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渗透商业价值的体育奇迹_迈凯轮论文

F1:渗透商业价值的体育奇迹_迈凯轮论文

F1:浸透商业价值的体育奇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价值论文,奇迹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月16日,2005年度Fl赛事在中国落下帷幕。当雷诺车手阿隆索在上海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当马赛曲那激昂的旋律回荡在"上赛道"上空的时候,最后一个悬念终于揭开了--法国雷诺车队获得了年度车队总冠军。这标志着雷诺在今年的F1赛事中大获全胜,在之前举行的巴西大奖赛上,阿隆索已经获得了年度车手总冠军。

虽然上海大奖赛中事故不断,甚至两次出动了安全车,但这丝毫不影响今年全年Fl赛事的精彩。而把悬念一直留到了最后一轮,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F1在赛事改革方面的努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F1无疑越来越成为浸透商业价值的体育奇迹,似乎F1运动的每一个毛孔都呼吸着顶级商业竞争的气息。正如F1迈凯轮车队经理丹尼斯所说的那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F1可以说是代表了全世界仅有的几种可以使企业品牌获得覆盖全球曝光度的机制,这才是各大赞助商愿意投资Fl的目的。"

汽车业的终极PK台

Fl比赛是各大顶级汽车厂商的顶级竞技场,而从竞技体育只有一个胜利者的角度来看,F1运动又成为汽车业的终极PK台。

此前6年的Fl赛道上,意大利菲亚特旗下的法拉利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统治者。以红色为象征的法拉利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今年终于被彻底打破了,如果不是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上演的一出"轮胎退出事件",驾驶着法拉利的"车王"舒马赫在今年也许捞不到一站分站赛的冠军。红色法拉利的迅速衰落映衬出蓝色雷诺和银色迈凯伦的崛起。而雷诺和迈凯伦之间持续一个赛季的竞争与法拉利的走麦城一样,成为今年Fl最引入瞩目的焦点。

迈凯伦车队的全称是迈凯伦--梅赛德斯车队,著名汽车制造商奔驰公司为迈凯伦车队提供赛车。事实上,迈凯伦和雷诺的竞争也贯穿了今年的F1比赛,而焦点就是奔驰引擎和雷诺引擎之间的竞争。众所周知,在F1比赛中,引擎是成败的关键。而今年的迈凯伦车队,真是"成也引擎、败也引擎"。

迈凯伦的两位车手今年拿到了最多的分站赛冠军,但他们却在赛季最后两手空空,在奔驰和雷诺的争斗中,雷诺笑到了最后。在今年倒数第二站日本大奖赛进行的练习赛中,迈凯伦的头号车手莱科宁再次不幸被功率强大但稳定性差的梅塞德斯奔驰V10引擎泼了盆冷水。虽然在此后53圈的正式比赛中,莱科宁因为更换引擎在发车中退后10名发车,但年轻的芬兰车手却奇迹般地在铃鹿赛道获得了自己今年的第7次分站赛冠军。但这种努力并不能让这位赛季前被普遍看好的天才车手获得今年的车手世界冠军,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爱爆缸的奔驰引擎毁了小伙子的冠军梦。在莱科宁的引擎再度爆缸之后,阿隆索也在一旁有点幸灾乐祸地打趣说:"我今年能够获胜真的很幸运,因为我的对手总会遇到很多麻烦。"

但阿隆索说的也是实话。雷诺的速度的确无法和迈凯伦相比,但稳定性远远胜出。莱科宁可以在西班牙、摩纳哥、加拿大、匈牙利、土耳其、比利时、日本站夺得7个分站赛冠军,靠的是强大的引擎,但他却先后在欧洲站和德国站比赛中因为机械故障退赛,并因为米其林轮胎的安全问题和其他6家车队一起抵制美国站比赛。此外,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站,莱科宁还先后违规更换引擎,并受到发车位置退后10位的处罚。他还曾在意大利站遭遇轮胎故障,如果不是这些意外,今年的车手总冠军也许就是他了。但现实是不相信假设的,事实上,以往人们都认为速度是赛车取胜的根本,但引擎功率强大的"银箭"迈凯伦却始终没有解决好自己奔驰引擎耐久力不足的问题,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反观今年无可争议的王者--雷诺车队,虽然车队主管布里亚托利坦承雷诺R25赛车的速度落后于迈凯伦MP4-20,但雷诺车手阿隆索仍然在巴西站成功登顶,并且以24岁的年龄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这显示了雷诺R25的出类拔萃:在底盘、引擎与轮胎结合上,R25被证明了是最可靠的。驱动轮扭力输出系统在所有F1赛车中处于领先地位,R25只要达到每分钟2500转就能驱动赛车,而其他赛车至少需要达到每分钟5000转才能驱动起来。此外,R25的驱动轮扭力输出系统可以较好地抑制赛车轮胎在起步时打滑,有利于赛车的起步。而在变速器的匹配上,R25采用的是与其他F1赛车普遍采用的7挡变速箱不同的6挡变速箱,尽管这是令R25在速度上稍逊一筹的原因,但由于变速比的不同,R25会在中低速时获得更大的扭矩,从而提高赛车的加速能力。

