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企业联盟的批评_华帝论文

对中国企业联盟的批评_华帝论文

中国企业连盟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连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之前,笔者对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掀起一波又一波价格战展开过一番透视与评述,在广大的读者中引起了共鸣。今天又推出与之相对应的姐妹篇——中国企业联盟批判,旨在呼吁实实在在的企业联盟,而不是炒作式、务虚式的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热浪灼人

在今年,如果非要对除价格战之外最为常见的企业行为作一番评说的话,相信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指向“企业联盟”。

证据如下:

4月1日,中国25家航空公司签署“航线联营协议”,联营公司按照协议投放运力,并通过结算中心分配收入;

5月26日,北京, 中国冰箱第一品牌科龙与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小天鹅宣布结盟;

5月底,广东, 中国燃气热水器知名品牌万家乐与中国灶具知名品牌华帝缔结联盟;

6月9日,中国彩电业的9个著名厂家康佳、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云集深圳,正式签署协议,停止价格战,组建企业联盟。

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出现了这么多的企业联盟,直将媒体与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将消费者弄得眼花缭乱。

分析中国企业的联盟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为对付价格战而结盟,其中以航线联营和彩电联盟为典型代表。

今年3月份,中国各大航空公司机票竞相打折, 有的航线甚至以低于火车票的价钱出售机票,从而引发了航空价格大战,于是,中国民航总局一纸命令,将国内102条热线捆绑在一起,实行票价联营。

彩电业的情况与此相似。1998年彩电价格是一年降两次,1999年是两个月降一次,到今年则是一个月降两次,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了680 元的21英寸彩电。以至于有评论说:“便宜得都让人不敢买了。”降价如此之频繁,价钱如此之低廉,彩电业的状况已到了令人不忍目睹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9家彩电企业聚集在一起结成价格同盟。

第二种是为方便搭车炒作而结盟。以“万华联盟”为典型代表。

众所周知,从今年6月1日起,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被正式淘汰。燃气热水器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也就是说,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突然门户洞开,强排市场顿成“无人的宴席”。如何抢先入席?这对华帝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中国灶具的知名品牌,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也成为燃气热水器行业的名牌企业,撇开技术门槛等其他不说,仅就品牌知名度一项,华帝就距离甚远。若能与该行业的巨子结盟,华帝就大大缩短了“通往知名度之路”,如果再由此得到技术援助,那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事。最后,“万华联盟”使华帝如愿以偿,成功搭上了万家乐的快车。

而万家乐,在前几年的“两万之争”中大出风头,但不知为什么,对手万和从去年开始突然沉静了下来,用媒体的话来说,就是万和开始了“默默再造”。习惯了喧嚣的万家乐颇感不适应,正当寂寞时,因“两权分离”而名噪一时的华帝走过来了。再说,要在强排时代再度辉煌,名气越大越好,也就是说,自己身上凝聚的“眼球”越多越好。与华帝结盟绝对可以成为吸引媒体的上好素材。

就这样,万家乐与华帝一见钟情。

第三种是为寻求互补而结盟。以科龙与小天鹅的结盟为代表。

结盟双方都明确表示:主导产品的互补性是结盟的基本前提,科龙的容升冰箱和科龙空调与小天鹅洗衣机恰好构成了白色家电的三大件;夏季产品冰箱和冬季产品洗衣机也季节互补;两家企业,一在岭南,一在华东,恰好构成主销售市场区域上的互补。

联盟虚实质疑

近来媒体炒作最为厉害的几大企业联盟中,固然有出于战略考虑而真正结盟的,但大多数的联盟给人的感觉是:炒作多于实质,口号甚于行动。

拿多年来“战事不断”的彩电行业来说:一向热衷降价的中国彩电厂家,在销售淡季到来之时,却反其道而行之,9大彩电厂家联手, 结成价格联盟,限制彩电销售的最低价格,并合力将彩电市场售价抬高,按老总们的话来说这样做是为了结束彩电行业的无序竞争和遏制恶性价格战的蔓延。

