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思想特征论文_崔鹏

供应链的思想特征论文_崔鹏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总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大家主要从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管理过程活动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将产品过程传递到下一个用户。

关键词:供应链思想;网链结构;企业节点

最初供应链的思想源于军队流通领域,一般泛指军队的后勤供给协调相关活动。在经济高度发达和商业繁荣的今天,供应链的管理才被广泛推广应用到各种商业活动中。如何把顾客满意的商品送到客户手中,对整个产品研发、流通、整合的过程中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思想。

供应链定义至今难以形成权威的统一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各种定义,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书中,英国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是由上游和下游企业组织构成的一个网络,这些成员是共同联合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

Harrington在他的著作研究中观点认为,企业供应链包括两部分,一是产品流,二是信息流,双向流程,由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等成员之间形成一个虚拟的企业联合体,将采购、制造、产品配送与销俦服务提供消费者的各种活动连接在一起。这种观点强调了外部资源作用,企业要和合作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强调了供应链网链特性。

我国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较晚,主要集中为以下几大观点:

在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是这样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马士华在其《供应链管理》巨著中主要观点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中间品,到制成最终用品,并通过销售网络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展开的系列活动,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控制,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零售商和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式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对供应链的认识总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开始,大家主要从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管理过程活动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将产品过程传递到下一个用户。这种传统的观念局限在于过分强调企业的内部操作,过于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供应链概念研究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逐步将其他企业的联系,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研究。现代供应链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与各供应商之间活动进行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注重如何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研究。对于核心企业,需要和其他各级供应商保持一种良性的、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和最终用户相互之间又形成-个网链。企业在供应链上从事各种增值活动,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控制,不断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供应链的本质是增值链,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要想取得良好的绩效,必须找到有效的协调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供应链是交错链状的网络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在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中,企业是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中心,在网络中每个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原则结成联盟,各企业供应链竞争也是在这种网络中进行的。企业要想在竞争获得优势,在供应链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在整合公司内部资源础上,加强网络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建设,并和供应链上的各合作伙伴形成高水平、紧密的战略合作,在相互合作中实现双赢。

(1)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是由顾客需求推动的。企业供应链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给终端客户及时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顾客的需求将最终拉动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合作单位进行协作运转完成相关工作。如果由供应链上的某一节点企业来推动,必然同顾客需求存在偏差,供应链的运转自然就不够健康。

(2)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供应链是一条增值的价值链,每个参与进来的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每个企业都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参与到供应链上各环节,并创造出产品,满足最终客户需求,实现企业价值增长。

供应链是由各企业和用户之间因相互业务需求形成的一个网链结构,由核心企业、 各节点供应商、各节点用户组成,但是各企业之间是需求与供给关系,具有以下几大主要特点:

(1)面向顾客需求。供应链的产生、发展、存在、优化重构,都是以最终市场需求为目的,企业供应链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消费的最终需求驱动是供应链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驱动原动力。

(2)复杂性。供应链复杂性由其复杂的网链结构特性决定的,在供应链中各企业管理层次、经营跨度不同,他们之间业务往来频繁,关系错综复杂,一般单一企业的结构模式要比供应链结构模式简单。

(3)动态性。供应链受最终客户需求拉动,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必然使供应链也随着客户需求变动而进行动态的更新和调整。

(4)虚拟性。供应链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一个协作组织,而不一定是一家公司。这种协作组织以协作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靠信息网络的支撑和相互信任的 关系,为了共同的利益,协调运转。而供应链需要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是优势企业之间的连接,所以组织内的吐故纳新、优胜劣汰是必然的。供应链像一个虚拟的强势企业群体,在不断地优化组合。同时虚拟供应链由于是基于全球化的虚拟企业依赖快速的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而建立的动态供应链。虚拟供应链使各企业摆脱供应链上的从属地位,这使供应链合作伙伴感到平等和安全。

(5)风险不确定性。由于供应链上客户需求多样性,多变性,产品从开发、生 产再到客户手中需要一定时间,当中需要各种资源配置消耗,但市场可能随时变 化,所以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承担着巨大的财务和供应风险。

(6)交叉性。企业之间通过节点连结一起,一个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也可成为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各供应链之间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供应链复杂程度和协调管理的难度。

(7)集成性。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各企业之间的能力也不是 简单各向相加,而是集成,从而产生1+1>2的经济效益,企业在集成的基础上相互信任。

参考文献:

[1]候方淼.供应链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07):26-32.

[2]谢家平.迟琳娜.供应链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06):23-26.

[3]张鑫.供应链质量管理[D].北京交通大学.2016:16-17

论文作者:崔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供应链的思想特征论文_崔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