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春秋

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春秋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伯劳中学,广西 钦州 535429)

摘要:散文文本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收集了很多漂亮的语言,深刻的意境的散文作品,是中国语言教学的关键,但是由于其具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生很难理解,结合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固定的,单一的方法,导致散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索提高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散文;教学方法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一个人可以美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散文中存在着大量隐含信息,隐含信息成为散文鉴赏的一个关键。准确把握散文的内容,把握散文的主旨,感受优美的散文语言洗涤实践,这是散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一点上建立自己独特的理解,提高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由于文本的加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它关系到我们所进行的阅读教学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不同的文学体裁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师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处理可以用来判断他们的阅读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教什么?如何教?这因人而异,也因文而异。

一、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及基础性策略

从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出发,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理念,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初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语文阅读量,但仍处于语文散文阅读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选择阅读;阅读材料,必须满足三个特点:第一,有趣,即内容在初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古典文学,哲学,读海报等;第二,生活性强,即阅读的内容也往往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好是和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第三,灵活性强,内容可以根据关键词的变化而变化,使学生有自我阅读的空间,有自我想象的天地。

二、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及阅读培养

(1)了解散文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接受,也不可能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只有从基本的教学内容入手,注重散文的分类、特点,然后突破学习难点,增加散文阅读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达到流水的特性。例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跳出书本的束缚,让学生多去书店或者网上寻找课堂上分享的材料。这是从学生理解的角度,观察学生对散文的态度和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逐步纠正其错误的观念。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文章进行比较,掌握散文的分类、特点等。其次,让学生开展散文写作练习,以作者的身份去了解散文的特点和类型,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散文的把握程度。

(2)重视朗读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从主观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百读不厌”的效果。因此,散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必要的内容。如,在初级阶段,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短文并背诵,这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其次,延长文章的篇幅,增加内容。但重点是让学生大声朗读,无论是在上午的课上还是在业余时间。只有当你阅读了它,你才能对文章的核心思想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而不是冥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阅读方法的总称,是通过实践巩固的方法和程序,即阅读所需要的熟练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思维的倾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习惯也有优点和缺点。良好的阅读和反思能力,终身受益,有利于学习;对阅读和学习的不良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细心,细心阅读,善于思考和提问。

自觉预习、复习,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吸收知识、思想、牢固而有效的记忆力;首先阅读前言、目录,适当使用参考资料:及时查阅字典、字典;按时完成阅读计划,在阅读练习中不断训练,形成自觉行为。

(4)引导学生探究散文并学习写散文

学生掌握关键字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团队探索不同散文作家之间的异同处(例如,郭沫若和席慕蓉的散文写作风格不同的处),更可以结合阅读内容,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分析中国和外国作家之间的散文写作风格,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处,并试图写一篇以 “如果我爱我的祖国”新的文章,让学生描述中国的伟大河流,展示中国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

(5)要求学生阅读自己的散文

学生写出的新文章,老师可以完全跳出教材,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写的文章,由于内部的这些句子都是学生自己写,所以阅读时的想法会更清晰,更有一种成就感,并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学习和调查活动,他的散文阅读能力将会改善。

三、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到赏析语言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散文课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播放一首与散文有关的歌曲或诗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文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散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改变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参与散文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实践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散文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阅读实践氛围,使学生积极融入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的教学氛围中得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基本策略与具体训练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基本策略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初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避免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偏差,使整个阅读过程“变味”。更多更好的培养方法也需要初中语文散文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 2013(10):164-165;

[2]罗贤华.探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6):106-107;

[3]李海琴.浅析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改善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4(8):50-50;

[4]戴菊香.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分析[J].中学语文, 2016(12):34-35.

作者简介:李春秋(1977.02-),女,广西钦州人,本科,中学一级,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伯劳中学。

论文作者:李春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_李春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