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广东东莞 523109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普遍运用,总承包商在设计、施工以及采购方面占有了一定的优势,基本上达到了项目管理的目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EPC模式相较于以往的管理模式在质量安全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根据EPC项目在实施期间的施工、采购、设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因素做出了全面的分析,最后结合以上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解决EPC总承包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质量安全;应对措施
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机会,水利工程施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得到广泛的运用。相比较以往的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模式局域明显的优势,例如:总承包商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采购、设计、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交叉与融合,对工作进度、造价、质量、安全全面负责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好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证EPC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优势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1.1承担EPC水利工程总承包的承包商能具备设计能力,由于工程的设计者是项目的指导者,对项目本身更为熟悉,相比较与传统的管理模式,EPC能够准确地表达业主方的诉求。因此,可以在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作用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协调好供货方、施工方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1.2 EPC水利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将各方参与者实现进度管理上的融合,各方在统一管理下,既可高效开阔地开展建设工作,又可有效规避在传统施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即设计先行,施工拖后所导致的时间损失,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的进度安排,压缩整体工期。
1.3 EPC水利工程总承包单位不仅具有较强的人才技术储备,而且还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和高效的协同管理,使得各项目管理部门为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目标而努力工作。
1.4 EPC水利工程总承包通过不断优化项目的设计方案,有效地降低了施工和采购阶段的支出,既可以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又能节省投资,降低成本。
2 EPC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
2.1设计问题
(1)如果专业之间存在沟通,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影响施工甚至返工的后果。如大型排涝站工程的结构建筑物如闸门尺寸发生变化之后,预埋件布置的位置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结构专业对设备基础实行设计更改。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没有接到关于设计变更的信息,因此对变更闸门预埋件布置不知情,从而导致在预埋件中施工单位依然以原有的设计图纸作为参照,造成返工就成为了必然。
(2)专业出图的先后顺序错乱。如配电用房浅基础和工程的操控室深基础,两者作为相邻的基础,埋深程度不一,先发出配电用房基础图纸,然后再发出操控室基础图纸。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拿到配电用房图纸后进行及时的施工,导致配电用房浅基础先施工,浅基础完成施工任务后再对操控室深基础进行处理。如果两个相邻的基础距离过近,再加上受到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在操控室的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影响配电房基础,不仅加大了难度,而且造成了配电房基础下基层的二次开挖。严重时有可能使管廊架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质量安全隐患加大的现象。
2.2总承包商承担较大风险
总价合同通常是EPC水利工程总承包合同所采取的形式,这就无形中将很大一部分的项目风险,转移到项目的承包商身上。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普遍运用于相对投资较大的工程,涉及到的工程主体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因此业主将这些潜在的风险,全部转嫁给总承包方,会导致其比传统模式下的单项承包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2.3施工承包商没有重视安全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商组织施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项目专职安全管理队伍的组成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现场安全措施投入资金比较少,安全管理实施标准低;并且施工承包商不能够预先控制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2.4采购问题
(1)采购的设备和设计图纸不一致。水利工程由于其特殊性,招标阶段的设计图纸与施工图纸存在一定的偏差,工程施工后会根据基础的具体情况再进一步完成设计出图,再把图纸交给施工方进行施工,有时的设计变更/修改会很大。土建施工依照原设计完成设备基础施工,待设备到场后,检验结果基础与设备的间距、大小存在差异。
(2)设备到场配件和设计不一致。水利工程由于其特性,很多设备会与固定设备产品有一定的区别,设备商一不留意就会造成到场验收期间出现配件缺失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现场无法对缺陷进行修复,而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往往是驻厂监造的管理不到位,厂家工作的态度不认真。
2.5施工问题
(1)分包单位在培训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一个形式,其目的在于应对检查。据了解,分包单位为了应对业主和监理公司的检查,一般情况下所采取的方式是在接到有关的检查消息时,或者是项目即将开工时,把相关的培训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所谓的培训工作。但经调查发现,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存在施工技术不过关,安全意识不清晰,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明确的现象。
(2)工程在施工期间难免会出现工期紧张,部分施工计划无法落实的现象。大部分建设单位选择EPC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更加方便,另一个是工程的工期较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工程的施工周期安排的较为紧张,各分包单位负责人虽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强调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但通常情况下,作业人员会为了所谓的效率,导致施工重心发生偏移,把目光都放在了工期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工程的质量难以过关,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的口碑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3)重要的信息无法落到实处。分包单位包括许多班组,在报审程序时为了满足有关规定,分包单位会把作业班组编成自己的内部人员,导致转包和多级分包情况的发生。EPC按程序管理下达的指令只针对分包单位的项目部,在指令到达后,如果分包单位项目部没有把EPC的有关指令告知作业人员以及分包商,那么就会导致EPC下达的指令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
