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张光岩

探究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张光岩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小肾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螺旋CT平扫之后密度较低的表现出20例,表现高密度的10例,增强扫描特征病灶明显强化的为22例,较轻现象的为剩余8例。结论:经过螺旋CT平扫的大部分小肾癌患者的皮质期明显强化,但在实质期降低的也非常显著,增强和消退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速度快,有一定数量的病灶强化微弱,必须经过其它的判断方式来加以综合评估。

关键词:小肾癌患者;螺旋CT;诊断鉴别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iral CT in patients with small renal carcinoma.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30 patients with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helical 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 were performed. Results:after spiral CT scan,20 cases showed low density,10 cases showed high density,22 cases showed enhanced scan,and 8 cases had mild phenomenon. Conclusion:most patients with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after spiral CT scan of the cortical phase enhanced obviously,but in essence reduce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the enhancement and resolution of the phenomenon is very obvious and fast,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enhancement is weak,must pass judgment in other ways to b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Key words] small renal carcinoma patients,spiral CT,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的30例小肾癌患者进行扫描,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50.5周岁(年龄区间介于24-77),全部表现为单发的状况,所有的患者身体上的病症都已经经过确认,其中22个为透明癌细胞,8例为其它病理类型(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集合管癌、混合细胞癌等)。2例是脂肪瘤病症患者,18例症状表现不显著,10例有血尿症状。

1.2 CT检查方法

小肾癌患者在进行CT扫描之前要禁食8个小时,在扫描前口服800ml清水,以保证胃部的充盈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的仪器为GE16排、飞利浦256排螺旋CT机,扫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平扫方式,第二阶段为螺旋CT增强扫描,并且要保证扫描的有效性,尽量避免重复扫描或扫描部位的欠缺。然后从肘前注射60ml左右的碘对比剂,层厚控制在7mm,误差不超过3mm的范围,螺距为1.0,并且要控制注射的速度在2.7ml/s,误差在0.3之间,注射过程中和之后一段时间还要注意患者的体征反应,以免出现不适。在注射76碘对比剂25 即可以进行皮质期增强扫描,80s左右之后进行肾脏实质期增强扫描,其后4.5min左右进行肾盂期扫描,并且扫描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保证患者情绪平稳,呼吸顺畅,以免出现复杂情况对扫描结果造成影响。

2 结果

2.1 位置和形状

对30例小肾癌患者的扫描结果呈现出的位置情况为:病症位于肾上极的包含16例,肾中部的有8例,肾下极6例,其中病症直径介于1cm-2.8cm之间,平均直径大小为2.2cm。经过CT扫描显示,病症的边界形状类圆形的包含17例,其余的13例变现为不规则的形状,而在肾轮廓外的有8例,在肾轮廓之内的有22例。

2.2 密度

小肾癌患者经过平扫之后,呈现的密度情况为高密度包含7例,低密度病症有23例,增强扫描之后大部分病灶皮质期强化较明显,其中有25个皮质期,CT值的增幅超过了30 Hu,而实质期的强化现象明显的减弱,并在肾盂期消减的更为明显,呈现快速的特征。

2.3 病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病灶位于肾轮廓以内的包含22例,在肾轮廓之外的有8例,但是即使在肾轮廓之外,边界仍然清晰,且无转移的迹象,无侵入周围组织的现象。

3 讨论

3.1 CT表现

病灶的分布大多局域肾轮廓以内,有少数在肾轮廓以外,但肾轮廓之外的病灶对周围的组织没有侵入的迹象,其边界也表现地比较清晰,病灶的密度表现较为均匀。但有少数病灶密度表现出高密度的情形,其具体原因是因为出血或病理类型为嫌色细胞癌、混合型癌病灶,而大多的CT值约为30HU左右,并且病灶的形状以圆形居多,少数为不规则形状,并且肿瘤的密度较健康人的表现为低于或等于的情况。而经过增强型的扫描后,大部分早期癌在动脉中的强化都很明显,并在实质期和肾盂期消减迅速。在扫描的30例总体患者当中,动脉期有22例出现明显强化的现象,均为透明细胞癌,但在实质期和肾盂期消退加速,呈现快进快出的现象,并且其密度要低于正常的实质期。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集合管癌、混合细胞癌等其它病理类型肾癌多呈轻度至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嫌色细胞癌平扫呈等或略高密度。但在注射和扫描过程中,也会对动脉供血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的程度仍然难以界定。

3.2 鉴别诊断

通过螺旋扫面和增强扫描的方式来综合判断鉴别,而最为主要的是对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腺瘤、肾髓质纤维瘤、肾脏假瘤、肾囊肿来鉴定。由于螺旋CT扫描可以定性地判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成分而加以诊断,但也有少数而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缺少脂肪给鉴别带来困难,少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密度多略高于肾实质,有向外生长的趋势,增强后多呈逐渐强化,并且包膜较少见。小肾癌外围呈现假包膜的情况较多,在扫描的30例病灶当中有一半都出现此类情况,大部分肾癌(透明细胞癌)增强型扫描可以观察到皮质期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质期和肾盂期,强化现象会被很快削弱,降低十分明显,表现出快进快出;少见病理类型的肾癌(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集合管癌、囊性肾癌、混合细胞癌等)强化程度要低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腺瘤平扫可成等、稍低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有轻度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有囊变坏死,影像学上极易和嫌色细胞癌混淆;肾髓质纤维瘤平扫密度多高于肾实质,增强后呈轻度均匀或欠均匀强化,亦可发生出血坏死,与多种肾脏肿瘤表现常无明显差异,因此肾腺瘤与肾髓质纤维瘤术前影像学鉴别较为困难,大多需要依靠病理诊断。肾脏假瘤在CT平扫中难以鉴别,但增强皮质期的扫描则可以清晰分辨其解剖结构。肾囊肿,边界比较清晰,少数密度略高,但多数呈低密度,且增强扫描无法观察出强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健. 现代全身CT诊断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孔垂泽,王毅,刘同才,等. 微小肾癌(附31 例报告)[ J ]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

[3]唐光健,许燕.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口].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0):1090—1093.

论文作者:张光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探究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张光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