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永华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 云南红河 661199)

【摘要】目的:探讨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锁关节脱位患者1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胸锁钩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方面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后各项目评分情况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锁钩钢板固定术和张力带固定术都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安全性方面,胸锁钩钢板固定术效果更好,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

【关键词】胸锁关节脱位;胸锁钩钢板固定术;张力带固定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83-02

在临床上,胸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外力导致,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2]。为确定最佳的治疗方式,我院选取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共16例,脱位分型为AllmanⅡ-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胸锁钩钢板固定术)和对照组(张力带固定术)。观察组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1~59岁,平均(30.5±6.4)岁,其中车祸伤4例,挤压伤和牵拉伤分别为2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都是4例,年龄22~58岁,平均(31.5±5.2)岁,其中车祸伤5例,挤压伤2例,牵拉伤1例。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张力带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具体如下:指导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实施全麻,垫高患侧,使用无菌纱布包扎上肢,以方便牵引固定。将胸锁关节作为中心,行弧形切口,6~8cm,向两侧游离,使胸大肌和胸锁乳突肌分离,显露胸锁关节和锁骨内侧1/3,将其中机化或者血肿组织取出,并在锁骨近端进行骨膜下剥离,修复损伤,使胸锁关节尽量保持完整。切断锁骨近端和第1肋骨之间的部分肋锁韧带,将同侧胸骨柄的测量暴露出来,然后在胸骨侧方中央打孔开槽,接着取3~4孔长度合适的同侧锁骨钩钢板重新塑性,沿着胸骨孔道将锁骨钩的尖端插入到胸骨柄之内,对胸锁关节进行固定,之后将钢板部分放置于锁骨近端,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对创口进行重新和缝合,并留置引流条。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时间为3~4d,并采用前臂三角巾吊带悬吊4周。手术后3d,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便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1.3 观察项目

(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住院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Rockwood评分情况,分为五个项目,疼痛:0~3分,分数越低,疼痛越严重;患肢力量:0~3分,分数越低,力量受限越严重;日常活动:0~3分,分数越低,日常活动受限越严重;活动范围:0~3分,分数越低,活动范围受限越严重;主观评价:0~3分,分数越高,评价越好[3-5];(3)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分析(x-±s)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出现固定不良和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虽然胸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是由于急性和并发症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于胸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不同的手术方式具有不同的效果,选择科学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胸锁钩钢板固定术和张力带固定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段,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基本一致,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失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其中胸锁钩钢板固定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方面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后各项目评分情况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胸锁钩钢板固定术和张力带固定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前者安全性更好,患者不容易出现并发症,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胸锁关节脱位患者来说,两种方式都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都可以在临床应用推广。在安全性方面,胸锁钩钢板固定术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同时这种治疗方式的费用也比较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胸锁钩钢板固定术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陈方虎,赵小平,郑文标等.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3,26(5):380-382.

[2]张勇.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疗效[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2):119-120,125.

[3]潘超,瞿绪勇,吴学仪等.胸锁钩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1):68-70.

[4]李大伟,王俊义,刘忠文等.胸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7):775-776.

[5]刘攀,袁加斌,刘仲前等.锁骨钩钢板在胸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15,28(8):730-732.

论文作者:王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