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_工业总产值论文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分析影响珠江三角州城市化的因素,尤其是工业化对城市化各个方面的作用,以及城镇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化与城市化 城市规模结构 城市职能

由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镇在区域内产生和发展,城市景观逐渐在更大范围替代乡村景观,城镇的职能不断加强,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实力,形成向外扩散的基础;另一方面改善了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更高层次的投资项目,这样将更进一步推动城镇的发展,提高城镇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使城市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过程的良性循环。

八十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县市充分发挥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优势,迅速发展经济。使该地区的市镇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29.5%上升到1990年的44.2%,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 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珠江三角洲由国家不宜投资的区域变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毗邻港澳的区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来了必不可少的资金,珠江三角洲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2.3%,上升到1991年的5.8%。因此,珠江三角洲8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中国最快的区域,从1980年到1991年,该区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年递增率达到19.2%、16.0%和22.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1.7和5.4个百分点。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外向型经济逐步建立。80年代珠江三角洲主要经济指标的年递增率最高的是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外贸出口总额(见表1)。1991年,这两项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18.4%和14.8%,是中国引进外资和创造外汇的主要区域。

b.工业化过程迅速推进。如前所述,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高出全国平均的幅度大,也比区域内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高两倍,1980年,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8.8%(不包广州为63.8%),1991年为88.1%(85.7%),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区域。

上述两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大部分投向工业生产项目,珠江三角洲的工业才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而也因为工业的发展,才能为外贸出口的增长提供物质基础。工业化过程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化的推进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随着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工业化意味着工业迅速扩展,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大量增加;而且,工业的区位大多集中在各级各类城镇,促使城镇发展,规模等级提高,镇可能上升为城市、城市等级升高。

对于珠江三角洲各个县、市来说,工业化水平也是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均国民收入;工业化程度——以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重要性为指标;工业化方式的差异——在珠江三角洲体现为村及村以下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反映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每亩耕地的农业总产值代表;以及经济类型的因素——如80年代在珠江三角洲非常重要的建立外向型经济,实际利用外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和外贸出口总额与社会总产值之比也许会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产生影响。从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表2)来看,最高的是人均国民收入,其次就是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而且,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也比与其他变量高,所以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过程的影响积极而明显。

表1 1980-1991主要经济指标年递增率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珠江三角洲工业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在空间上的扩展也十分明显。1980年珠江三角洲的小城镇平均建成区面积为0.62km[2],到1986年为1.44km[2]①。随着城镇用地面积增加,城镇附近的耕地被大量征用,从1980到1991年,珠江三角洲耕地减少了14.0%,而城市所辖区的减少都在20%以上。

虽然珠江三角洲本来就是人多地少,耕地的减少更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但是,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直较大,因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构成对城镇的压力。问题是耕地的减少可能使本地区的农产品不足以满足本地之需,于是形成了对外依赖性,为此,应注意:(1)节约用地,开发利用山坡地、丘陵地,提高各种土地的使用价值;(2)在适当的地方,建立农地保护区②。严格保证一定的农业用地,不仅保证农产品基本需求,也可以保护区域环境;(3)在本地耕地逐步减少时,利用区域已成长的经济实力,在外地投资发展农业,作为本地农产品的供应地。

2 工业化区位与城市规模结构

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过程并不是均衡分布于全区,空间差异十分明显。如表3所示,虽然大多数县市的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都高于社会总产值的递增率,经历着工业化过程。如果以沿珠江口地区为内环,珠江三角洲内环的工业化速度远高于外环地区,新城市高于老城市。内环地区的新城市是规模扩大最快的,如深圳和珠海的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16.0%和7.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数倍以上;而其他内环新设中小城市的主城区人口增长40%以上。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15个由县升为县级市建制的城市,大部分位于内环地区,而且是内环地区先于外环地区,与其工业化及主城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表3 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1980-1991年经济增长率(平均年递增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在加强。按行政所辖来说,广州的经济增长较其辖县市低4-6百分点(社会总产值)或10-13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佛山和江门的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与辖县市不相上下,但工业总产值却都低于所辖地区。南珠江三角洲西北和东侧的肇庆和惠州,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明显高于其所辖地区,惠州不管是社会总产值或工业总产值均比辖县市高出约1/3到1/2;肇庆,尽管工业的增长不如辖县市,但社会总产值高出2-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缘城市正成为边缘地区的增长极,呈现极化过程。

