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诚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情况依地区而定,道路的修建要适应周围环境。在市政道路的修建中,道路下沉或者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软基问题会对市政道路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危害。市政道路建设在路基的下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要想处理好软基问题,就要很好地处理路基的沉降问题。因此,在软基上修建市政道路时,如果软基问题处理不当,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对于软基问题的处理,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还有周围的施工环境和自然气候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施工;应用
1市政道路软基施工特点
1.1低抗剪强度,高压缩系数
对于市政道路软土层施工,它存在很大的孔隙,让市政道路地基的外承受力会随之减弱,若不能及时改变软土地基外部承受力强度,很可能带来市政道路塌陷等一系列安全问题,甚至影响市政道路工程使用时间与工程质量,为后续养护增加难度。
1.2流变性与触变性高
在持续外力与重力影响下,软土地基很容易变形,在施工期间,若没有整合市政道路实际情况选用软基加固形式,在软土流动中很可能出现坍塌,最终影响市政道路路基安全与稳定性,为整个工程埋下隐患。
1.3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
和一般的土质相比,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更高而且孔隙比更大,这样使得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能增加,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作用以后,荷载的指标越小,就会不断的受到压缩,这就体现了软土地基具有很小的承受能力。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软土地基的特性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就有可能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2软土路基特性及危害
2.1软土路基特性
软土路基主要有软弱土构成,包括杂填土、吹填土、淤泥,以及其他一些压缩性高的土等,软土路基具有的以下特性,往往给市政道路安全性构成较为威胁,因此,需用专门方法进行处理。软土路基特性表现在:①流变性强。软土路基受剪力影响,会发生缓慢且连续的剪切变形,导致抗剪能力大大下降;②抗剪强度低。软土路基抗剪強度较低,通常情况下,不超过20kPa;③压缩性及含水量高。软土路基压缩性较高,压缩系数通常在0.5~1.5MPa-1,部分可达到4.5MPa-1,但其会伴随着液限的提升而增加;研究发现,软土路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范围在35~80%,孔隙比在1~2范围;另外,软土路基的渗透性差。这一特性使得软土路基需要在荷载或自重的长期作用下才能完全固结,显然不利于市政道路的施工。
2.2软土路基危害
软土路基给市政道路造成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稳定性差。软弱路基承受路面或路堤荷载能力较差,引起局部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塌方,给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另一方面,容易沉降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路面开裂,导致路面积水、桥头跳车情况的发生,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同时,增加事故发生率。另外,受车辆长期作用,容易出现路基震陷、液化等,给道路造成严重破坏。
3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3.1换填法
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置换土质的施工方法就是将不符合施工要求及标准的土质利用有着较强抗压性及承受能力的优质土壤来进行替换与代替,以此来提升施工现场所用土壤的抗压性、稳定性,从而有效的减缓土壤图层发生沉降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换填法就是用其他材料换掉原有的软土层,再通过人工加固,从而形成新的地基层的施工工艺,其一般都是在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淤泥、暗沟的地方来对土壤进行置换,以此来提升软土地基的相关性能。进行土质置换的操作及工序都十分的简单,但是其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人工,且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而这种方式的工程量较大,工程的成本较高。
3.2碎石桩的压密注浆技术
压密注浆技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所以事先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地质地貌、天气等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和计算,并制定最终的施工方案。碎石桩的压密注浆技术在应用时,首先对地基钻孔,并投入碎石,注浆封孔后形成桩,同时形成复合地基。第二步向已经加固的桩位投放碎石,然后利用低压注浆技术往桩里注入水泥浆,待水泥初凝时,再采用高压注浆法,通过剩下的管道继续向桩里注入水泥浆,使碎石紧密衔接的同时增加桩体周围土体的密实度。这中技术不仅加快了工作效率,还弥补了过去技术在压密注浆与碎石桩结合度上的不足。此外,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路基的承载力,且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但同时对采用的碎石、水泥等原材料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3.3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也是软基加固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加固技术,在软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有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把粉煤灰、碎石以及石屑等材料进行相应的混合,保证其混合均匀后,将相应的水注入混合物中进行搅拌;第二,将以上混合物制成高粘度的桩体,再将其与软基进行掺混,形成复合垫层。这种复合垫层能够起到加固道路软基的效果,并且其稳定性良好。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施工流动性大、節约材料、环境污染低、施工强度高以及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注意泵管堵塞等情况,避免这些情况对施工的顺利完成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的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
3.4采用土木合成材料
土木合成材料的加固法,主要是在加固过程中,在桩的顶部铺设加筋垫层,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填土荷载均匀地作用于桩顶和桩间土中。而加筋垫层主要是在砂石为基地的垫层中添加多层或一层土木合成材料,常见的添加材料有土木织物、土工布等,目的在于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并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进行软土加固前,施工人员必须精确地分析并处理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然后结合实际,选择科学的振动方式,将施工建材填充到振动路段,确保土木材料的进一步固定,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3.5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所谓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是振动沉管桩和振动沉模壁防渗墙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两种技术共同的优点。具体操作是在管桩中间填筑混凝土,而且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了设计强度之后,在管桩的顶部进行砂石层的铺垫,并且在砂石层的中间还要放置土工格栅,以增大管桩的承载力。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还可以减少施工路程,强化管桩自身的强度,这种技术适合工期较短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并且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其它技术相比较,这种软土加固技术更方便快捷,而且成本较小,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优点突出,成为当前路桥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技术。
3.6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前提是要掌握软土的松软度,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精确性;在确定软土的松软度后,在打桩前要对桩位进行精确的测量;打桩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考虑当地的土质状况,还要考虑道路地基的特征,以选取合适的预应力管桩;打桩完成后,要对管桩的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以进一步强化软土地基。
结束语
市政工程软基处理方法不只一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最终的工程建设效果和目的。由于市政工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采用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加固方式。只有保证加固方式安全、可靠,才能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尤奇.市政道路施工的軟基加固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
[2]曹华荣.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9).
[3]胡建华.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11).
论文作者:黄理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土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土地论文; 路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