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卓华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卓华

兰陵县城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对于近年来建筑领域而言,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各式各样建筑材料不断推陈出新,使混凝土结构施工不论在工艺层面还是在设备层面均实现了创新,而全新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促使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达到极大水平提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

如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开始越来越重视渗透国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设施,力求提供一个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修建的基础是混凝土,也是我们需要着重强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必须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我们需要从混凝土的管理方式上以及材料、工艺、技术等环节上严格把关。

1混凝土结构概述

(1)混凝土结构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是将砂石、水泥、水等用作主要材料,并与其他相关辅助性材料开展结合制成的一种以混凝土为主的制作结构,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在对混凝土结构开展浇筑过程中,要开展好对一系列因素的调节控制工作,如此方可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2)混凝土结构特征混凝土结构凭借其所具备一系列特征,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混凝土结构特征,主要包括:1)混凝土结构具备极强的可塑性,可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及工程设计借助模板塑造出各式各样的结构样式;2)混凝土结构与各式各样辅助材料开展结合,可有效提升结构的强度、抗震性等,同时混凝体结构在塑造期间经由反复的夯实、振捣,可获取良好的稳固性;3)混凝土结构制成材料以砂石、水泥等为主,为采集、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较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要求较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被应用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搭建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工程,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在顶部预留接缝,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贯程度;第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埋藏在地底,主要发挥的是支撑建筑结构的作用,此时,受外界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但是对结构渗透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多。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

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多,其应用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导致其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多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造流程,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另外,各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也有所差别,我国的行业规定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要控制在25℃之内,强度要控制在C20~C40之间,施工工艺及其流程需要符合建设规定,必要时要通过结构钢筋来控制裂缝现象。

3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

如果想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科学合理、有序进行施工,其首要前提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合理适当的配合比,其中包括了各种混合材料的选取和配合比例,比如添加剂、混合料、水泥使用量等。以水泥使用量为例子,为了有效减小水热化程度,可以科学合理的减少水泥使用量,一般情况下,有关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的测试,测试期限通常保持在60d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需要进行反复几十次,这样才可以有效确定水泥的使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测试时,首先应该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各方面情况和所选的防裂设计方案来预判水泥水热化的最高温度以及差值,然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在这个基础上计算最高温度的应力,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标准,这就表示这个防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相应的防裂作用;如果检测的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就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重新估算,比如减小混凝土的温差、减小水热化温度、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增加抗压强度等,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3.2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技术

1)混凝土搅拌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搅拌对温度、相关工艺、时间的要求较高,并且其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结构材料要长,在其特殊性的影响下,混凝土搅拌工艺和规定也有特殊要求。结合实验数据和施工经验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大概为30min,具体的搅拌时间需要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位置和性能要求而定,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投放和剩余材料存放等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以此来确保搅拌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2)浇筑温度控制技术。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温度和湿度方面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温度控制方面,如果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结构裂缝数量的增多,因此,在夏季施工时需要通过喷雾等方式对混凝土配置原材料中的砂石进行降温处理,如果此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仍然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可以用冰水适量代替配置过程中的水资源,进而实现降温的目的,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温度过高的现象。

3.3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热化和绝热温度上升,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的现象,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所以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度,想要实现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减小水泥水热化的方法[3]。主要对策可以分成以下几种:(1)使用一些水热化程度低的水泥,或者添加减水剂和粉煤灰,以及降低水泥使用量和混合水。(2)通过应用其他施工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差,主要步骤分为浇筑前、浇筑中以及浇筑后。浇筑前需要将钢管进行填埋施工,浇筑时需要进行一层一层有序浇筑,浇筑完成后可以利用冷水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3)对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施工技术,减小混凝土外表冷却速度,比如加盖放水草帘被等措施。

3.4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因为混凝土一般都是进行分层浇筑的,因此分层工艺技术和凝固时点及凝固程度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凝固时间上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并不是浇筑完成后就无事可管了,混凝土表面很有可能在后续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体质量。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振捣或抹压,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和扎实,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表面的水分进行过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裂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后续养护最佳时间是浇筑后十小时左右,养护宜持续四周最佳。如果有特殊的部位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并且针对其特殊性调整养护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护期间需要安排专人看护,用适当的遮蔽物盖住混凝土,以防止表面被破坏,定时打开查看保证其湿度,若水分不足需要立即补充水分,若发生混凝土表面有些凹陷不平,要立即派人进行修补,这样成型的混凝土才会完好无损。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复杂且重要,质量是施工工程的灵魂,虽然无法保障施工工程质量百分百过关,但是在我们的努力下,能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新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而得以提高和改善。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管理、提高技术、加强工艺管理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从而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带来更大的效益,也保障了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严小敏.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1):155-155.

[2]马在良,卢洪斌.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52-252.

[3]周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低碳世界,2016(28):195~196.

论文作者:卓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