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论文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论文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

祁海燕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 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评价等工作,以期满足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对该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旅游区位;大区旅游网络

1 引言

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三级,截至2019年2月,我国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97处,安徽省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5处,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森林公园建设形势喜人。本文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调查、分析评价等工作,以满足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对该方面的要求,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国家在价格上要统一标准,医疗不能以市场的价格来调节,确保医疗医药价格的稳定性,医疗单位不能随意定价、乱收费。制定相关法律,从源头把控,在价格上要严格规定,对违反价格规定的给予违法处理。

2 安徽塔川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安徽塔川森林公园位于黄山市黟县,公园面积2129.66 hm2,森林覆盖率达90.16%。公园所在地黟县具有优良的水热条件和中山丘陵地貌,孕育了皖南地区极具特色的山、林、水、徽派建筑、古村落的多元化森林风景资源,依托黟县西递、宏村等现有资源市场,能极大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皖南森林风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切实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的现状调查、分析评价等基础工作意义重大。

3 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

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主要是梳理森林公园内有关交通、通讯、食宿、商业等基础数据,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分析提供依据。

3.1 森林公园外部交通条件

塔川森林公园外部交通便捷,具有通达的对外交通条件。航空方面,距离公园最近的机场是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距离公园约60 km;铁路方面,距离公园最近的火车站是黄山火车站,距离公园约60 km。另外,2015年6月投入运营的黄山北站随着京福高铁的开通,北京到黄山的时间缩短到5.5 h,该站还开辟了到达黟县宏村的旅游专线;公路方面,黟县周边公路交通四通八达,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黄祁高速穿境而过。大交通到达黄山市后,汽运是进入公园的便捷方式。由于公园与宏村毗连,仅2 km,所以可依托到达宏村的汽运。黄山市区及黟县都有旅游专线前往宏村,循环发车。另外,公园北距黄山风景区仅30 km,黄山风景区长途汽车站也有班车直达宏村。

3.2 森林公园内部交通条件

公园内现有2段呈“丫”字型的沥青公路,总长14 km,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其一为被誉为黄山市“生态第一路”的宏儒公路穿过公园,公园内路段长8 km,将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塔川木坑竹海—黄山风景区穿珠成链;其二为宏村——泗溪公路沿塔川—梓岭—石灰岭穿林蜿蜒而上,公园内路段长6 km,直抵甲溪。

公园内有一条国际山地自行车标准赛道—宏村山地车业余赛道,全长20 km,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际山地车节比赛所用的赛道。该赛道为闭环赛道,起点与终点均设在宏村,在公园内赛道路段有11 km,园内赛道经过塔川、滑翔伞运动基地、木坑竹海、协里等景点。每年一届的山地自行车比赛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参赛运动员和游客。

3.2.2 沥青公路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记住内容、回答问题,更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对师生双方都是建构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迪他们理解文本、感悟生活。而当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多为单声独白,在讲台上兴致盎然地讲解,学生却不知所云。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理解阅读教学的深层含义,明确阅读既是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也是师生精神共同生成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3.2.1 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

从公园的交通条件来看,公园外部交通便捷,皖赣铁路横穿,京福高速已建成;数条高速公路贯穿其中;黄山机场的扩建,更大大方便了国内外游客的出行。

公园内移动通讯网络全覆盖,有线电话全部开通;供电网全覆盖;饮用水有自来水和用管道接取的天然泉水两种供水方式;食宿设施可依托距离公园2 km的宏村,宏村内的48家酒店、旅社可为公园提供多样化的食宿服务;宏村内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也可为公园游客提供文化娱乐、金融、邮政、信息、旅游等方面的商业服务。

从公园的客源市场来看,公园地处黄山市黟县,黄山市位于我国的华东旅游区,东邻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北部是九华山风景区;西部是庐山风景区;东部有千岛湖风景区、杭州西湖,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是公园的主要客源市场。

3.3 森林公园通讯、水电、食宿、周边商业条件等

公园内先行开发的木坑、塔川两个景点建成了6条旅游步道,总长11.8 km。其中.梓岭头至木坑村2.6 km;.木坑村至木坑景区南门1 km;.木坑景区西门至老爷树0.8 km;木坑景区南门至木坑景区西门0.8 km;协里至奇墅湖4.6 km; 塔川停车场至古岭头观景点的环形游步道2.0 km。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于2014年4月下旬进行移栽,不同栽培方式采用:平栽、斜栽、直栽,不同移栽密度为2万株/hm2、4 万株 /hm2、6 万株 /hm2、8 万株 /hm2,2015 年 9 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4 旅游适游期分析评价

从公园的景观资源来看,公园周边的知名景区有宏村、西递、黄山风景区、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目前,宏村、西递、黄山风景区、齐云山等周边景区名扬海内外,已拥有着成熟的市场,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次都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必然也会带动塔川森林公园的发展。

