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因素论文_白蕾

(广州恒运东区热力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3类资源地区的工商业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表明在1、2、3类资源区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投资价值。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利用小时数,补贴政策、自用比例和工业电价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太阳能辐射量对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当地的工商业电价。最后,探讨了影响光伏电站经济性的其他因素。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自用比例;年利用小时数;补贴;电价

引言

太阳能是持续永久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清洁和转换环节最少的新能源利用方式之一。推广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为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的应用。

2013 年7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市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财政部2013 年7 月发布了《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健全了补贴和发放机制。国家发改委2013年8 月发布《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照全电量补贴,电价补贴标准定为0. 42 元/(kW•h)。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10月,我国新增45GW装机中分布式超过16GW,同比增长300%以上,累计装机中分布式超过26GW。市场格局也在改变,过去九成甚至九成半以上是集中式电站,去年同期分布式发展只有10%左右,现在新增装机近四成为分布式发电,分布式迎来爆发增长年。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的快速增长,项目经济性也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选取广州地区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分析,研究太阳能资源、电价、补贴等多种因素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的影响,并提出提高项目收益的建议。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分析

1.1经济性分析算例

以一座装机容量1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例,分析该系统在广州某工业企业厂房屋顶安装使用的经济性。广州地区的相关数据如下:

(1)有效利用小时数:根据NASA数据,当地有效利用小时数为

3.69h/d;

(2)大工业电价:峰段电价为1.0039元/kWh,平段电价为0.6084

元/kWh,谷段电价为0.3042元/kWh。根据广州市大工业电价峰谷平的分布时段,按平均综合电度电价0.8元/kWh计算。

(3)上网电价:按广东省的脱硫标杆电价0.4530元/度电计算。

(4)当地补贴政策:根据广州市出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政策,按照每度电0.15元进行全电量补贴,连续补五年。

(5)项目投资额:按目前EPC市场价6.5元/W,1MW的装机投资额大约为650万元。

当光伏电自用比例为100%时,根据以上条件计算该光伏电站的经济性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 广州地区1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经济指标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广州地区1MW光伏电站所发电量100%由工业企业用户自行消纳时,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71年,内部收益率为14.97%,年均净利润为54.5万元。

1.2 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1]

根据以上项目经济指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经济性的因素有当地太阳能辐照度,大工业电价,政府补贴,光伏电自用比例,项目总投资,电站效率等等。

(1)太阳能辐照量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一类区域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年辐射总量为6680-8400 MJ/m2.a,五类区域为太阳能资源最差区载,年辐射量仅为3344-4180 MJ/m2.a太阳能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越好。

(2)工商业电价

当地的工商业电价越高,使用光伏电带来的收益越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越好。

(3)政府补贴政策

为推进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地政府也相继出台光伏扶持政策,项目当地的政府补贴力度越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越好。

(4)光伏电自用比例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余电上网的电价采用的是脱硫标杆电价,比自用的电度电价要低。因此光伏电自用比例越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越好。

(5)其他因素

投资单价和系统效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组件价格投资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国内外供需要求的变化以及硅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光伏组件价格由2011年的6元/W,下降到2013年的4.5元/W[2],而到2017年已经降至4元/W以下,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组件价格仍会有波动。

光伏系统效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与系统设计有关。光伏电站的运行寿命为20-25年,为降低系统的衰减率,应做好电站的运维保养工作来保障电站的持续发电收益[3]。

1.3 敏感性分析

选取有效利用小时数,大工业电价,政府补贴,光伏电自用比例等四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当其中一个因素变动10%,其余因素不变时,电站经济指标计算如下表:

表2 影响因素变动10%后的电站经济指标

根据各影响因素分别变动后的经济指标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各因素的敏感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3 影响因素敏感系数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项目经济性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有效利用小时数,其次是当地的工商业电价,政府补贴以及自用比例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结论

(1)本文以三类资源地区某工业企业厂房屋顶安装使用光伏电站为例进行分析,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4.97%,静态回收期为5.71年。太阳能资源越丰富的地区,项目的经济性越好,因此1、2、3类资源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投资价值。

(2)通过对项目经济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资源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当地工商业电价,政府补贴和光伏电自用比例相对较小。当项目建设地在太阳能资源较差的地区时,应选择工商业电价较高的用电企业以及提高光伏电的自用比例。

(3)项目投资额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也对电站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降低初投资、做好电站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才能保障电站的持续高收益。

参考文献:

[1] 邵汉桥,张籍,张维.我国屋顶阳光发电的政策研究[J].电力建设,2014,35(7):51-57

[2] 郭黎晖.并网光伏电站投资风险的初步分析[J].水电站设计,2015,31(3):34-36

[3] 宁玉宝,郑建勇,夏俪萌,陈志飞.光伏电站综合出力特性研究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5,36(5):34-36

论文作者:白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探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因素论文_白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