由表3可知,广州、佛山和江门三个老城市是仅有的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高于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的城市,由此说明,工业化对老城市的影响已有所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老城市的发展中日显重要。而在其他地区,工业化过程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对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尽管珠江三角洲的内环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过程引人注目,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老的中小城市是除特区城市以外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农村地区的情况绝然不同。即使受“严格控制大城市”的政策限制,广州的人口增长率也几乎达到区域平均水平。老城市以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方便的生活条件,在80年代仍是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吸引中心。

综上所述,工业化扩大了中心城市的规模,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规模结构。中小城市的扩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1982年,有中小城市6座,广州与居第二位的佛山之间人口相差近10倍,到1990年,中小城市已增加到8座,深圳由11万人口的小城市发展到88万人口的大城市,超过佛山成为第二大城市。珠海从13万增加到33万人口。从1990年至今,又有15个县上升为县级市建制,使珠江三角洲的中小城市达到23座。

中小城市的发展完善了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城市体系,逐步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等级序列分布。198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述各等级城镇数量是1-0-2-4,1993年为1-1-7-14。从而,区域经济由相对集中于广州市转为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经济三者平分秋色,1980年社会总产值在三者之间的分布是:42.3%、10.9%和46.8%,1991年则为25.0%、28.7%、36.3%,中小城市的地位明显提高,使区域经济的分布更趋均衡。

区域的工业化促进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却威胁到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1980年以前,广州的人口与社会总产值各占全地区的17.2%和42.3%,到1991年人口所占份额仍然,而社会总产值下降到25.0%。广州的人均国民收入也由初期几乎最高,到1991年跌到只有中上水平,只有深圳、佛山的69%和56%。在此期间,广州的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仅高于广宁,预计它的地位还将削弱。与地理位置、原有基础相近的市相比,广州辖市的发展也是较慢的。辖市的发展慢很大程度归因于广州,一方面因为过去认为,辖市的城镇是广州的卫星城,以布置由广州迁出(扩散)的工业企业为主,然而,广州的扩散能力被过高估计,因而对辖市的工业化推动甚微。

广州要保持其中心城市的地位,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咨询、专业性服务等行业应该有较大的投入与增长。广州的工业应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层次工业发展,产值高、占地少、使用劳动力少,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广州要保持在珠江三角洲的地位,还应加强与该地区其他县市的合作,以广州已形成的影响、已有的设施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实力,力争建设一个国际大都会区。

3 工业结构与城市职能

与由国家投资开发的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特点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结构是本地资源状况、原有基础、港澳工业结构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轻工业为主。1980年轻重工业之比是0.46,1991年0.43,全国分别是1.01和1.05。珠江三角洲适于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很少,因此历史上工业就是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如纺织业和制糖工业等:70年代发展支农的五小工业,小化肥等有所发展。港澳地区的矿产资源与珠江三角洲大同小异,其工业多为加工型的轻工业。80年代开始,港澳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第三产业成长,工业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工业结构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一定变化,电器制造业、塑胶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逐渐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的城市职能也发生了变化。8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各级城市和镇都是相应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物质集散地,中心地职能比较明显,只有广州、佛山、江门等设立较早的城市,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其他地区均是乡村,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80年代中期工业结构的特点开始渗入城市职能。已初步形成③,到1991年,昔日的小集镇只能在珠江三角洲边缘,工业化过程较慢的地区才能找到其踪迹,其余大多为中小工业城市所代替。与工业化区位相适应,城市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广州为代表,包括佛山、江门、惠州、肇庆等原有城市的综合性中心地职能有所加强。其中广州、佛山、江门的职能变得更综合,第三产业开始显得重要,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性下降,如表4所示,而肇庆和惠州等城市,因原来工业基础较差,80年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两侧边缘地区,辖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两个城市的中心职能仍未被工业职能所替代。