F1作为世界顶级汽车厂商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一目了然的速度角逐让各大厂商拥有足够的危机感。今年是雷诺的天下,但明年呢?奔驰不会善罢甘休,法拉利注定会卷土重来,还有宝马、本田、丰田,一个个如雷贯耳,却又虎视眈眈,因为他们知道,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谁被从F1的大舞台上PK掉了,那会是一件十分丢脸甚至是影响市场前景的大事。

每一个零件上的黄金价值

F1比赛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如果没有一部好的赛车,即使是公认的车王舒马赫,也注定名落孙山。在Fl身上,凝聚了科技的精华,体现了工业制造能力的尖端水准。资料显示,F1赛车从概念到设计成型,通常需要250000小时的工作;每次比赛结束后,底盘都要被卸下,需要进行200多项检查;一辆Fl赛车可以在2.5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在5秒之内,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F1赛车的刹车性能惊人,它可以在1.9秒内让赛车从200公里/小时,减速到0,刹车距离为55米;一个车手在比赛期间大约换挡2600次;一台赛车的发动机整个大奖赛中要点火800万次,尾气温度可高达800度;一部V10发动机可以提供800匹马力以上的动力,相当于一辆大众汽车1.6升发动机马力的8倍,而宝马公司称,其最强大的F1赛车的马力记录是1100匹。

事实上,F1的许多技术也被成功移植到量产的汽车上,比如宝马M3、M5和Z8车型的油底壳和八缸柴油发动机的进气岐管采用的砂型铸造工艺,正是来自F1赛车V10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另外,还有其它一些源自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自动化技术也被应用到宝马汽车上,比如连续式手动变速箱(SMG),最初就是在一级方程式比赛中获得成功的,SMG驾驶概念是F1变速箱的通用操作方式。而法拉利赛车更被称为F1赛场的"活化石"。从1950年F1大奖赛创办之初,法拉利汽车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亲手创办了法拉利车队,法拉利的每一辆超级跑车,都有F1赛车的影子。"恩佐·法拉利"跑车虽然是为公路行驶设计,但集中了最先进的F1赛车技术。讲究空气动力学的造型、轻盈的碳纤维底盘,融合了大量F1技术的V12发动机、机器人界面内饰,F1赛车的各种性能成为法拉利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在今年的F1赛事中,两家轮胎供应商米其林和普利斯通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甚至成为左右比赛的决定因素。既要保证抓地力又要保证耐磨性,这其中那个微妙的点始终让轮胎供应商煞费苦心,更何况每条赛道、每种天气、每次赛车的调教都千差万别,与轮胎结合到一起不确定因素实在是难以计数。

今年法拉利的糟糕表现固然有众多因素,但车队的轮胎提供商日本普利斯通公司被当成了罪魁祸首。今年一站比赛一套轮胎的规则让普利斯通苦不堪言,他们提供的轮胎被普遍认为缺乏竞争力。而米其林呼吁单套轮胎制度的声音正配合了国际汽联和F1组织者希望削减开支的想法,研发时间已然落后的普利斯通又吃到了只服务于法拉利一家的苦果,米其林阵营的队伍空前壮大,而普利斯通没有充足的数据信息做进一步的轮胎测试和改进。

虽然在今年的轮胎大战中,米其林看上去全面超过了普利斯通,但有一件事的确让米其林的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美国大奖赛上,由米其林提供轮胎的7支车队以赛道安全为理由集体罢赛,空荡荡的赛道上只留下普利斯通的6辆赛车。今年一整年成绩都不理想的普利斯通,却是"轮胎门"事件的受益者,就在美国,法拉利和舒马赫获得了惟一一个分站赛的胜利。"既然引擎等其他问题都能成为退赛的理由,那为什么轮胎会受到谴责,我们只不过是在比赛前发现了安全问题并告诉了车队,最终决定还是车队来做的。"技术总监杜帕斯基耶说道。当时,米其林警告使用其轮胎的车队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一个弯角处不能保障赛车和车手的安全,而国际汽联又拒绝调整赛道以及车队更换轮胎,所以整个赛道上只有6辆赛车参加比赛,当时现场观众嘘声四起,严重影响了F1的声誉。在普利斯通眼中,"轮胎门"的出现正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公司的整体实力,觉得自己的轮胎得到了考验。这也许是普利斯通在灰暗的一年中惟一的安慰了。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国际汽联已经出台了一份草案,其中的主要内容为在2008年设置轮胎单一供应商,由此来降低F1的准入门槛以及各家车队的开支。普利斯通在F1中的合作伙伴只有3家车队,因此对于一心想要扩展势力的他们来说,单一轮胎制显然是件好事,也并不反对。而米其林却表现出了对国际汽联有限度的不满:"如果是单一制,我们或许去投标,不过这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国际汽联的规则,而是喜欢F1这项运动。"伴随着国际汽联2008年单一轮胎制的提出,轮胎的竞争变得愈发有趣,事实上,F1的每一个细小的零件,都拥有黄金般的价值,体现了汽车科技的最高水准。

