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论文_孟爱华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论文_孟爱华

梁山县引黄灌区管理局 山东济宁 272600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水利工程行业同样呈现出新的特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对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这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拓展跨越式的发展空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这让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施工单位更加重视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机制

前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工程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需要注意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在我国,水利施工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还关乎着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效益,为确保施工安全,创建一系列相关且可行有效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

1简述水利施工标准化安全体系

1.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标准依据

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施工过程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其中包括施工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操作中的行为安全等,以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为前提。而专业人员在构建水利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基础性,通用性。其中基础性指的是在水利施工这个行业的专业领域范围内可作为标准的基础并得到过广泛的使用与认可,例如,专业的图标符号以及专业术语等。而其通用性指的又是施工行为中某些覆盖领域广,覆盖范围大或一些特殊现象的共同可通用的标准。这其中又包括安全环保等一些技术性的要求。而要求专业性的眼光就是将这些基础通用的标准用专业性的标准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融合发展。专业性由于专业二字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勘测规划施工等几个方面来说。

1.2水利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主要作用

水利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在专业科学的态度下建立,其被应用于水利施工的过程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确保安全二字。其出现就是作为一套标准,可确保在水利施工环节之中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执行。当遇到任何可测或者不可测的情况时,都可用到安全标准来寻找解决方法,而防止出现出了意外或者事故无人解决,无人负责的场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自身利益,换个角度考虑也能防止意外拖慢施工进度。另外,此体系的建立也能很好地联系与区分各施工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加快施工进程。另外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能够确保施工中的设备,技术的完善,使施工能够拥有完整的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基本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规模较大、涉及范围广、施工单位多、施工地点分布较为分散等造成了施工单位之间沟通不便的问题,因此给系统的施工管理安全工作带来阻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施工对象比较复杂,因此项目管理形式较为多样,这样就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例如土石爆破问题,需要采用雷管以及炸药等危险物品,所以需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施工问题;在水下环境作业时可能会涉及汛期与洪水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保证洪水侵袭的情况下应该注重施工安全;大型的机械设备与运输车辆的使用应该十分关注机械设施的架设与运送过程的安全;同时还有在某些水利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引水发电隧洞建设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确保施工开挖与封堵的安全问题,因此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落实到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为露天式、敞开式,因此无法进行封闭隔离,限制人员车辆流动,造成区域管理工作难以全面把控,这为施工人员、工地设备材料以及施工对象等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

3.1 安全管理系统性增强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出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理论,主要将安全生产转化为系统化的工程,各个部门之间与人员相互配合,使得安全管理目标与安全责任意识更加明确,从而避免了安全管理上的空缺,以至于出现盲目管理的现象,由过去片面、盲目以及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科学化、系统性、本质性管理,规范了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2 安全管理效率提高

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得全公司统一按照安全标准与检查评价标准进行日常活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可以很快融入项目部管理活动中,按照自我认识自觉进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避免了人员流动性大给管理带来的不便,由此简化了磨合期,使管理更具规范化具体化。

3.3 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以排除隐患为重要基础,强调预防为先的理念,规范好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防护设施与作业区人员的作业行为,通过安全生产标准的规范,各种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同时安全风险也得以避免,有效的防范了事故发生与治理中的隐患,减少了安全事故的费用支出。

4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策略

4.1 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关键,因此需要增加安全监理、给予安全监理在施工现场口头停工的权力,并同时需要负责协调好其他各部门进行的安全评价。需要从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时将施工规范宣传到位,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完善考核制度并积极为员工做好防护措施,全面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在相对重大的项目中,施工单位的技术手段与安全措施必须经过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得以实施。

4.2 科技先进的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企业应该及时转变新思路和新理念,运用现代科技代替传统的施工模式,很多施工单位沿用着较为落后的机械设备,同时施工技术也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失误概率,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施工过程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水利工程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更新方法工艺,尽量减少人工操作,避免出现过多失误,同时先进技术可以全面有效监控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保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3 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施工线面广阔,跨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时刻掌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安全可靠。例如在施工工序的监管,需要综合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使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运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标准化的基础,将施工流程规范化,明确施工对象、施工地点以及工期目标等,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因不明情况给施工过程造成安全问题。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施工过程涉及的范围广阔,干扰因素多种多样,施工技术更加复杂,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性因素相比于房屋建设更多,地形地质等都会起到干扰作用,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陈述,郑霞忠,余迪.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2:167-172.

[2]冷述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J].质量探索,2016,1:66-67.

[3]谢琼花.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8:293.

论文作者:孟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论文_孟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