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分析论文_范晓燕1,夏月2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分析论文_范晓燕1,夏月2

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5

摘要:地球在动力作用下将会产生不同的能量,直接的影响到地质的活动与形成。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球动力预测,需要对构造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进行确立。这对于今后工程建设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质构造状况将会在空间与时间上得到确认,根据地壳演化过程产生的变化可以直接的利用这种动力。有助于人们掌握先进的地质学知识。

关键词:构造地质;工程地质;基本关系;分析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山地丘陵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5%,季风气候造成降雨在空间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特别是近年来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界形成的平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这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是:

1.1全国除上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其中,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山西和福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为严重,约占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总数的85%。

1.2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灾害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市),塌陷坑总数达4.5万多个,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约占总数的70%。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采空塌陷,面积超过1150km2,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等省最为严重。

1.3地裂缝在全國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现1200多处,其中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省最为发育。

1.4地面沉降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内,全国地面沉降面积已达6.4万2km。上海、天津、西安、太原等50多个城市存在地面沉降。

2构造地址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基本关系

2.1两者的不同之处

构造地质学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学科,主要探究岩石圈内地质体如何成形、地质体的外观状态和地质体形状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造地质学还研究岩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形态变化过程的规律。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学说。虽然工程地质学也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与构造地质学不同的是,但是其研究的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而进行地质信息勘探的一门学科。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研究是人类建筑工程的地质,其目的是要对工程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质情况,进行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分析,以及地质情况的预测与评价,判定该地质是否适合工程建筑,以及影响工程建筑的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的来说工程地质学就是为实施工程建筑施工提供科学的分析与依据。虽然这两个分支都涉及到了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的知识,但是他们的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研究的核心与关键点是不一样的,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2.2两者的相互联系

虽然工程地质学对于自然地质岩石的修补没有帮助,但是把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减少地震发生的频率,改善我国的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的生命资产安全上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还能推进中国地质科学的发杂发展进程,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能给建筑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障。调节好两者的关系,在工程地质中科学利用构造地质理论知识,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

3工程地质中构造地质的应用

对于建筑业来说,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构造地质的运用。在进行施工前,肯定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构造地质的勘探,看是否安全,能不能进行工程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施工场地的选择,主要是检测断层的动向,由于地壳运动导致一些断层持续不断缓慢移动着,短时间内不会导致地震的发生,但是一旦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积累,断层错动越来越大,就会导致强震的发生,对以后的建筑是种隐患。为确保工程安全,对构造地质的勘探是重中之重,而且断层过大还会引起地震,这对于工程来说是必须要避免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构造在工程地质中的实际应用。

3.1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其中山区面积广大。近年来,在山区等地常常发生地震、泥石流以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由于它们几乎都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我们可以对灾害地区进行构造地质勘探,然后对这些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和损失。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活动断裂与地应力状态体现出在山体内部、长度在几十米至数百米的小断层。地壳运动导致板块断裂变形,从而导致青藏高原上出现具有明显的地貌差异。由于地貌差异,从而产生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而这些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壳运动。构造地质是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但发育条件却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例如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的过多会导致山坡上的泥土等随着雨水冲刷下来,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泥石流的发生。给山脚下的村庄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有植被的发育程度同样的能影响到泥石流等崩滑流灾害,如果山上的植被多,降水量大时,植被可以吸收掉多余的水分,水流量少,冲力较小,就不会导致大量泥土滑到山脚下。如果植被过少就会,雨水没有被吸收掉,只能由高往低处流,带走大量泥沙到山脚,这就形成了泥石流和滑坡。

3.2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地质

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有关组成一些物质的机械化的运动。地壳运动可以造成板块间的挤压变形形成山地和丘陵,甚至断裂层扩大导致地震的发生。但是同时也是地壳运动形成了我们地球上多姿多彩的地理人文景色,有得有失。20世纪以来,构造地质学从几何构造学逐步进步到地裂构造学是最好的例证,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只能在纸上演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各种地质工具的利用,对地壳有了很大了解,因此我们可以从构造学和实验构造学的研究层次,从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结构来进行地壳研究,工程地质环境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地壳的稳定,包括地震活动等其他一些地质活动。地震活动影响了大陆内部复杂的变形和地势。第二,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由于地壳运动不断挤压变形,形成了山地和丘陵,这是崩滑流灾害发生的必要原因之一,当然有凸起就有凹陷,凹陷的地方形成地面沉降和地缝。第三,地质体赋存环境,包括地应力,地下水与地貌等。地壳运动不是只有坏的方面还有好的方面,好的方面有地下水,我们所生活饮用的都是地下水,地下水水质干净,无污染。不像地面水细菌太多含沙量大,根本不适合人们饮用和生活。而且一些独特的地貌也是人类无可比拟的巨大财富。工程地质体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区域地质结构,由一二级结构面组成控制山体稳定性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一部分会发生断层,但是另一部分也促进了山体的稳定,使人们环山而居。而且由于山不适宜种田,人们甚至发明了梯田,能更好的居住在山脚下,依山而居。第二,岩土体结构,包含三至五级结构面的不同力学特征的岩土体,这些岩土体结构是山地和丘陵的基础。地壳运动有好的方面还有坏的方面,我们要积极观察地壳运动,保证地壳运动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与构造地质的结合使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作用是巨大的。虽然工程地质和构造地质各有不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地质构造。因此,工程地质与构造地质是互相帮助不可分离的。

参考文献:

[1]花永红.探究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世界有色金属,2016(15):167+169.

[2]王禹.探究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123.

[3]韩晓敏.论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黑龙江科学,2013(11):216.

[4]彭建兵,马润勇,邵铁全.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地学前缘,2004(04):535-549.

论文作者:范晓燕1,夏月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分析论文_范晓燕1,夏月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