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林涨源[1]2003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虽然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得以缓解和康复,但仍有5~20%病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为了解椎间盘切除对腰椎的影响,国内外有学者采用影像学或生物力学等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临床上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已被证实有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现象。Hasegawa等发现当椎间盘后缘间隙小于4mm或椎间孔高度小于15mm时,即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现象。 截至目前为止,对于腰椎间孔形态学的改变国内外报道甚少。由于脊柱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单纯对腰椎在中立位下进行椎间孔的参数测量意义有限,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进行椎间孔形态运动学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椎间盘对腰椎的生物力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进行功能重建是最佳方法。该治疗方法既不限制脊柱任何部位的活动,又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人工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discreplacement,ADR)治疗椎间盘病变正是基于这种目的,人工椎间盘置换通过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和病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结构和负载能力,以达到节段性稳定和节段性运动,恢复腰椎自然负重及运动功能。有研究表明人工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和生物稳定性与正常椎间盘无显着性差异。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广泛开展临床应用,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已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关于其手术适应证与临床效果的报道较少。所以,人工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对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改进及临床推广至关重要。 本课题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根据电测法的原理自行设计Q型位移传感器,以测量完整腰椎及椎间盘切除后,在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载荷下的腰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叁个参数的改变,了解椎间盘切除后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后导致症状残留或腰椎继发性病变的解剖机制。同时对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进行测量分析,以进一步阐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采用 SB CHARITE Ill型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的 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前后对腰椎间孔改善情况及其临床疗效予以比较分析,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及临床疗效。 第一部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 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椎间盘切除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后导致症状残留或腰椎继发性病变的解剖机制。求证人工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n 方法:取7例新鲜尸体腰段标本,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腰椎完整组、髓核摘除组、及人工椎间盘置换组的腰椎节段,在加载负荷为2000N,加载力矩P为10Nm的工况下,于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体位时测量LA/5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的改变,对其各组位移及载荷前后的变化范围(Rang of variety,RO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a刃.05。 结果:①完整组腰椎LA/5椎间孔高度为18.67士0.90mm,最大宽度为8.12土0.50mm,最小宽度为3.88土0.49mm。②在完整组,腰椎的前屈运动使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增加了4.5%和9.4%,高度增加了2.2%。相反,后伸载荷下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减少了6.3%和15.2%,高度减少了4.1%。同侧弯使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减少了 3.6%和 13.2%,高度减少了 4.4%。而对侧弯使该椎间孔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分别增加了*6%和 2.4%,高度增加了2.7%。P值均叨仍,有显着性差异。③髓核摘除组在载荷前后,其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的ROV均明显加大,与完整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O刃.05> 在前屈及对侧弯时,其高度、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与其它两组相反Od.05人④人工椎间盘置换后,M/5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在各种运动时,ROV与完整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o>o.仍人AD R组腰椎间孔的最小宽度在后伸和同侧弯载荷下,其宽度未见明显减小0叩.仍);最小宽度的ROV,ADR组与完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如对.05人 皿 L 结论:1、本实验中根据电测法原理自行设计的Q型位移传感器 系统,用于定量测定椎间孔的孔径,结果可靠、操作简便,为腰椎椎 间孔径度的测定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2、腰椎前屈时椎间孔的孔径 增加,后伸时减少;同侧弯时椎间孔的孔径减少,对侧弯时该侧椎间 孔的孔径增加。证实腰椎的各向运动均可引起椎间孔形

林涨源, 李康华, 雷光华, 林飞跃[2]2005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椎间盘切除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ADR)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7例新鲜尸体腰段标本,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腰椎完整组、髓核摘除组、及ADR组的腰椎节段,在加载负荷为2000N的工况下,于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弯不同体位时测量L4/5椎间孔高度、最大和最小宽度的改变,对其各组位移及载荷前后的运动范围(ROM)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整组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弯使椎间孔的最大、最小宽度及高度有显着影响。髓核摘除组在载荷前后,其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的ROM均明显加大,与完整组相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在前屈及对侧弯时,其高度、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改变与其它两组相反。ADR组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在各种运动时,ROM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腰椎的屈曲运动增加椎间孔的孔径,后伸时则减少;同侧弯减少椎间孔的孔径而对侧弯增加该侧椎间孔的孔径。椎间盘切除后,可引起腰椎间孔孔经的减少;在相同载荷下,椎间孔的变化范围明显加大。ADR进行椎间盘重建后,椎间孔形态学改变接近正常组,提示ADR能基本恢复椎间孔的正常生理形态,达到生物力学性能的重建。

胡朝晖[3]2007年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指出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_(4/5)、C_(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_(3/4)、C_(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_(4/5)、C_(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叁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叁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颈椎C_(4/5)、C_(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_3—T_1),对C_(4/5)、C_(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_(3/4)、C_(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_(4/5)、C_(5/6)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叁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_(4/5)、C_(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_(4/5)、C_(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_(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_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叁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二术后12月、2年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1、R2、R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王斌[4]2006年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颈椎病、颈椎不稳、退变性椎管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疾病常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增厚的韧带等结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创伤、肿瘤等疾病最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近年发展迅速,其目的是代替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病变阶段的运动和减少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从以下叁个方面对颈椎间孔进行研究:(1)观测尸体标本和成人X线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_(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下位(C_(6/7))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9例C_(5/6)ADR和30例同阶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解剖学测量 目的 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 方法 陈旧防腐标本15具,标本男10具,女5具。对C_2~T_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观测;30名成人,男15,女15,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1、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1±0.80,宽度平均值为5.23±0.42;颈椎间孔X线测量高度平均值为11.04±1.11,宽度平均值为6.69±0.76。X线宽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2、尸体解剖和X

