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神经性尿失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论文_叶小红

叶小红(武汉市第八医院 湖北 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院于2014 年1 月到2015 年7 月期间的144 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SS 评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3],即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SS 评分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TSS 评分,即实验组的治疗疗效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接受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治疗积极,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尿失禁;心理压力;障碍;膀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98-02

国际尿控协会[1](ICS)对尿失禁的定义如下:尿失禁指的是由于机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者膀胱括约肌受到损伤等原因而导致失去排尿自控能力,致使尿液不自主流出。尿失禁的主要表现就是用力、咳嗽以及打喷嚏时出现无法控制的尿泄露症状,同时按照尿失禁的症状[2],其可以分为反射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以及充溢性尿失禁这五类。尿失禁是困扰广大产后女性的慢性疾病,致使其生活质量依据生理健康受到了较大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4 年1 月到2015 年7 月期间的144 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3-38 岁之间,平均(32.1±5.3)岁;病程在2 到8 个月,平均(4.1±2.1)个月。其中剖宫产患者有57例,另外87 例患者均为自然分娩。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预防感染:具体包括督促患者日间多饮水、睡前禁止饮水、大小便后从前往后擦手纸等。②膀胱功能的锻炼:每日起床后以及入睡前平躺,进行45到100 次的上提以及紧缩肛门的活动,方法为:取坐位或者卧位尝试进行排尿动作,慢慢收缩肛门以及阴道,让盆底肌产生上提的感觉,同时腹部肌肉和大腿需要保持放松状态,每次紧缩的时间应该超过3 秒。③多休息:护理人员应该叮嘱产后妇女不宜过度劳累,平时要注意不可憋尿,每天保证睡眠时间和运动时间。④饮食护理:让尿失禁患者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便秘而导致的腹压升高问题。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入院时与患者私密交流,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告诉患者尿失禁在产后妇女中是一种常见疾病,不需要感到羞耻,让患者放下心理压力,坦然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情况,鼓励患者详细说出自己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感受,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1.3 疗效判断标准症状总积分(TSS)主要包括心理障碍程度、尿失禁次数、睡眠状态三项,每项分别对象0~3 分。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治愈(疗效指数90%以上)、优秀(疗效指数90%~60%)、有效(疗效指数59%~30%)、无效(疗效指数30%以下)[2]。根据护理质量的相关标准并结合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护理质量评分表,100 分为满分,最低为0 分,并由资深护理人员进行评分。90 到100 分为“非常好”,80 到90 为“较好”,70 到80 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0 分为“不满意”,80 分以上患者所占比例代表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取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1。

2.3 两组患者TSS 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TSS 评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3],即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SS 评分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TSS 评分,即实验组的治疗疗效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我国女性的尿失禁发病率在30.9%[3]左右,其是一种比高血压更为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膀胱颈、盆底以及尿道等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致使盆底肌的收缩力量被减弱,进而导致尿失禁。尿失禁与女性独特的生理构造有关。女性的身体构造非常复杂,由内骨盆筋膜、骨盆隔膜和会阴3 部分组成的骨盆底,直接联系着子宫、膀胱和内脏器官。正常情况下,骨盆底与内脏紧紧地相互支撑,哪怕腹压增加,内脏都不会向下压迫到膀胱与尿道,也就不会引起尿失禁[4-5]。但由于骨盆底又是受子宫等器官所支撑着的,因此,当子宫的情况发生变化时,骨盆底、内脏,乃至膀胱与尿道,也会受到影响。

产后尿失禁是由于孕产过程中的骨盆底损伤造成的。在怀孕期间,由于膀胱受到子宫重量的压迫,肌肉神经一直处于绷紧状态;而在分娩时,为了让宝宝从产道正常产出,骨盆底的肌肉神经又会被过度地拉伸,甚至会被从根部扯断。这样也就使得调节膀胱工作的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损伤。因此,刚分娩完的妈妈,一般都会感觉不到尿意。除了无法排尿之外,尿失禁等各种各样的排尿问题都会在这一时期出现。一般来说,受损的神经功能系统,会一步步地慢慢恢复过来。但是,经历难产的妈妈们可能会由于分娩时的过度损伤,导致骨盆底的肌肉和韧带对于骨盆的支持力不够,造成长期的尿失禁症状,较难恢复。中医也认为,经产时产妇的肾气会受到损伤,经脉空虚,膀胱气化失职进而造成的小便失禁。此后,产后早期从事剧烈运动会导致松弛的产后盆底及组织难以复原,也可能会造成尿失禁。因此产妇出现产后尿失禁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有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患有尿失禁的人群中,正常看病就医的患者非常少,大约只有25%左右的患者曾经主动寻求过治疗。

只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患者羞于就诊,就医倾向偏低。

心理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接受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心里状态更加放松,所承受的压力大幅减少,因此相应的护理满意度也就越高。

综上,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升治疗积极性,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1] 丁留成,黄懿,卫中庆.尿道吊带置入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44(06):49-50.[2] 徐灵,杨艳.上海成年女性尿失禁现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5(24):123-123.[3] 刘青,仇杰,龙丽霞等.甘肃省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10(33):471-471.[4] 王小榕,石俊霞,翟桂荣等.孕期及产后妇女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04(18):57-58.[5] Stammberger HR, Kenney DW. Paranasal sinus es: Anatomic termi nology and n omencl a tu re. A n n Ot o Rh ino l L ar y n gol, 2011, 1 67( suppl): 7 – 16.作者简介:叶小红 本科 武汉市第八医院妇产科 护师

论文作者:叶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产后神经性尿失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论文_叶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