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曾玉萍

探析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曾玉萍

(大安区牛佛中心卫生院 四川自贡 643208)

【摘要】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常用方法包括胃肠减压。该治疗方法利用胃管将积存与胃肠道的气体和内容物吸出来,实现减轻胃肠压力的作用,进一步改善胃肠管鼻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在消化内科实施胃肠减压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下主要分析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护理对策,为胃肠减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胃肠减压;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02-02

胃肠减压方法可以解除或者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引起的急性胃肠道扩张炎症,缓解肠麻痹或者肠痉挛所引起的肠梗阻[1]。目前,除过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腹部大手术也会用到,通过减少胃肠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为了提高胃肠减压的有效性,临床应该加强对胃肠减压的护理,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

1.胃肠减压插胃管失败的原因

1.1 胃管选择不合理

胃管的选择直接影响鼻胃管置管的准确性,当前临床中应用的鼻胃管是一次序透明硅胶管,其韧性良好,有可以盘旋包装,具有一定的弧度。在插管时应正确掌握方向,不能盲目的从鼻腔内插入,这样会在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选择直径而是的鼻胃管以满足不同鼻饲患者的需求[2]。鼻胃管若太细容易因为鼻道狭窄、喉头水肿、恶心等阻力造成弯曲、反折,但是太粗会增加对咽部的刺激,从而导致插管失败。所以,在置管时应该指导患者积极配合,通过慢速、快速、深呼吸、吞咽等动作的恰当配合,促进插管的顺利进行。

1.2 患者或者家属影响因素

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对胃肠减压治疗认识不清,对置管的操作更是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反应,加之喉上神经的反应,例如恶心、呕吐等增加了食管的阻力[3]。还有临床危重症患者、昏迷患者家属过分担心,对置管的操作干涉较多,不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操作,导致置管失败。

1.3 病情和体位影响因素

处于昏迷、吞咽障碍或者机体缺氧的患者,插管是增加了痰液的刺激,提高了呼吸道阻力,进一步增加机体缺氧从而造成误插。脑卒中急性颅内高压患者,其头颈部后仰过度或者前屈过度都会提高颅内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侧卧位的患者会引起心率加快、频发期前收缩,呼吸困难等症状[4]。因此,临床置管的体位也很重要,具体的选择应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4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

护理人员的熟练置管技术是插管成功的必要条件。一般患者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从而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往往在置管过程总过于小心,反而造成置管失败。或者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不能因人而异,操作缺乏创新,无法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置管操作[5]。

1.5 引流不畅

消化道穿孔患者,胃内潴留液较少,不能及时抽出,加之胃内食物残渣或胃出血患者血液凝块阻塞官腔,从而影响置管。

1.6 心理护理不够

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不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从而可能遇到不积极配合插管的现象,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同时可能造成胃管在食管口打折或者盘曲,影响其有效引流长度,进而胃内容物不能得到充分的吸出。

1.7 胃管插入的长度不够

在插管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把握好进管深度。如果太深容易造成胃管在胃内卷曲打结,如果置管深度不足,悬垂于食管和贲门之间容易造成引流不畅[6]。

1.8 胃管脱出

胃管脱出可能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例如粘贴不稳妥,患者牵拉、负压引流器没有固定好,加之临床对引流液倾倒不及时,从而引起因引流物过多,造成导管胃管脱出[7]。

1.9 负压吸引装置漏气

负压吸引器密封性差或者与微观衔接不紧,造成负压不够或者无负压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负压吸引器多次反复倾倒引流物, 造成与胃管衔接不紧密或负压吸引器关闭密封不严。

2.胃肠减压护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增强责任心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是否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并积极解决。如果胃管脱出,及时调整所需的长度;若体位引流不畅,嘱咐病人定时变化体位。即由左侧到右侧或者由右侧向左侧变换。引流管堵塞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直到引流管通畅引流[8]。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并且语言要温柔,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接受疾病治疗,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护理和治疗。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观察,及时给予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9]。

2.3 选用合适的胃管

胃肠减压治疗选择合适胃管具有重要的意义。胃肠减压要求Ibanez成人胃管留置长度为60~70cm之间,但是具体应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插入深度应该按照耳垂-鼻尖-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测量长度插入胃管[10]。胃管进入胃体,保证无弯曲、打折、折叠现象。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卧位,这样有利于胃管的顺利置入,一般选择半卧位,进入14~16cm时患者下颌贴近胸骨柄,这样有利于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11]。

2.4 防止胃管脱出

胃管插管应该选择宽胶布固定,在长3cm处以下切开胶布宽1/3 处固定。然后在中间绕鼻导管1周对粘后分开,并分别将两端贴于面颊部[12]。嘱咐患者如果有恶心反应时做深呼吸,咳嗽时按住腹部咳嗽,减低胸腹腔压力,翻身活动时勿松动胃管固定处,并尽量小范围活动,以免牵拉造成胃管脱出。

2.5 应对引流不畅

在临床要定时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颜色、量,及时倾倒引流物。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时应该及时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免挤压胃管,防止胃管侧孔紧贴胃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直到引流通畅为止[13]。同时在连接引流器时应该将引流器压平,然后在连接胃管,若发现引流器弹性回位而无胃液吸出时,表明可能存在漏气现象,应该及时更换引流器。

2.6 重视健康宣教

加强向病人讲解胃肠减压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意识。重视对患者口腔的护理,仔细观察口腔黏膜具体情况,若发现溃疡、感染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胃肠减压治疗情绪不佳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学会放松。

5.体会

胃肠减压治疗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对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胆结石等疾病,给予胃肠减压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临床护理不全面,会耽误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应该重视胃肠减压过程中的护理,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护理水平,保证胃肠减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5-245.

[2]钱国英.胃肠减压置管长度与减压效果探讨[J].护理研究,2013,20(3B):723-724.

[3]孙文霞,赵香兰,董颖.胃管固定法改进[J].护理研究,2012,20(3B):725.

[4]董益民.胃肠减压置管异常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社区医学杂志,2013,(6)15:56-57.

[5]李俊峰.疾病诊断护理常规——临床手术科室护理分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4.

[6]李碧燕.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0):173-174.

[7]燕纯权,刘之超.两种胃管置入法用于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36.

[8]孙燕.胃肠减压管插管失败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家庭护士,2014,8(5)8,73.

[9]苏颖.胃肠减压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家庭护士,2013,1(5):29-30.

[10]黄璇.急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1]俞文娟.老年患者行胃肠道手术术前留置胃管的技巧[J],中国现代医生,2009,34

[12]陈兰英.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05

[13]谢幸尔.同伴教育在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08

论文作者:曾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探析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曾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