联盟一出台,就有人评论说,这是彩电巨子们与消费者玩的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6月9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一次彩电峰会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在这次峰会上,康佳总裁陈伟荣主动对新闻记者放话,一个月后将可能再开峰会,届时,21英寸彩电的最低限价可能提至1100元。而本届峰会这一型号的最低限价为1050元。这实际上是通过媒体之口告诉消费者:彩电要涨价了,快来买吧!但说到底钱是由消费者揣着的,什么时候把钱掏出来,可不是由厂家说了算。当然,对于这一点,老板们也是清楚的。因此,在回答记者关于“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疑问时,陈伟荣表示,将视市场情况决定。而市场的情况是:如果市场真的如期启动,大家各卖各的,联盟便无存在的意义;如果消费者毫不理睬,就一定会有人熬不住而只好降价,联盟也就不成其为联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只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事实上,彩电价格联盟一出现后就挫折不断:

联盟出台后的第三天,国家计委价格处的负责人就指出,如果9 家彩电企业果真达成了价格联盟的话,这种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它违反了我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即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权益。

联盟协议签署刚过去几天,广州、北京、南京、济南的商家不但不买帐,彩电价格甚至出现不涨反跌的现象。

正当彩电巨头们内外交困时,峰会内部又爆新闻:成员之一的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在天津公然违反最低限价协议,将74厘米的纯平彩电卖到每台3699元,低于峰会限价600元。 与此同时,在长虹老家四川和熊猫老家南京,最低限价完全成为一纸空文。

正因为联盟无比松散,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结盟是假,炒作才是真。大概是因为5月的风头都让打价格战的空调企业抢了去, 习惯了热闹的彩电业有必要采取一种有别于传统价格战的方式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吧?要不,第一次峰会有必要请70多名记者参加吗?

相对于炒作嫌疑很大的彩电联盟,航线联营倒是显得实实在在。

航线联营也是在航空领域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出台的。所不同的是,联盟令的发布者是民航业的婆婆——中国民航总局。用一家航空公司负责人的话来说:“过去是民航总局无法控制禁折令的执行,现在出台联营协议是让公司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制约,达到机票禁折的目的。”很多航空公司称,他们是在“不联营就退出”的条件下签署联营协议的。

民航总局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增强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可是,这种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是否能有效?联营把航空公司捆绑在一起,虽然有可能让一些小公司最后不得不归并到大企业当中,有助于扩大大公司的规模。但这种规模是在行政干预下形成的,最终只会造成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经营和能力。

像这种用行政的力量来干预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彩电巨头企图通过联盟来抬高价格的做法实质上是殊途同归。二者都属于垄断行为,不仅制约了企业竞争,对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也将起到破坏作用。

再看看万华联盟。

我们稍微注意就可发现,虽说媒体对此的报道重点各异,但其中的说法都是一致的,即万家乐与华帝是在以全行业整肃为己任的崇高目标下达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所谓联盟协议。但从消息内容看,双方都非常低调,既没有说清楚双方是在上游采购上的合作还是技术上的合作,也没有说清楚合作的大致形式。这种做法与这两家企业一贯的做事风格大相径庭。且不说万家乐在往年与万和的“两万”之争中早已名声在外,就是华帝不久前的关于“两权分离”的新闻炒作就使这个往日默默无闻的制造灶具的企业似乎名气大振。早已习惯了新闻炒作的这两家企业此番缘何如此低调?为什么对这个所谓的“强强联合”的由头未做一而再再而三的炒作?

如果真如某些消息所说的万华结成了联盟,那么在这个联盟中谁会得到更大的好处?有消息说,万家乐作为多年的龙头老大,它看中的是华帝在灶具上的成就,尤其是华帝在市场网络建设与管理上的经验,而华帝今年也野心勃勃地尝试在热水器市场分得一杯羹。如此一来,如果万家乐能在技术上拉华帝一把,将这个盟友拉进热水器阵营,并使之迅速成长起来,甚至成长为与万家乐比肩的另一个热水器新秀,这无异于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如果华帝将自己的网络向万家乐开放,也就是说华帝以灶具打天下的营销网络内存在万家乐热水器和华帝热水器,像这种产品发生冲突的网络不只在家电、燃气具行业,迄今为止,在别的任何行业中都未有先例,除非华帝和万家乐在产权上合二为一,而不是今天这样平行的联盟。

像万华联盟这样,在产品冲突的前提下结成联盟,这不能不令人怀疑是否又是一次低层次的新闻炒作。

我们需要怎样的企业联盟?

据外国专家估计,过去3年中,全世界大约出现了3.2万家公司的联盟,其中3/4是跨国联盟。这意味着企业联盟浮出水面,成为一股新的时代潮流。

在这股时代大潮面前,中国企业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众所周知,在中国,家电行业,各种各样的“联盟”、“同盟”早已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事;VCD、CVD、SVCD等市场竞争中的什么圆桌会议、价格同盟早已如过眼烟云;前不久空调价格战中的什么同盟也形同儿戏。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结盟?