康意军[5]2006年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亦是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患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最后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近年发展迅速,其目的是代替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病变节段的运动和减少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人工椎间盘技术的推广,接受ADR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人工椎间盘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ADR后对上位椎间孔的影响变化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叁个方面对颈椎间孔进行研究:(1)观测尸体标本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5/6C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相同载荷下,对上位(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9例C5/6CADR和30例同阶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部分颈椎间孔的测量目的测量颈椎间孔的大小,为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椎间盘摘除前后、ADR以及椎间融合后叁种不同的颈椎病治疗方法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和临床颈部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11套新鲜人体颈椎标本将C2~T1的侧面和后方的肌肉和软组织剥离干净,测量孤立脊柱(颈椎)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和最大宽度,组内、组间两两相比较,检验水准为a=0.05,即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椎间孔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2-C3>C7-T1>C6-C7>C3-C4=C4-C5=C5-C6,其中C3-C4,C4-C5,C5-C6的椎间孔高度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2)椎间孔宽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C7-T1>C2-C3>C6-C7>C3-C4>C4-C5=C5-C6,其中C4-C5与C5-C6的椎间孔宽度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3)新鲜组颈椎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17±0.80,宽度平均值为5.13±0.81,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1)颈椎间孔孔径C2-C3和C7-T1相对较大。(2)颈椎椎间孔高度平均值大于宽度平均值。第二部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比较C5/6椎间盘摘除前后、ADR以及椎间融合后,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上位椎间孔形态学的改变,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叁种不同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2-T1),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对C5/6节段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组在100N轴向载荷、1.00Nm力矩的受试状况下,分别测量其在轴向、前屈、后伸、同侧弯、对侧弯等不同体位上位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ROY,Range of Vatiation)。所采集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a=0.05,即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ADR组及椎间融合组在轴向、后伸、同侧弯等受试状态时,上位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均减小,P<0.01,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在屈曲、对侧弯时,均增加,P<0.01,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四组组间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范围比较:融合组大于髓核摘除组、完整组及ARD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核摘除组、完整组及ARD组叁组间变化范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上位椎间孔孔径改变的影响: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及C5/6椎间盘摘除后其变化范围与完整组相近,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理论依据:C5/6椎间融合后其变化范围显着增大。(2)颈椎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叁部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随访C5/6 ADR、椎间融合病例,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并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节段的椎间孔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有完整影像学及随访资料的因C5/6单节段颈椎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9例,该39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长短分为3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椎间融合组(组一)和椎间融合组(组二)。随访内容:椎间置换组与椎间融合组(组一)术后3、6个月,椎间融合组(组一)术后12个月以及椎间融合组(组二)术后12个月、2年、5年及最后的一次随访时患者的R1、R2、R3及其变化大小,JOA评分、Odom评级。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R1、R2、R3及其变化大小,JOA评分及Odom评级分析。Odom评级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即当P<0.05时有统计学差别。结果(1)叁组R1、R2、R3术后随访:组一、组二、ARD组上位椎间孔的高度、宽度、椎间隙的高度分别与C5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3在术后3月、6月,组一、组二术后12月,组二术后24月,分别与各组术前进行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组二术后5年R1、R2、R3与术前进行P<0.01,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叁组间上位椎间孔R1,R2,R3在术后的变化大小比较,在术后3月、6月叁组间进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月一组与二组组间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3)叁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月、6月ADR组与组一J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组一与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1)颈椎间盘置换与颈椎体间融合的近期效果均良好,两者差异不大。(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3)颈椎间盘置换的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宋友东[6]2014年在《改良腰椎管减压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介绍一种改良的骨刀减压及后外侧融合方法;(2)对采用该改良方法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1)对使用该方法治疗的1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临床效果,通过腰椎CT矢状面平扫及重建评估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率。(2)对使用该方法同时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的76例腰椎滑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时同样采用VAS及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融合及复位丢失情况采用X线片及CT平扫加矢状重建进行评价。结果(1)148例患者均获至少一年随访,减压一个节段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19±1.05分钟,术后1年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率为98.65%,术后的JOA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获得明显改善。(2)改良360°融合术行一个节段融合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0±13.4分钟;76例患者滑脱手术复位率为96.8%;术后6个月复位丢失率为1.1%,术后1年复位丢失率为0.8%。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为76.3%,术后1年的植骨融合率为9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JOA和VAS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滑脱复位及矫形效果保持满意。结论该改良骨刀减压结合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林涨源. 中南大学. 2003

[2].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J]. 林涨源, 李康华, 雷光华, 林飞跃. 中国医学工程. 2005

[3].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胡朝晖. 中南大学. 2007

[4].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 王斌. 中南大学. 2006

[5].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 康意军. 中南大学. 2006

[6]. 改良腰椎管减压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D]. 宋友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标签:;  ;  ;  ;  ;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对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