用于通过草酸等药物沉淀、收集稀土矿的池子,多建于山沟等地势较低、相对平坦的地方,形状上较为规则,有方形、圆形,色调上由于池内液体形状不一而呈现不同颜色,有蓝绿色、灰白色等色调。近年来出现绿网、茅草等遮盖。沉淀池典型影像,见图4(a)。

5 公园所处的旅游区位条件分析评价

公园处于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5.8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明显,同时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除出现暴雨、暴雪的恶劣天外,全年基本适游。每年的3、4、11月,是公园的最佳旅游适游期。3~4月期间,油菜花竞相盛开,此时园内粉墙黛瓦,青山绿水,黄花遍野,春景绚烂。到了11月,此时园内秋色正浓,到处姹紫嫣红,五彩斑斓,塔川的红叶不比北京香山的逊色。公园一年四季竹林茂盛,风景宜人,春季可赏花踏青、欣赏田园风光;夏季可避暑度假、领略天然氧吧;秋季可观果、观赏色叶景观,领略乡村的晚秋风光;冬季可观赏瑞雪景观。四季皆可写生摄影,还可参与体验山地自行车、滑翔伞等运动,不论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疗养度假都会给游客留下无限遐想和美好记忆。

该工艺的采用解决了坝体浇筑与固结灌浆施工的矛盾,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该方法可以保证坝基固结灌浆质量,在该水电站是可行的。

3.2.3 旅游步道

综上可见,公园区位条件极为优越,塔川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立,将有效整合各类有效的风景资源,在保护好各类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

6 公园进入大区旅游网络条件分析评价

公园处在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上,境内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皖南山区特点,园内还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以及两个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山、林、水、徽派建筑、古村落”等多元化森林风景资源。与公园周边邻近的知名景区西递、宏村不同,公园是森林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相融合的典范,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而宏村是以田园风光、古村落形态、徽派民居共同形成的乡村水街景观而闻名;西递则是明清古民居的代表。可见,公园周边的知名景区以人为景观为主,尚缺少森林生态类型的景区。公园所拥有的闻名遐迩的塔川红叶以及由“山、林、水、徽派建筑、古村落”共同组合成的复合生态是其资源特色。

公园的旅游区位和文化区位为公园进入大区旅游网络提供了人文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业联网运营的条件。黄山市建市以来,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大鹏展翅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了“旅游为头,带头发展”的发展战略,为黟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黟县旅游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正以“掀起—个高潮、强化三项提升、抓好六件大事”的具体思路逐项推进,朝着旅游接待人次破千万的目标迈进,公园的发展正逢良机。公园适宜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如徽文化体验游、乡村民俗游、养生度假游、摄影写生游等,这与黟县及黄山市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大区旅游的发展也必将给公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公园内民风淳朴,拥有深邃的徽文化,并保存大量完好的古民居等徽文化遗产,这些都为黟县乃至大区旅游网络的旅游发展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公园形成的巨大客源市场,也为进入大区旅游网络或串联进入旅游热线提供了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均发生转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加上环境污染导致肺癌发病率日益上升,吸烟是导致发生肺癌的重要原因,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血糖特异性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症状不明显,若不及时控制血糖,病情进一步进展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一期肺癌患者伴发糖尿病加重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治疗的同时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调节患者心态,控制血糖水平,保证治疗效果[5]。

7 公园不利因素分析评价

7.1 公园内村庄分散,环境需提升

公园内包含星光、塔川两村,共18个村民组。由于受山区地形影响,村庄零星分布,一两户、两三户独立村庄多见,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风貌。村庄内现代建筑对徽派古建筑形态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古民居少有居住,年久失修,尚需整治。目前,黟县财政部门每年都会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同时,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有意识地保护和提升当地的环境,今后,公园内的环境质量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7.2 基础设施薄弱,投入需加大

公园内木坑竹海与塔川秋色两大旅游景区相对独立,两者之间交通联系较弱,两大旅游区内部道路条件较差,很大部分道路没有得到硬化,游览线路不畅,未形成系统。同时,公园内村庄基本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卫生条件一般,排水系统简陋。由于黟县政府将按照国际化标准对黟县各景区景点公共配套等基础设施进行统—改造升级,公园内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拟设立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R].合肥: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6.

[2]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木坑竹海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2-2025)[R].合肥: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2.

[3]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黄山:黄山市政府,2011.

[4]黄山市政府.黟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R].黄山:黄山市旅游局,2011.

[5]黄山市政府.《黄山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R].黄山:黄山市旅游局,2011.

[6]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木坑竹海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R].合肥: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5.

收稿日期 :2019-03-19

作者简介 :祁海燕(1977-),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资源调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等林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9)11-0267-02

标签:;  ;  ;  ;  ;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