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特点探讨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教育课程特点探讨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征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职业论文,教育课程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一词,英语为Carriculum,源于拉丁语“跑道”(cursum racecourse),转义为教育上的术语,涵义为学习者的路线,与学习过程(Course ofstudy)同义。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产生了各种关于课程的界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有关教育课程的概念一段中,提到了以下内容:“《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基本分类单位仍然是教育课程。教育课程是按照其教学内容确定的,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目标可以是,比如,为进行更高级的学习作准备,取得从事某种或数种职业所需要的资格,或者只是为了增长知识及理解力。”“达到某项预定目标往往意味着圆满完成一套组织严密的学业,有时还能得到颁发证书或者其他形式的正式承认。‘教育活动’一词的涵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一词涵义更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某一级教育不仅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有时,课程还包括一些通常不被视为一门课的重要内容,如在企业中进行的实习,从事项目研究和书写论文等。”

由此可见,课程是为一定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序教育活动。不同目标有不同的课程。因而,当一种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确定后,课程编制就成为关键。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培养目标和课程编制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的问题,都必须认真探讨。下面从指导思想、影响的因素以及课程内容三方面对高职的课程特征进行阐述。

(一)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此,高职课程编制的指导思想可表达为:“职业能力是课程编制的基础;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课程的出发点,也是课程的终结点。”

以上指导思想需作以下说明。

1.职业能力不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也不是心理学上的能力(Ability)概念,即顺利完成学习或其他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而是指综合的职业能力(Competence指称职的就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一切内容。

2.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高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而,高职课程编制不能仅着眼当前上岗职业能力的需要,还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应该保证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高职培养目标的工作环境大都是千变万化、千头万绪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他们的工作行为经常是相联系着的群体活动,又往往是现场技术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组成中,应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即80年代初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关键能力”。

(二)影响因素

影响高职课程编制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环境因素;既有传统的文化背景,又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1.技术水平

技术的发展对课程编制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有力度。因为,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职业岗位的种类和内涵,也就必然影响高职的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和形态。

技术的发展相应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电视、闭路电视、语言实验室以及电脑辅助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课程的容量,改变了课程的形态。

2.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编制有较大影响。例如,5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社会需要大量有专精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力。所以单位行业训练课程模式应运而生。进入80年代后,台湾地区的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上来,对所需的技术人力,强调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和适应技术变化的能力。这就使得职业群集课程模式迅速兴起。

3.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是影响课程编制的外在因素。当前,高职的办学模式有三种:学校本位型、企业本位型和产教合作型。不同的办学模式,由于其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和方式的不同,在课程编制上也会有明显差异。

学校本位模式有利于进行基础训练和系统的理论教学,但由于时空的局限,较难深入完整地体验专业实务经验以及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

企业本位模式的优点是能使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得到较好的专业实务训练。但由于基础课程的师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较难得到充分的保证,以致影响学生的总体质量。

产教合作模式系指学校与企业结合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以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及英国的三明治式的教学计划,都是典型的产教合作型办学模式。产教合作模式取上面两种模式之长,因而在实践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职教理论

传统职教理论认为职教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终结教育;而现代职教理论,如70年代兴起的美国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理论则变为“充分准备与发展成功的职业生涯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学校不但应使学生在职业生涯阶梯上稳定地迈出第一步,而且应使其能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成功,也就是说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法国国民教育部为短期技术学院制定的教学大纲指出:“基础科学是技术革新的源泉,在两学年有限时间内,与其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有限知识系统中吸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技术科学是培训的主体课程,其教育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会某些具体的工艺知识和技能,不是获得解决某些问题的现成药方,而是使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毫无疑问,不同职教理论就会产生不同的课程。

(三)课程内容

高职课程由于高职培养目标知能结构的要求,因而有其自身的特征。高职课程内容应侧重于理论技术、创造性智力技能和专业理论。分别阐述如下:

1.理论技术

早先的技术大都来自生产或工作的实践经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养成。这种技术称为经验技术,它虽然也符合客观规律,但掌握者并未自觉地以科学原理来指导工作和生产,也没有在事后对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者和作坊主掌握的就是这种经验技术。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及精确度的提高以及产量的增加,使得生产现场必须应用科学原理来进行产品制造以及生产管理。这就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形成了理论技术。

