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点及发展的研究论文_汤仲庆

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点及发展的研究论文_汤仲庆

浙江龙晟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了一些关键要点以及明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合理策略。注重现代化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性及艺术性等生态园林理念发展,明确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讲求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应用。

关键词:园林建设;景观设计;要点;趋势

一、园林景观设计要点特征

1、以人为本,体现园林景观的主要功能

美化城市、过滤尘土、庇荫、改善道路环境质量以及减少噪音污染是园林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而园林景观空间则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以及休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在人们一路观赏景观的动态过程中,对其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或者说视觉习惯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以人为本,提升视觉质量。在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中,其基本设计标准就是不遮挡视线,同时也要追求赏心悦目的效果。另外,植物外观形态的变化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落叶类的植物,所以鉴于对景观绿化功能如降温、遮阴的考虑,应该以小乔木、大灌木等植物进行种植,这样一来,当迎来烈日炎炎的夏天时,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清凉宜人的地方,舒缓其烦躁的心情。当迎来冷风嗖嗖的冬天时,植物叶落,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阳光和煦,带有几分暖意的地方。

2、因地制宜,选择适地的植物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选择一定要因地适宜。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地下条件来选择植物,这样更有利于植物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并且还能够维持较好的绿化效果,另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强。

3、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符合造园技术与绘画艺术相统一的原则,既要达到植物与环境相协调的效果,同时又要展现出植物的整体以及个体之美,也就是说要满足艺术与人类活动的均衡、协调、统一,这要按照艺术的构图原理来进行设计,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能够体现出不同季节不同美感的四季常绿植物的种植,使其形成一种绿化的动态景观,达到一种复现的节奏感。

4、根据生态原则进行景观绿化

生态是自然景观以及园林景观的灵魂,能够使物种与物种之间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原则要求对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对空间进行竖向分隔,有效结合乔灌草、乔灌花,并创造出植物群落层次美的艺术。由此可见,生态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重植物配置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如果能够将植物配置做出层次美,那么就能够达到一种最佳湿度、最佳温度、空气净化以及降低噪音和吸收灰尘的效果。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西方现代城市园林普遍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潮流下,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还停留在抄袭模仿西方城市园林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实体景观而忽视空间塑造,强调张扬和人工堆砌的设计手法上,这显然是因为对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未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符合当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

按照当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应该走生态城市建设之路,使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既达到美化城市、推动旅游、增进经济效益的目的,也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强化城市生态的整合,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和休闲化,要以开放式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工业园区之中,让城市不再是一个个绿色区块,而是弥漫于园林城市整体的“绿色液体”。政府要主导,民众要参与,家家要栽花,户户要绿化,使阳台、屋顶、甬道、墙面、门前、屋后,无不披上绿色的盛装。

2.立足当代城市整体发展要求规划长期目标

所谓当代城市建设,是指通过最优秀的人才激活最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材料与工艺,降低城市建设与运转的各类成本,提升城市的各项配套系统功能与效率,增强城市的经济价值与经济发展的活力,节能、低碳、环保、绿色、高效、宜居。园林景观的设计者们要把现代城市的建设理念、发展总目标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做到布局合理,设计出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体系和方案,做到城市的景观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发挥园林景观对城市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有的推动作用。

3.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以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上,遵循生物多样性,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以注重适地适树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讲求科学,适地适树,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努力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园林绿化特色;以注重因时绿化为原则,紧紧抓住春季重要时节,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防止园林绿化建设反季节施工,避免严寒酷暑种植绿化影响苗木成活率和绿化生长效果。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4.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必然联系

一是在生态城市园林建设方面,要遵循“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原则,空间绿化要与绿地建设相配套,进行多层次的绿化。以城市规划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学科理论为支撑,应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使城市生态建设向草坪、植被、乔木、灌木等多层次立体混交发展。二是城市园林绿化在重视整体环境的同时,要逐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重视生态小区的建设。在建设中要重点以自然景观、绿化园林为主,尽量减少亭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等人文景观,使得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统一,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更有利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发展。三是生态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利益关系。

5.明确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

以人为中心,关注园林景观的使用者,设计出人性化、使用便利,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园林景观,是园林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要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要体现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园林景观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设计的精巧,产生愉悦感,并把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实现集园林景观的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为一体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文明及环境建设的标志。其不仅使人们的自身修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在改善投资环境及当地经济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应本着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建设成为一项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2]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论文作者:汤仲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点及发展的研究论文_汤仲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