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外企业的做法——

今年3月31日, 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意大利都灵宣布了一条对世界汽车生产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消息:两家公司将通过置换股权的方式组建战略联盟,菲亚特集团将子公司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股权卖给通用汽车公司,通用将基本等值的5.1%股份卖给菲亚特, 并商定,两公司将在欧洲及拉美市场联合采取融资和并购运作,共享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和产品。此举将大大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增强各自品牌的竞争力。在此之前的1月19日, 世界第一大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将与美国国内的中小航空公司和北美、拉美、欧洲、亚洲的共27家航空公司,组成网上经营联盟,开展旅游业务,提供订票、订旅馆房间、租车等一揽子服务,以夺回被一些与旅游有关的独立网站抢先开辟的网上业务。

分担经营风险、回避兼并障碍、弥补技术缺陷、借助地理优势、克服资金限制、提高管理技能、帮助进入市场等,已成为当今企业联盟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科龙与小天鹅的结盟就试图体现上述意图:据媒体的披露,双方结盟的第一步是通过电子商务采购系统,进行共同采购。双方共同推出由双方合作、第三方独立经营的易达世和易连网。 同时兼容B2B和B2C模式,前者是商业对商业的工作,指将供应商纳入网络中, 通过电子商务签订合同、下定单;后者指企业对消费者的工作,通过网络互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两个网中,科龙和小天鹅将资源共享,逐渐实现共同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仅仅从采购费用的角度,这种模式就将为厂家节约10%—15%;为供应商增加20%—30%的供应量。

在中国,像科龙与小天鹅这种联盟应该说是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企业联盟趋势。像今年1月4日,由新黄浦集团营运管理的上海科技京城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签订的《高新技术创新与发展合作联盟备忘录》也属于这种模式。张江利用其政府重点扶持的优惠政策、广阔的生产地域,为科技京城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通道;科技京城利用其地处市中心的交通便利、商铺热旺和“头脑”的集成优势,为张江提供迅速的信息渠道和服务资源。两个高科技园区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开创了上海乃至全国高科技园区间的特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除了资源互补型外,如下类型应该说也体现着将来企业联盟的发展方向。

技术标准联盟:一些新兴的科技产业,新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往往滞后,给一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产品以混水摸鱼之机,结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毁掉整个产业。1999年12月15日,新科、熊猫、上广电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突破自我界限,结成“高品质DVD联盟”,发布中国DVD企业标准和测试盘,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以民族优势品牌整合的强大力量冲击国际市场。

供求系统联盟:供产销是维持企业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流程。产业运转也如此。1999年底,润讯、万恒、联众、盛润、新浪、搜狐、索易、TCL等中国互联网产业的8巨头,在深圳结成跨行业、跨地域的“百特联盟”,联盟集结了国内网络服务供应商(ISP)、内容供应商(ICP)和信息科技(IT)业的“巨头”,覆盖的用户群占全国网民的3/4以上。用户只要在联盟任何一家网站注册,就可以在所有成员网站上直接使用资源。该联盟的一位发起人认为:“谁能做到让消费者记住谁是推出新网站、新信息的第一权威联盟,谁就会是赢家。今后包括技术及服务各方面的网络合作将会成为趋势,唯有合作才能生存。”

市场进入联盟: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不可避免。抢占市场份额是国内企业生存发展的上策。今年1月8日,上海华联超市公司邀请苏浙皖等省22市的市长聚会申城,共建超市联盟,扩大各地加盟连锁网络,振兴我国连锁超市业。

品牌营销联盟:在一些大学校园新建的“小天鹅—碧浪”洗衣房内,其洗衣机和洗衣粉是这两家公司无偿捐助的。两大品牌连袂营销,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这种联盟的秘密在于,双方的目标客户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是品牌所属产品组合后能拓展功能空间,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规模效应联盟:1999年,深圳万科、上海金桥等国内17家房地产发展商联手发起了一个名为“中国城市房地产协作网络”的策略联盟,旨在通过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集中培训、联合采购、融资互助、联合开发等合作形式,达到统一研发、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目的,联盟成员在保持独立运作的同时,能够享受到组织规模的利益。

总之,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联盟,而不是炒作式、务虚式企业联盟。

标签:;  ;  ;  ;  ;  ;  ;  ;  ;  

对中国企业联盟的批评_华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