理论技术的出现是技术内涵的质变,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理论技术并不排斥经验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理论技术的发展大都是以经验技术为基础的。其次,理论技术的应用还会出现新的经验因素。当前大多数工作岗位都是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的相结合。

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产生,缘于理论技术的发展。高职培养目标理应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这是十分清楚的。高职课程应使学生具备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如果忽视和削弱高职课程必需的理论基础,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

同时,在高职课程中我们还须重视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的结合。实践证明,许多技术成就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2.创造性智力技能

在编制高职课程时,如何全面正确地处理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对技能作一些理论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技能一般分为智力技能(mental skill)和动作技能(motor skill)。英国教学理论家罗米索斯基(A.J.Romisowski)从另一种角度将技能再分为再生性技能(reproductiveskill)和创造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再生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具有重复性质,在各种情景中运用时没有较大变化,体现的是一种固定程序或运行方式,如打字、跑步、钻孔、刨平面等。创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要制订计划并运用某种理论或策略作出决定,在执行任务过程时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如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营销、艺术创作、球类比赛等。

由上述可知,不论是智力技能或动作技能,都可以有再生性与创造性的类别。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人们所需运用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往往部分是智力性的,部分是动作性的;或者,部分是再生性的,部分是创造性的,至于以哪种成份为主,需要作具体分析和考虑。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类技能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使许多再生性的动作技能被机械手、自动传送带等自动机械所替代。即便是再生性的也有不少部份是智力技能。如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工作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使再生性技能的价值下降。然而,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设备的出现,从总体上分析并没有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智力技能。恰恰相反这些高技术设备的产生和应用都需要创造性智力技能。至今为止它们相对人而言,始终还处于辅助地位。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Computer aidedManufacture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名称就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象征。所以,随着技术发展,创造智力技能的价值在不断提高。

高职教育大都是针对高技术职业岗位的。在这些岗位知能内涵的组成中,创造性智力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在高职课程中,不能笼统地强调技能的比重,而是应加强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内容。例如,在实验课中应强调创造性实验技能训练(如设计性实验、排障性实验),相对削减按固定模式操作的验证性实验;在毕业设计中,应尽量选用真刀真枪课题,以加强创造性智力技能训练的力度;在某些课程中,应削减再生性智力技能的训练时间,如高等数学中的求异、积分等运算,用更多时间训练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3.专业理论

在处理高职课程的知识内容时,有一对矛盾是必须认真加以探讨的,那就是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它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不能把学生培养成通才;作为高等教育,它又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还须有较强的适应性。

要满足针对性和适应性两方面要求,高职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职课程的知识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现分别阐述如下。

基础理论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物理、化学、数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

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液压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振动、金属材料、机械另件、自动控制理论等。

专业技术知识是与高职人才的具体工作直接有关并频繁应用的知识,课程如测试技术、数控与编程、机制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电气控制、工夹具设计等。

从三类知识的性质可知,专业技术知识是直接反映当前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体现了高职教学的针对性。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的基础,它常常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上面所举的专业理论课程实例,就是各种机械类专业的共同基础。基础理论表达的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且覆盖面更广。这两类知识支持着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

三类知识的性质又决定着它们的稳定性。它们的逻辑联系(或内容排序)是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实践证明,愈在基层的知识稳定性愈高。当前,人们惊呼的“知识老化”、“知识淘汰”等大都是指专业技术知识。基础理论最为稳定,有时,即使“老化”了,但在一定时空下,仍然是有效的。专业理论的稳定性处于两者之间。

高职人才合理知识结构的关键,就是协调这三类知识的比重。有的研究者提出,为了增加高职人才的适应性,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是必要的。我们认为,高职人才的适应性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适应性,没有必要在过分宽广的幅度中打基础。有的课程开发方法如“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DACUM方法,又过分强调了职业岗位当前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用这种方法开发出来的课程内容,专业技术知识会占很高的比重。这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们认为在高职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中,应该加强的是专业理论。其理由:

(1)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沿一定专业方向的综合和发展,是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和提炼了的基础理论。因而,它是针对性要求和适应性要求的统一。

(2)专业理论是学习和发展多种同类专业技术的基础。

(3)专业理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是十分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如德国康斯坦茨高等技术学院1990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数,基础理论课占15%,专业技术课占25%,而专业理论课要占35%。

由此可见,加强专业理论对高职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高职教育课程特点探讨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