整体上仍属于生产基地型国家。

在2006年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0位的申请人中,绝大多数是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除拥有大量的国际专利申请外,在国际专利布局上也有全盘性规划。其中,有18个来自美国,14个来自日本,7个来自德国,3个来自韩国,而我国只有一家企业入选。令人焦虑的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屈指可数。

4.结成专利联盟或通过交叉许可与其他企业达成互不起诉协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6年的三种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权中,最能代表一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发明专利授权国内为122318件,比上年同期的93485件增长30.8%,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8.1%;国外申请量为88172件,比上年同期的79842件增长10.4%,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1.9%。国内申请量比国外申请量同比增长高出20.4个百分点,是国外申请量的1.39倍。

从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是国外企业实施专利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因此,由专利技术引发的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这种格局,我国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同时也可以结成专利联盟或者通过交叉许可的方式与其他企业达成互不起诉协议,以防范自身遭受相应的追诉。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演进是当今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的标准模式,同时更多地表现为多寡头的专利联营。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杰伟世(JVC)六大技术开发商发表《DVD专利联合许可声明》宣称拥有DVD核心技术专利所有权的行为即是明证。这项声明宣布:世界上所有从事DVD专利产品生产的厂商必须向其购买专利许可权。按照相关收费标准计算,国内DVD生产厂家每生产一台DVD需缴纳专利费约17美元,而每一台DVD光碟的成本也将增加人民币0.7元。

5.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

通过收购、兼并国外知名企业或业务,可以获得其商标、品牌、技术和研发能力等。如2005年5月联想并购了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公司的个人电脑(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不仅在五年内可以使用IBM商标,而且可以获得IBM公司的研发和技术优势,这样可以借助IBM公司的研发能力提升联想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提高企业的国际地位,加快其国际化步伐。我国企业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联合研发与国外跨国公司、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来提高技术水平,获得知识产权。2003年底,TCL集团和全球著名的IT巨头英特尔公司合作成立“英特尔—TCL3C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基于3C融合的新技术产品。对于TCL集团而言,与英特尔的合作,不但全面提升了其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知识产权的获得。

另一个鲜活的教材源于国内外企业在中药制造市场上的角逐。一项由天津药物研究院承担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国外公司正在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我国的中药知识产权,并抢先在中国申请专利,禁止我国企业生产和销售,然后再通过侵权赔偿来打垮我国企业。一得一失,系于专利。

6.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部分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科技水准差距愈来愈小。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额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五位,是唯一进入前五名的发展中国家。种种迹象表明,原来技术比较落后、价格比较低廉的中国产品已经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一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开始向中高端发展,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品质提升意味着将面临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国企业要着手实现战略性转变,就要以自主知识产权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还比较落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水平低、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软肋。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还不完善;其次是研发投入不足,过分依赖技术进口;再次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保护力度不够。所以我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境,从根本上看是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因此,企业应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认识到在世界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之间的合作,以联合开发、联合投入、联合保护等形式来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共享。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国家也应选择战略性产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

虽然颇具后知后觉的意味,但一切毕竟有了改观。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还是企业本身的实际行动,无不清晰地显示出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觉醒轨迹。从发现知识产权的规则和意义到积极学习规则,按规则行事,避免侵犯他人的领地并保护自己不受侵犯,这无疑是我国企业走出混沌懵懂、步入成熟的关键一步。

随着市场竞争生态的变化与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围绕知识产权进行竞争已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认真作答的试题。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智力成果创造者以法定的控制、利用和支配权,虽然它有可能是一把同时蕴涵着积极和消极意义的双刃剑,但其核心价值却在于“给天才的创造力之火添加利益的柴薪”,任何拥有做大做强雄心的企业都应该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核心,积极制定新竞争生态下的应对之策,把知识产权保护当作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严肃、认真地对待。

注释:

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便于使用的国际知识产权(IP)制度,以奖励创造,促进创新,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

②专利合作条约(PCT),签订于1970年,1978年开始生效。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成为PCT的正式成员国,同时中国专利局也成为PCT国际受理局、国际检察局、国际初审局成员。PCT申请分为两个阶段:PCT国际阶段和PCT国内阶段。

标签:;  ;  ;  ;  ;  ;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