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内容论文,不断完善论文,基层论文,民主论文,村民自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 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给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完善村民自治,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任务,历史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
完善村民自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关于政治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要实 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村民自治的推进和完善。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 础性工作,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只有基础性工作牢固,整个国家的民主法 制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也只有村民自治工作做好了,才能进一步调动亿万农民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完善村民自治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的思想指导 、行动指南。村民自治是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 大创造,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既定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村民自治是政治上保障和实 现农民民主权利的制度化途径,是农村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有效措施。把村民自 治法规贯彻落实好,把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好,把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好,就能充分发挥村 级组织的作用,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真正代表和实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
完善村民自治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实行村民自 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形势发展而作出 的重要决策。经过多年的努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 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村民自治是一项新生 事物,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与传统的思维、观念、方法发生碰撞和摩擦,无论是干部还是 群众都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自治 机制,使这种制度和机制既能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能体现村民当家作主, 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使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 纳入健康规范的轨道,逐步实现参与有秩序、决策有程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 为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党的十六大对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 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完善村民自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 指导,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着眼于发挥村民自治的政治优势,不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农 民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着眼于村民自治的完善,不 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保证村民自治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着 眼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规范村内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 理程序,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不懂得党的 领导的重要性,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 向。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则。完善村民自治,坚持党的领 导是关键。村民自治如果离开党的领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邪路。只有坚持党的 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才 会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之中, 保证村党组织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村民 自治的核心和精髓。没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的充分民主,没有群众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进行管理的权利,村民自治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在民主选举活动中,要尊重和保 障村民的推选权、选举权、提名权、投票权和罢免权。在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 中,要落实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党的政策要交给群众,重大 事情要告知村民;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群众 民主决策;日常村务管理要让村民参与;村务的运作过程要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要保护村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民群众开 展基层民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要 尊重村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利于村民当家作主的好经验,完善村民当家作 主的各项制度。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村民自治的实践 反复证明,依法办事则安,违法而行则乱。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都要在法律许可的范 围内活动,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村级组织及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所做 的决定、决议,都不得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村民自治章程 、村规民约等规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要依 法建制、以制治村,逐步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 化管理水平。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要不断完善保障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坚决查处破坏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各种行为。
第四,坚持服务农村工作大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的一切政策 都要围绕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这个中心,为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服务。村民自治也必须毫 不例外地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积极促进农村各经济主体依照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合理 的合作与竞争。要依法规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农村的思 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 设。
三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当前,要采取切实 有效措施,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民自治实践、培育村民自 治观念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为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目标作出贡献。
第一,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上取得新进展。村民自治组织是 村民自治运行的载体。完善村民自治,首先要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一是要健全 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村委会及 其他需要选举产生的村民自治组织,都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期实行民主选举。凡 没有建立上述村民自治组织的农村,都要尽快依照法律法规建立起来;已经建立的,要 不断巩固,改善结构,提高效能。二是要明确职责,促进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 。各种村民自治组织都是以村民为主体,都要在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群 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的改进,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上有新 的提高。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形成搞好村民自治新的更大 合力。村党组织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对村委会成员的教育, 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共同把以村党组织为核 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落实农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上取得新进展。完善村民自 治制度,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重要方面。完善村民自治制 度要在以下三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要通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创 造和完善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形式,扩大农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使村民自治制度 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是认真搞好制度完善。制度需要通过 实践来完善,其效果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明确涉及村民利益或村民群众普遍关心 事项的范围,完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 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对村级组织和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的制度、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 度、村干部离任和审计制度以及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度等。只有制度健全了,完 善了,农民才有积极性,村民自治才能有长久的活力。三是切实抓好制度落实。好的制 度,要靠落实才能见成效。我们要在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完善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地 抓好制度的落实工作。要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第三,规范村民自治实践,在提高村民民主素质上取得新进展。村民自治实践,是完 善村民自治制度的本源,是检验村民自治制度成效的标准,是村民学会行使民主权利, 提高当家作主本领的前提。规范的村民自治实践活动,对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 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意义重大。一是要依法开展实践活动。村委会等村民 自治组织届满时,要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村委会要定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工作,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要及时或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决定涉 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情。二是要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村民自治的主体 是亿万村民群众。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 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 三是要把村民自治实践活动与农村其他工作相结合,提高整体效果。要善于在结合上做 文章,在结合上下功夫,把村民自治实践融入各项农村工作之中,使之相得益彰,相互 促进,提高实效。
第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在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上取得新进展。村民自治观念 ,是村民自治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它虽然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对村民自治的组织建 设,对村民自治的制度完善,对村民自治的实践活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是要大力 培养和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的观念。在村民 自治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障。只有把坚持党的领 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村民自治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 发展,保证村民自治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大力培养和牢固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任何村民都享有依法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因此,在村民自治 工作中,要积极引导村民学法懂法,了解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自 觉守法,依法履行作为村民在上缴国家税费、服兵役、计划生育、维护集体财产、执行 村民会议决定、遵守村民自治章程等方面的义务。三是要大力培养和树立主人翁的观念 。目前,农村有的地方村民不愿意参加村内的自治活动,这是与村民的主人翁地位不相 匹配的。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创造 幸福生活,终究要靠农民群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