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在血管性痴呆病人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论文_黄善慧

黄善慧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19)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轻中度认知障碍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100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原发病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经治疗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ADL、MoCA、HAMA/HAMD指标评估结果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改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血管痴呆患者行早期社区综合干预,能够使患者各项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家庭与社会压力有所缓解。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社区综合干预;认知水平;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332-03

血管性痴呆(VaD)为老年人神经系统的一类常见疾病,具体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智力与认知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是本病主要诱发因素,65岁以上老年人是本病的好发群体。有报道显示,55岁以上人群VaD发病率为16%~31.6%,本病发生率略低于阿尔兹海默病[1]。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慢性疾病发生率有所提升,在老年人体能不断下降的局势中,VaD发生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对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水平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家庭与社会承受不同的负担[2]。尽管如此,VaD被视一种症状可以预防与改善的痴呆。本次研究宗旨在于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验证社区诊疗模式在痴呆患者群体中实施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轻中度认知障碍的VaD100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6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颁发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对VaD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8~73(67.7±2.4)岁。干预组中男女各25例;年龄59~72(68.2±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参与研究后,均给予常规原发病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治疗。

1.2.1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措施。

1.2.2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具体内容如戏:(1)指导干预与健康宣教:合理膳食是改善VaD患者功能指标的有效办法。相关人员需结合患者体质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编制宣传手册,嘱患者积极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进食原则,并确保营养素摄入的充足性与全面性。有研究资料显示,微量元素摄入量不足是诱发VaD的因素之一,故此需鼓励患者积极食用瓜果,以确保维生素与他类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在健康宣教环节上,相关人员需主动上门随风提供相关服务,每次都要叮嘱患者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纠正吸烟、酗酒、晚睡等不良习惯。不断提升慢性病合并者参与社区干预活动的积极性,认识到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查体的意义,保持乐观心态并积极进行适当运动。(2)功能康复锻炼:合理编制康复训练计划,开展以提升患者ADL能力为目标的作业疗法,每次随访中药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翻身 、坐起训练,上床、下床,室内以及室外等运动的训练,叮嘱患者家时常协助患者进行进食、洗澡、洗脸、刷牙、梳头、穿衣、床椅转移、步态以及上下楼梯等能力的训练,以锻炼与提升患者的BADL。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需定时对患者行肌肉按摩、擦拭身体、翻身拍背等活动,以防止压疮与肌肉挛缩,并促进血液循环,同维持患者生活环境洁净性与安静性。每次上门服务后均要对训练项目类型与进展情况进行记录;(3)兴趣及注意力的训练:结合患者的喜好创设相关的益智类游戏和手工类操作训练,例如象棋、跳棋、扑克以及拼图等,结合患者痴呆程度规划游戏类型以及操作难以程度,并设置相应奖励,以维持患者参与热情。培养患者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专注能力,例如对于擅长唱歌的患者开展唱歌、听音乐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其辨识与感知能力,同时改善其心理状态的;(4)社会心理支持:评估患者饿心理状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由疾病诱发的社会功能下降者,以及因为康复期间受挫或家庭因素而引发情绪悲观者结合其心理特点,随访期间嘱家属给予患者特殊关爱与照顾,采用治愈成功的案例以协助患者信心,每隔3个月组织干预组患者参加1次集体座谈会,推行同伴交流措施,以进一步解除患者焦躁与抑郁程度。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如下指标进行评估:

(1)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对患者定向能力、瞬时记忆能力、语言理解与 口语表述能力、专注能力与算数能力进行评估。总分30分,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检查时间≤10名。结合患者干预前后测试结果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①显效:≥5分,②有效:2~4分;③无效:1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30分,<26分为异常。具体从专注力、执行功能、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估。

(3)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共有20项,包括两部分内容:可以细化为BADL与IADL两类。。1分即患者可独立完成;2分存在部分困难;3分即需要部分帮助;4分即无法进行。总分80分,①完全正常:20分;②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20分,最高80分。

(4)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各项评分:0~4分,分为无症状、轻、中等、重、极重五个级别。评定标准:①严重焦虑:>29分;②明显焦虑:>21分;③确定存有焦虑>14分;④可能有焦虑:>7分;⑤无焦虑:<7分。

(4)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①严重抑郁:总分>30分;②中度抑郁:>20分;③轻度抑郁>17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x-±s)表示各观察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ADL、MoCA、HAMA/HAMD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估结果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改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VaD的发生发展和脑血管病变区段、数目以及范畴相关。缺血缺氧性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VaD类型。最近几年中,由脑卒中引发的认知功能改变已经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当下,Va D的发生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以及脑血管发生率提升而相应上升。有报道显示,脑卒中后VaD的发病率约为20%,故此,VaD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3]。

当下,临床上对Va D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试图采用多样药物去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由于本病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时间相对漫长,故此可以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该类干预方案的实施,为Va D疾病治疗创造了一个新的思路[4]。

社区干预可以被视为贴近Va D患者现实生活的有效措施,在预防以及缓解Va D方面体现出巨大现实价值,该类干预模式具有便利、连续以及有高效性等特征[5]。本次研究中,拟定去哪可医生对老年Va DVa D患者提供上水坊服务,针对患者社会功能降低、言语功能缺陷、短期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情绪消极等症状,从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运动功能指导、兴趣培养与专注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干预[6-8]。结果显示,经治疗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ADL、MoCA、HAMA/HAMD指标评估结果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改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性血管痴呆患者行早期社区综合干预,能够使患者各项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家庭与社会压力有所缓解。

【参考文献】

[1]王倩,周喜芬,闫颖.转化医学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早期防治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2):121-122.

[2]李爱君,王晓涛.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00268-00268.

[3]张彩凤.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浅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旬刊,2017(4):133-134.

[4]赵换珍.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7(10).

[5]张允岭,高芳,孟繁兴,等.从转化医学的理念谈血管性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防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2766-2770.

[6]韩美玲,张敏,刘艳红,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

[7]刘慧慧,甘君学,谢洲.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12):55-58.

[8]温换芳,苗杰.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5(22):214-215.

课题基金: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科技项目(PW2015C-14)

论文作者:黄善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社区综合干预在血管性痴呆病人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论文_黄善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