(4)多级单位为了争取利润的最大化,从而缩减施工建设的费用支出,出现了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在建设初期时,虽然监理公司、业主以及EPC项目部都会审核分包单位上报的施工措施,但是这种审核只是书面上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分包单位存在转包和多级分包的现象,所以各级单位往往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对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物资不予以采购,有的甚至以次充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工程的质量存在支路、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
3.1注重项目优化和策划
凡是涉及到EPC项目管理的水利工程相对来说都比较庞大,参与的各方单位也较多,由此可见,对于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而言,最初的策划和组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就应该将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做到参与建设各方及各个人都明确理解,并做出相关规定和解决方案,在项目开始前将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提前做出预判和方案筛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并保证项目的职工、设计、采购等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全过程。因此说一个好的项目策划是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
3.2开展安全管理系统化
该工程项目EPC承包商,要充分考虑建设单位,同时要充分考虑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考量项目特点、施工环境和工期进度等要素,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和实施计划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对项目各岗位和各施工承包商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做好协议签订工作,并且在墙上进行明示;做好人员队伍的安全监管工作,同时按照人员专业划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实施职责范围,布设基坑、高支模、脚手架作业、临时作业、机械及起重作业、高空作业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工作,不但可以保障专职安全管理员精细管理工作,又能够保障各项安全措施满足建设单位安全管理需求,进而实现项目安全管理目的。
3.3开展检查工作常态化工程项目部要使安全检查作业朝着常态化和高频度方向发展,要根据项目施工计划编制项目检查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计划穿插结合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作业,每个月实施重点检查工作,每周实施专项检查工作,每天实施常规检查工作;此外,在平常巡检的工作中,项目部要实施循环检查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和拆除、施工用电、高空作业、临边洞口作业、机械设备操作、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习惯性违章频发的作业或者区域,要及时要求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记录隐患详细情况,保证有效的控制安全隐患。
3.4改进项目施工的管理和制度
EPC项目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体系,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以保证施工阶段预期实现的各项目标。项目管理方在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时,需要结合各项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情况,结合采购、设计和施工等各个阶段特点,重点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目标长期处于高效运转的模式。
3.5强化项目采购的控制目标
在设计、施工、采购等阶段,要加强管理,对成本控制加以重视,出台有效措施保障成本目标的实现,对可能和即将发生费用偏差的事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预防和解决,例如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不可轻易进行变更、购置物品需要签证等等一系列措施,对项目的总体成本和资金使用状况做到全面了解,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
3.6创新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理念宣贯
工程项目总包项目部要不定期实施安全主题活动,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实施安全宣传目的。项目部要有效的开展年度安全工作表彰和总结大会、“安全月”安全巡展参观等各类安全与文明施工动员会,开展的次数要保证超过5次。利用全员参与、施工承包商负责人表态等方式,工程项目EPC总包项目部将施工承包商管理和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结语
(1)由于施工质量是工程控制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在计划的实施、组织的合作,还是在原材料的选购、半成品的处理、成品的检测,都要严格控制,切勿大意。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以EPC总承包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即依照正确的程序来进行项目建设,规范现场施工技术,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记录好相关活动信息等。
(2)采取HSE严格管理的方法,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体员工有岗必有责、上岗必守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争取实现“零事故、零伤亡、零破坏”的目标,创建“平安工地”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陈瑾.关于加强和提高EPC工程总承包运行效率的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2010,9(2):113.
[2]吴怿哲,雷博龙.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58–161.
[3]李龙江,王世岩,刘玉东.提高EPC工程总承包运行效率的方案探讨[J].炼油与化工,2011,22(5):73–76.
[4]张永.EPC总承包模式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5]周殿宾,魏见怡.国际工程EPC项目施工分包招标合同价格确定的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5):480–484.
[6]何彦舫,陶自成.大型设计院开展国际EPC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10):905–908.
论文作者:黄艳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项目论文; 总承包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承包商论文; 基础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