表4 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

另一种是深圳、珠海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内环中小城市的工业职能的建立及强化,深受80年代区域高速工业化的影响。包括下列三种:(1)工业职能从无到有的城市。主要是指深圳和珠海两个特区城市。特区设立前,原宝安县是珠江三角洲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全地区平均的2/3,到1991年已是全区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8.9%提高到68.1%,成为区域中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珠海的情况类似,但珠海最初拟定的发展计划没有把工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结果发展速度落后于深圳,80年代后期,调整了发展政策,工业发展了,城市的发展也更快,工业职能日显重要。(2)工业职能强化的城市。比较典型的是顺德市。顺德的乡镇工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发展较早的县之一,工业门类主要是小五金、小电器、小机械、农机修理等。到80年代,许多企业引进设备、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家用电器、家庭用品工业,目前已是该类工业国内重要的生产与出口基础。(3)工业职能转变的城市。珠江三角洲大多数的小城市多属此类。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新会市④,历史上直到70年代末葵叶加工与产品销售是新会的经济主体;1981年,以补偿贸易和来料加工相结合的形式,办起了涤纶厂,主要生产紧俏的涤纶长丝。由此家工厂起动,与之有关的织布厂、服装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个以纺织服装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另外如东莞,由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发展成为塑胶、玩具制作等为主的工业城市。

事实上,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职能经历了趋同到分异的过程,由初期一致的行政中心,到规模小而主导不明显的工业小城市,再到形成某个行业主导的专门化小城市。今后,则可能围绕现有主导行业的配套部门发展,成为规模更大的工业城市。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可能逐步取代工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城市职能则向更高层次的中心职能转变。象深圳自90年代以来,城市职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倾向已越来越明显,将成为中国南方的金融、贸易、旅游中心。

4 工业化模式与城市化类型

城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各有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工业化模式,这也反映在城市化的特点上。在珠江三角洲,有两种类型的工业化模式:一种是特区城市的工业化,一种是农村工业化。

特区的工业发展与城市扩展是中国最为特殊的典型。深圳、珠海在1980-1991年的11年中,工业总产值的年递增率达73.8%和52.0%,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这反映出在政策的引导下,资金在短期内大量投入,完全改变原有面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特征。然而,这种工业化模式并不能说具有普遍意义,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却有着广泛的意义。以东莞、南海、顺德、中山四市代表珠江三角洲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均是1980年以后由县新设为城市,这四个市都有着不同的工业化过程。

东莞由于深圳特区,较之其他地方更接近香港,因而成为“三来一补”企业的最早受益者,在80年代前其他县市的“三来一补”企业比较少,而东莞每年的工缴费已在千万美元以上,1985年占珠江三角洲的43.4%⑤。“三来一补”企业为东莞工业的发展筹集了资金、培训了人才,为工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三来一补”企业规模小,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并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适合于在乡镇、农村设厂布点,因此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反映在工业产值构成国营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由1980年的31.0%下降到1991年的10.7%,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在1991年占到28.2%,集体及其他类型占61.1%。

南海的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是“坚持以集体为主,五个层次一起上”,但其村及村以下的工业企业在八十年代初就已有相当基础,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因此,在上述政策下,村及村以下的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在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到1991年已占到40.3%,在各市中居首位。

顺德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镇人口的比例远较其他县市为高。顺德在70年代已建立了有相当基础的乡镇集体工业。80年代,顺德的工业发展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创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1991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8家,非同级地区能比,在工业产值中,村及村以下工业所创造的只有9.9%,镇办集体工业占3/4以上。

中山的工业发展则是相对强调地方国营工业,以全民大中型企业带动地区的工业化过程,并使之向高层次发展,到1991年全民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虽较80年代初下降,但仍占到20.4%,在这四市中是最高的。

这四个地区不同的工业化特点使其城市化的内部结构特点各有不同。从总体指标来说,非农业人口比重最高的顺德,城镇密度也最高。表4所示,顺德的城镇规模最高,这是因为顺德本身城镇基础较好,加之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力发展镇办工业、兴建大型企业,1991年顺德市工业企业的平均产值为2254万元,高出东莞、中山、南海分别为186%、50%和31%,中山的城镇规模最小,这与中山强调地方国营工业的发展不无关系,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地方国营工业企业都选点在最大城镇或其附近布局,这些企业的规模都相对较大,1991年中山工业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499万元,而其中全民工业企业为3485万元,从而使大城镇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相对来说,较小城镇则被削弱了。南海是村办工业占有重要地位,也会相对集中于农村中的中小城镇,使之人口增加,规模扩大,但又因缺乏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这些城镇规模也不会太大;东莞因为“三来一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东莞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是四市中最小的,较之南海,其城镇规模更小,而且还有10%的镇人口不足2千。

表5 1990年东莞、南海、顺德、中山城镇规模分布

概括来说,中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业发展模式,南海、东莞是自下而上,顺德则是发展中间,从而产生了同一区域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的城市化特点。

5 工业化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改善了珠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工业化促使硬件环境改善,又为城市化、硬件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资金。另一方面,城市化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社会文化环境,使社区文化已有兼容与宽松的特征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更有利于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的兼纳并蓄,促进经济的发展。

