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论文_赵兰

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论文_赵兰

富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711700

摘要: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的内部关联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并加大了在相关内容上的探究力度。本文笔者也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相应探讨,首先介绍工程管理的社会作用,然后剖析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管理现状,最后探究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具体的建设路径,希望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工程管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工程大多较为复杂,且包含众多领域,致使相关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而工程管理一般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例如,地质条件与气候资源等,恰恰因为这些因为的制约,使得其在实际活动过程一定要深入思量生态内容,同时,还应将其贯穿到工程设计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由此不难发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种有机联系,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证工程管理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一、工程管理的社会作用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包含多个环节、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主要经由各种类型房屋和附属设施来实现建筑物构建和改造。另外,在上述过程,还包含规划、勘察和设计等多个项目。但建筑工程管理一般是经由工程建设牵扯的问题和技术等完成系统控制,并构建完整的管控机制。其中在常规性施工过程,借助工程管理手段与方式可面向工程建设的代表性问题和安全隐患实施全面的预防与严格的控制,以此来增加工程效益,并可约束施工建设应用的粗放式模式,调节和改善不合理制度,最终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管理现状剖析

截止到当前,工程管理已经开始从粗放式向集约式不断转变,与此同时,管理手段也有所优化,促使工程管理愈发精细化。现下社会信息化特性十分明显,且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信息系统,它可促进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这在较大层面改善了管理工作,并减小了管理成本。现阶段,工程管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工程管理层面存在市场发展极度不均衡的现象,因行业不同,对应的差距也比较显著,还不具备规范的建设标准,应进一步强化工作执行力。工程管理活动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含量,且生态科技创新明显不足,而工程设计因前期调研不完全引发了许多不合理问题。另外,在上述工程管理过程,也缺少高端、综合型人才,使得企业无法全力开展科技创新建设活动。

三、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具体的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当前的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改善这一现状,具体可从下述五点着手创新能力建设,营造双赢局面。

(一)以政府为领导,有效发挥宏观调控力度

环境保护具有长远的利益,然而,企业却较为重视短期利益,使得大部分企业不愿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进而要求政府做好带头,合理领导。制定政策时,权衡政策的前瞻性与合理性等,让企业在日常的工程管理过程强化生态科技创新投入。审核工程建设时,要求政府应深入论证、科学布局,全面思量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企业作为生态科技发展活动主体,应经由立法确定企业的责任,增加违法成本,提高创新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市场培育,改善市场地位

强化市场培育,指引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提升环保意识,改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在生态投入方面的自主性。强化媒体宣传,让消费者养成合理的消费观,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明确生态科技产品的现实意义。另外,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均能作为市场的领头羊,可借助公共平台的巩固深化,促进消费理论知识的宣传,让全民都能形成辩证的消费观。

(三)增加科研投入,调动创新自主性

因刺激手段不同,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够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显著不同。政府应借助多种手段面向工程管理过程包含的生态科技创新实施技术支撑,可以减免税收,也可以强化政策扶持,率先推进生态科技产业。基于国家安全维护,面向私营业者与国外投资者合理开放部分传统领域,引进现代管理经验,提升创新进程。另外,在不危及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政府还可以适度引入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加快国内的创新步伐。另外,企业在开展生态科技创新研究活动时,应加大其和高校、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打造校企联盟,有效转变科技成果,从生态科技成果蜕变到科技产品,促进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的步伐。

(四)优化法律规范,制定硬性标准

制定硬性标准,促进工程管理向生态化方面的转型。众所周知,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当外部环境失灵时,能够让企业依据规则办事。即便我国当前于工程管理活动和环境保护上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然而,却不具备定性标准。为此,在优化我国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需做好规范标准编制,同时,利用法律规范有效限定上述标准,让行业标准能够全面落实。

(五)勇于肩负社会重任

不管外部环境怎样,但最终仍旧是企业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他们需勇于肩负社会重任。深入剖析现下的法律规范与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联系企业设立的发展战略,编制创新规划。现阶段,仍有很大一部分不认可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他们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并未认识到其背后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基于此,企业应秉承优良的管理观念与科学的思维,把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划列到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文化行列,做好长期贯彻落实的打算。

结语

工程管理层面的生态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层面的生态化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目前,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双重作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改善工程管理情况是缓解资源供应、减小环境压力的唯一选择,而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佩,冯璐.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0(23):13-16.

[2]胡俊,袁风云.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3221-3221.

[3]杨明东.试论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住宅与房地产,2015,(21):172-172.

[4]张文侠.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31-133.

论文作者:赵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论文_赵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