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回采面渗水问题是煤矿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煤矿回采面透水的问题,需要对煤矿的选址进行超前勘测,要将煤矿选址附近的水脉分布情况探测清楚,计算其用水量,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适宜的排水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因回采面渗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使得煤矿开采的整体工作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策略,重点介绍了煤矿作业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出现水灾害的原因、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加强防治水工作的有效措施,加强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可以为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提供保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有效策略
煤矿的生产工作中,回采工作面突水是常见问题,容易诱发严重的事故,所以应重点分析我国煤矿回采面渗水问题的现状,进而推出解决方案,对煤矿选址的物理条件进行合理的简化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达到最终避免安全事故的问题,确保回采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保障了井下设备、物质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一: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理论上应该与巷道围岩、地质构造及采掘状况相适宜,与此同时,对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对水头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形成可控性防水的工作形式。此外,在钻孔的工作中,要保证将回采工作面区域,这就要求在对含水层进行钻孔时要尽量穿透该顶层。在对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工程的概况进行相应的编制,如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目标、规定完成的时间、施工的工序、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对相关紧急问题的措施等,对施工的设备、工作人员以及生产设备环境等内容,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相应的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的解决,促进正常的煤矿回采。
二:煤矿回采工作面超前勘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1.物探技术
物探技术有两种手法:即电类法与地震法。电类法主要探测的是开采煤炭附近的积水,具体方法为瞬面电层法和直电流法;地震法主要探测的是煤矿附近的地质环境,具体方法是使用地质勘测仪或坑透等工具。使用物探技术防治煤矿水害的好处就是勘测范围广、速度快,并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物探技术的缺点就是物探的结果多解化,因此,物探技术只能进行初步的勘探水害工作。
2.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是煤炭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水害防治的最后一项工作。钻探技术是通过探放水钻机对煤矿开采区域进行钻孔探测的。具体可以分为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通过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常规检测是在对地质条件不了解时使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表面检测;而专项检测多用于了解地质条件的区域,一般会对矿井、积水区等区域进行钻探。钻探技术的优势就是探测效果直观有效,但该项技术的操作较为复杂,且对于人力与资金的消耗量也相对较高。
三: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质情况的勘测工作缺乏准确度
为了能够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煤矿企业应该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提前对煤矿作业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勘测,这样也可以为回采工作面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在进行勘测工作时,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就导致勘测工作得到的数据缺乏准确度,在这种情况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就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没有给予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煤矿企业中的领导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进行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防治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长时间来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3.企业资金投入较为缺乏,内部缺少高素质人才
上文中已经提到,煤矿企业不重视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因此很多企业并没有给予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足够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防治水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到位,那么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就无法正常的开展。
四: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的保障措施
1.做好水文地质预测工作
(1)煤矿企业要定期对水仓的容量进行核对,并对排水水泵、排水管线的检修工作给予重视,按照要求做好水沟清理工作,这样既可以确保煤矿回采工作面排水、疏水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淹井事故的发生;(2)煤矿企业还需要做好煤矿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预测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发地质通知单。同时,要全方位了解和掌握火灾发生时对矿井透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明确各类含水体对煤矿回采工作面所造成的潜在威胁,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3)做好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进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一般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对回采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并针对涌水点做好水质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矿井水质、水源分析台账,并做好回采工作面水害、水情分析预报工作;同时,回采工作面施工单位还需要井下盯岗值班人员做好工作面的水文观测工作,尤其是基本顶初次垮落、工作面初采初放时的水文地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水情要向报矿调度室、业务科室及有关领导进行汇报,以便水情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2.提高地质探测工作的准确度
在正式的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开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细致的对煤矿开采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并对勘测数据进行如实记录,以这些数据作为依据来制定具体的防治水方案,可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为了提升勘测工作的效率,煤矿企业也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技术,为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勘测人员还要重点标记发生水灾害可能性较大的区域,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这些区域的抗压能力,这样整个煤矿开采现场发生水灾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得到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煤矿回采过程中,煤矿企业的全体员工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注重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强化自身的安全生产理念,同时,还需要强化煤矿回采过程中安全生产与控制工作,以此来有效预防回采工作面透水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也要加大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选购高质量、高性能的排水、疏水设备,一旦出现透水事故可以做到及时排水,避免由于排水效果不理想而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的开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需要在煤矿回采工作面按照要求设置排水沟,以便将井水和工业污水顺利的排放至井田之外。
结束语
煤矿作业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出现水灾害的原因分别有:采矿现场地质条件导致煤矿回采工作面出现水灾害以及人员因素导致煤矿回采工作面出现水灾害。所以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防治水效果,一定要深入地分析矿井所处位置、水文地质情况等,同时,还应当认真分析老空水的具体情况,在全面搜集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后计算出涌水量大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
参考文献:
[1]任辰锋.黄玉川煤矿 216 上 02 综放面综合防治水技术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9):117-120.
[2]毛维林,祁新波,张中山.浅析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1):97-98.
论文作者:韩风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工作面论文; 煤矿论文; 工作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企业论文; 物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