用速度冲撞的商业模式

F1用速度为自己拼出来一片广阔市场,最直观体现在销售汽车方面。雷诺在F1中的优异表现刺激了雷诺在中国的销售。雷诺的市场人士表示:"今年雷诺车手和车队赛出的好成绩,使雷诺车的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销售态势。F1车队的成绩引起了消费者对雷诺车的关注。阿隆索夺冠以来,前来咨询购车的电话就络绎不绝,展厅中人气也非常旺。雷诺梅甘娜三厢销售火爆,现在订货要到12月初才能轮到。"而法拉利总经理让·托德在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展厅表示,法拉利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去年在中国国内售出了42辆汽车。他估计,今年的销量将比去年翻番。在以后的两至三年内,中国有望成为法拉利在世界上销售量第五或第六的市场。

F1是个商业化的模式,速度的竞争也体现了商业模式的竞争,我们关注F1比赛本身的同时,更想超越比赛本身,体验各种顶级商业竞争。

Fl上海站前夕,这项运动55年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商业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峰会也被称为"头脑F1",有评论说:"在市场营销上,F1商界头头脑脑的脑子转得绝对比F1的速度还快。"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和F1管理公司总裁伯尼·埃克莱斯顿提到了"未来5年"的概念,他们预计2010年中国就将拥有自己的F1车手,"从卡丁车到F3,再到GP2,然后是F1,车手就是在这样一层层的培养机制里成长的。阿隆索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身价8500万欧元,也是从开卡丁车过来的,我相信未来10年甚至是5年,我们就可能看到中国的顶尖车手,阿隆索这样的成功事例将会到处涌现。"莫斯利做出了上述表示。伯尼·埃克莱斯顿说得更加直接:"我绝对相信,2010年中国就会有自己的F1车手,而中国企业的参与将有助于这一计划的实施。"而伯尼的特别顾问迈克尔·佩恩的话显然更一针见血,他希望未来5年能看到中国的车队像日本的汽车厂商一样在高科技的F1比赛,"车队的成熟必须有制造企业,这样才能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希望中国的汽车工业继续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但参与F1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在斯图亚特郊外奔驰厂区的后面,奔驰F1引擎研发中心里,迈凯伦-梅赛德斯赛车的引擎要经历研发、测试、诊断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据估算,该中心一年的花费达到1.4亿美元。比资金更重要的是技术。1999年,当时的丰田汽车正式宣布将征战F1。同年,丰田车队登记成为第12支F1车队,然而到了2002年,丰田F1赛车才正式在F1赛道上驰骋。自丰田车队诞生以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它身上投资的天文数字,始终与车队的战绩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本赛季,丰田T-105赛车的表现才有了稍许起色:丰田车队在50个分站比赛后,登上了领奖台第二名的位置。关于TF105赛车的好成绩,其意义不只是为丰田公司赢得荣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丰田汽车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这个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用行动表明了它的挑战精神。

闻名世界的丰田的F1之路尚且如此艰难,中国汽车业如何迈入这个门槛呢?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明年国际汽联运动规则规定,将放弃现在正在使用的V10引擎,转而使用V8引擎,这对各大车队都是全新的挑战,而引擎的设计目标便是在发动机里程寿命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实现耐久性和性能的统一,因为在整个F1周末赛事中都使用同一台发动机,这意味着发动机的寿命必须延长一倍。这种规则的不断变化要求汽车厂商有更加优异的技术实力作为保障,而以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准,离进军F1的目标还差得太远。

F1最迷人的地方,也许就在于这项运动将人和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翻开F1运动50多年的历史,其实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汽车工业的发展脉络,F1代表了汽车工业对速度的最高追求,体现了完美的汽车文化。这也是F1运动在国外拥有一批铁杆车迷的原因。

中国汽车工业参与F1运动,显然还缺少必要的底蕴。F1的中国之路只走到了第二年,从目前的情势看,显然还有太多值得提高的地方,比如在今年上诲大奖赛里那个让迈凯伦失去冲击车队总冠军希望的小意外:迈凯伦车手蒙托亚竟然在"上赛道"上由于轧上了弹起的下水道井盖而遗憾地退出了比赛。F1是个经济、科技、车手、赛场的综合体,参与这项世界上最昂贵的比赛,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F1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经常出现的意外和不确定性。在F1这个商业游戏里,中国也许还没有真正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但在什么都不确定的F1世界里,中国也许是最令人期待的元素之一。

标签:;  ;  ;  ;  ;  ;  ;  ;  ;  ;  ;  ;  ;  ;  

F1:渗透商业价值的体育奇迹_迈凯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