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雷远森1,陈笃顺2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雷远森1,陈笃顺2

雷远森1 陈笃顺2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636164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表现,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浅显的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内入院接受胆结石治疗的患者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将其随机均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标记为观察组,另一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标记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得出:无论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结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胆囊内疾病,发病率较高,一般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胆绞痛,间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有胆结石后,应遵从早发现早治疗原则,防止合并感染发展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胆囊穿孔等后果。现如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等,本文通过记录观察接受两种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较为优秀的治疗方法,为今后探索更优的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内入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均经B超、CT或ERCP等检查确诊有胆结石存在。将这些胆结石患者随机均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为(42.5±9.8)岁,其中18例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病史,伴有恶、呕吐现象,5例有胆囊息肉,4例为多发结石,将该组设定为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另一组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为(42.5±10.3)岁,其中15例出现反复右上腹痛病史,伴有恶心、呕吐现象,6例有胆囊息肉,1例多发结石,5例单发结石。将该组设定为对照组,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两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和病情以及术前身体状况均无统计学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1)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要求患者平卧位,对器官内进行插管麻醉,采用常规四孔发入腹,二氧化碳膨腹,应用超声刀分离粘连。寻找胆囊三角,确定分离胆囊动脉并使用超声刀切断,切除胆囊。穿刺出胆汁确认胆总管,切开胆总管吸取胆汁后,用取石钳取出胆总管内的结石。扩张胆总管,检查管内是否有结石残留,清洗胆总管,清理胆床,放出腹腔内气体,缝合。术后使用T型引流管引流,按常规使用抗生素3-5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照组小切口切除胆囊术:术前超声定位病变位置,对大部分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肥胖、肝胆位偏高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右上肋缘下3cm处做长为4cm切口,进腹后暴露胆囊,夹住胆囊袋轻提,找准胆囊管、胆总管、胆囊动脉,结扎切断胆囊动脉,双结扎胆囊管,抽出胆汁,分离逆行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检查是否有残留结石,压迫止血,缝合腹膜、腹白线,缝合皮下组织与皮肤。术后用T型引流管引流,按常规使用抗生素,肛门排气后允许患者进食。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接受经肝功能、肾功能等系统体检,个别患者进行胆道造影、MRCP等检查,排除其他胆囊恶性病变。

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等。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分组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96.7±5.2) min(88.5±10.5)ml(16.2±1.7)h(5.1±1.8)d4

对照组(102.5±10.5)min(120.5±11.7)ml(37.2±2.2)h(7.4±3.8)d9

统计结果图标

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96.7±5.2)min、(16.2±1.7)h、(5.1±1.8)d;对照组(102.5±10.5)min、(37.2±2.2)h、(7.4±3.8)d。两组相比,其中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术中出血量:观察组(88.5±10.5)ml;对照组(120.5±11.7)ml,两组出血量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两组概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与分析

由上文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接受的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的小切口手术。且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小,降低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目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切除胆囊手术在医院已经是一种常见手术。临床需要寻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比较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这两种治疗胆结石手术,腹腔镜切除胆囊术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手术较小切口手术所需条件高,不如小切口手术普及。

综上所述,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较传统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腹腔镜是首选治疗方案,条件达不到时,也可以选择小切口切除胆囊。

参考文献:

[1]陈金华,何光荣,黄晓春,等.Lc与小切121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过程中的比较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09.(14):110—112.

[2]谭伟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2):12—23.

[3]秦长江,孙嵩洛,李诗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中国综合临床》2010,26(1):57—58.

[4]吴永强,李宗文,杨进华等.腔镜与小切口开放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99—100.

[5]李振平,杜栓海,焦西强.小切口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46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5):1441.

论文作者:雷远森1,陈笃顺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雷远森1,陈笃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