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基础工作和基础技术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基础技术的作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施工单位应当全面关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覆盖占地面积较大,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处理大多属于隐蔽性工程。在施工时,由于施工现场的地质、岩层以及土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和不利的条件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基础施工时,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均能受到干扰,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基础施工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施工环境和不同的技术质量要求,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和先进技术两者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基础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2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相关因素
2.1 工程地基渗漏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地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地基处理施工的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稳定性,所以,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渗漏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防止因为渗漏问题的出现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空隙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导致工程地基出现渗漏的问题,这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都会有很大程度的破坏,为工程的安全性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极其重大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来说,都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来说,也是最核心的因素。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地基的稳定性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而造成相应的工程施工问题,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抗滑性的缺少而直接导致稳定性系数比较低,这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有着致命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尽管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施工计划,然而,因为地基的稳定性不牢,地基很难真正意义上在工程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而此类风险隐患,对于工程的使用寿命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2.3 工程地基沉降作用
通常情况下,工程地基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沉降问题,而如果沉降的系数超过既定的标准,就会造成工程结构出现某种程度的损坏,例如,裂缝、变形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内容。工程地基沉降通常情况下是在地质条件的直接影响下产生,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系数过大的问题,并切实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沉降技术有效降低。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3.1 锚固技术分析
在进行水利水电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锚固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频率应用技术,这种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在施工的时候对工程造成的消耗量比较小,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在整个的施工中,对时间的消耗不大,可以为施工方节省大量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促进效果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其实施的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施工的同时,还存在地质复杂、地域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缺点,所以,施工人员就需要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加强技术的需求量,对于施工的难易进行合理的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解决,在这些情况下都可以合理使用锚固技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这种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通过与其他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用,提高整体的实用性。
3.2 水泥加固、软土的处理以及其他技术分析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提升,就需要对水泥进行合理的技术加固,一般情况下,在对此技术进行利用的同时,需要重视水泥型号的选择,要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张力和强度的控制,在进行正式使用的前期,还需要加强试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充分保证水泥的质量。要充分重视水泥的稳固性,就要加强对灌浆操作的重视力度,要对土壤的具体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的施工标准,加强对适宜参数的正确选择,从而进一步保证水泥的强度,这样可以有效满足工程的需要,提高施工质量。通过上述的操作,还要重视对工程中的软土处理,要事先对工程的软土进行提前的调研分析,确定精确的孔隙特性等各种数据参数,加强对荷载压实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要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巧妙结合和利用,加强地基的处理工作,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3.3 可液化土层的处理技术分析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中会涉及到相关的作用力,不同的土层和土壤特性对于工程的施工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力。在相关振动力以及静力的作用下,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粘性较差的土层由于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土层的抗剪强度,进一步使得土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在这样强大的影响力下,水利水电建设的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液化的土层进行清理工作,再将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材料放置到该土层中,并进行夯实,夯实的时候需要采取分层振动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然后,就需要使用混凝土对周围的围墙进行有效可行的封闭,避免向四周流动,最后再通过可以液化的土层,设置一定的砂桩以及砂井,从而有效提高可液化土层的处理技术。
3.4 粉喷桩技术的应用
粉喷桩技术同样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意义重大。具体的注意事项为: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该项技术的施工环境要干净整洁,施工表面平整光滑,为满足施工条件,可以事先将地面用整平机进行辅助处理;第二,桩位的选择。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数据核准,然后按照施工进程选择桩位位置。将可变的动态数据调整为静态的准确数值,尽可能降低具体位置确定的难度。位置选择后要进行数据确认以及桩位标信息回收,为后续的原桩位复位提供数据帮助;第三,桩顶与桩底高度的选择。通常设置的高度为距离地面半米左右,而这不能满足动态建筑需求。所以在排除干扰后,为降低实际施工误差,在施工时尽可能进行动态的高度选择,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第四,桩身垂直度的确定。确定桩身垂直,可避免出现倾斜误差。一旦桩身倾斜,也要控制在1.5%之内;第五,合理使用外加剂。工作人员需要总结之前的建筑数据材料,然后对具体的外加剂用量进行分析,并重新选择所使用的种类。通常将石膏粉与水泥混合,提高水泥土质量,缩短或延长凝固时间。
结束语:
总之,通过有效的实践分析,掌握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技术,进一步为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希望结合本文的技术研究,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2]柳炎杰.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如何处理不良地基问题关键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01-102.
论文作者:张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地基论文; 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稳定性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