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资珠江三角洲更有可能尽快使投资见效,获得收益。投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地区经济、企业自身发展后,需扩大再生产,如八十年代中末期,顺德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工业,1986-1988三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即占80年代的65%,绝大多数投向工业。二是来自外地资金,主要指境外资金,1980年该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为1.01亿美元,1985年为7.46亿美元,1991年达到19.50亿美元,其中在5千万美元的县市依次是深圳、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惠州、佛山、番禺、宝安和顺德,这10个县市占了全部的86.4%,1989年政治风波后,外商投资中国的首选地大多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⑥,这也反映出珠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的优良。1992年度,按销售额排列的外商十家最大工业企业中有五家在珠江三角洲⑦。

随着投资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城乡一体化日渐明显。从1980年到1991年,珠江三角洲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由3.6降为2.6。南海的工业化过程发生在更接近农村的地方,农民的收入提高更多,与城镇职工工资相比由0.40提高到0.44;而同期顺德是以发展镇办工业为主,两者之比由0.47降为0.34。由此说明,更接近农村的工业化,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更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在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使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向外投资扩大其影响。工业化过程集聚的大量资金如果在满足本地发展需求之外还有剩余,就需要向外投资,寻求更好的投资回报。虽然从目前来说,这还只是小规模的,但其影响力却不可忽视,是区域经济实力的体现,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内外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与通过流入人口所带来的资金、信息、技术、文化的扩散不同的是,向外投资是一种主动的经济扩散现象。前者只是把珠江三角洲作为磁力中心,后者则既是磁力中心又是辐射中心。在现阶段,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扩散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政上的,因为广东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为了促进山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省政府要求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与一个山区贫困县市对口挂钩,除吸收该县市的劳动力就业外,更重要的是该县市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信息,加快该县市的发展,带动广经济全面发展。另一种是按经济规律发生的,在其他地区选择适当的区位进行投资,甚至国外,提高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如健力宝集团为开发北美市场,在美国设了一个分厂。深圳市在经济发展起来后,从1987年以来开始投资内地,从最初的800万元到1992年的30.10亿元,办有企业430家⑧。1991年,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余额是776亿元,而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18亿元;同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25亿元,比支出高出28亿元。从这两组数字看,珠江三角洲具有一定的向外投资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既要提高向外扩散的能力,又要加强向外扩散的意识。

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实力,如果以单个县市来看则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区域内各个县市的合作对建立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珠江三角洲在行政上存在着明显的分离趋势。如30年代初,佛山地区包括现中山、江门市及其现辖县市、佛山及其现辖县市的范围,江门市、中山市先后分离出去,剩下的四县也都改为由省直辖的县级市、仅交由其代管。在其他市与辖县关系上也有同样的情况。深圳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在很多方面并不受广东省的控制。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但行政上的分割可能导致经济上的各自为政,其间的合作几乎没有,竞争则是时刻存在,加之珠江三角洲各个县市经济结构相当接近,工业也多属同一类型,其间的竞争可想而知。

为了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发展,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机械,它可以把各个县市组织起来,共同规模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共同协商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可以及时勾通联络各方,平衡各方的关系,解决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它不一定是一级行政机构,但一定应有相当的权威性,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为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服务。综观世界经济,吸引投资多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以说,已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珠江三角洲在90年代仍将会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当然,由于进一步发展,工资成本和土地价格上涨,内地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可避免要接受到新的挑战。

1994-09-25收稿

注:文中所指的城市化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非农业人口的资料比较完整而准确,可比性大;至于人口比重只在普查年份才有完全的统计,加之目前的统计以行政管辖区来进行,只要是市建制,所有的人口都列于城市人口中,从而可能夸大了城市化水平,实际运用中需加以修正。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1990年人口普查时,珠江三角洲的市镇人口比重是44.2%,比该年非农业人口比重高出近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农业人口在税收及计划生育方面享有相当的优惠,部分农业人口不愿意转成非农业户口,尽管他们已居住在城市。

注释:

①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第113页

② 深圳龙岗区建立农地保护区

③④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第293-294页,263页

⑤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第186页

⑥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专题资料目录索引》第12页

⑦ 《广州日报》1993-11-01第1版

⑧ “深圳大举投资内地”见:南方日报,1993-10-03

标签:;  ;  ;  ;  ;  ;  ;  ;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