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英人名翻译

论中英人名翻译

周颖[1]2003年在《论中英人名翻译》文中指出姓名是人类社会中用以识别个体的一种符号,是最基本的人际称谓之一。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命名系统,在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姓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符号,而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符号。我们的日常交际离不开姓名,而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更时时需要姓名的交换,这种处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系统中的姓名交换自然离不开翻译的帮助。姓名翻译并非符号间的简单置换,正如林语堂曾经说过的那样,名字翻译虽说是小道,但很难。作为译者应考虑如何使日常交际中的姓名翻译更加规范,如何使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者的寓意,保持原作的风格,如何使人名的修辞作用在目的语中得到完整的体现。鉴于此,本文在对中英姓名系统的比较基础之上,分析了姓名作为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的特性,并将其置于日常交际、文学作品以及修辞作用中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对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的翻译手段进行了探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扼要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分析了姓名的语言学特性,以及在诸多文化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意义、功能和形式上的变体。语言学特性是姓名作为符号的特性,并为姓名的可交流性提供了前提,而姓名的变体则是不同文化下的不同产物,一方面使姓名文化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给姓名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 第二章对中英命名系统作了一番比较。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因而在其影响之下的姓名文化也是异大于同。通过比较我们看到,姓名并非简单的符号,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镜像。 第叁章对姓名翻译中的几对概念做了阐述。姓名翻译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命名的过程,译者会采取隐性或显性的方法来完成这一过程。不论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都各有优劣,在重新命名的过程中都需要译者的认真考虑。 第四章将姓名翻译置于日常跨文化交际当中,分析了翻译中面临的叁对问题,意识到规范问题是日常跨文化交际中的首要问题,并对如何规范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分析了文学作品以及修辞作用中的人名翻译。文学作品和修辞作用中的人名比日常交际中使用的人名,涵义更丰富,用途更广泛,而它们的翻译也更难把握。在对一些翻译实例进行分析过后,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

原付川[2]2011年在《晚清《西国近事汇编》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原文献分析与考证方法,通过调阅《西国近事汇编》从清同治十二年创刊(1873)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停刊28年间的108卷、1330期的影印原始文献,拟出了早期36卷、428期8129条消息的标题,重新研究评价该刊的编辑出版概况、编辑传播策略、传播内容,重点研究该刊的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和政治新闻,力图廓清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和科技传播史中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期解读该刊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和对后人所起到的启发作用,探究该刊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主办的惟一一份周刊,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开辟经济贸易专栏和《遐迩贯珍》论述自由贸易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首次系统传播近代西方财政管理思想,首次全面传播近代西方政府调控经济的思想,把西方的专利保护制度、金融资本的魅力、国际贸易的两面性等经济思想引入中国;最早报道西方工人运动,首次报道德国社会民主党;科技新闻共572条,重点报道船舶制造技术,有关船舶制造技术的报道有223条,主要涉及船舶种类、总体设计和相关制造技术,种类有铁甲船、木质船、水雷船、通信船,总体设计包括船名、船长、船阔、容量、重量、速率、动力配置和火炮配置,相关制造技术有修水道、建船厂、救生船、溷水衣、起沉船之法。该刊是集国际性、综合性、新闻性于一体的期刊,启发并引导了维新派的办刊办报理念,是早期国人办报的成功尝试,是晚清官方主办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期刊,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大规模地传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及其实际运用;最早传播社会主义思潮,是近代中国西学传播中影响力最大的报刊之一,对中西跨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次持续广泛地传播船舶制造技术、机器及军械制造技术,直接启发指导了江南制造局工程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了该局的船舶制造技术和军械机器制造水平,在中国科学技术传播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高晞[3]2008年在《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文中认为本文以英国医学传教士、医生德贞在华38年的医学传播活动和生活经历为主线,考察19世纪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的特征及中国医学现代化的早期模式。从西方医学的全球扩散、医学传教到医学传播的进步,作者探讨了西方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对中国医学现代化的影响。作者认为晚清中国知识界和官方机构接触、接受西方医学,可视为中国医学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德贞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人物。此时正逢西方医学进入现代化阶段,早期来华担任医学传播重任的是德贞之类的医学传教士,他们将最先进的西医学知识带到中国,试图建立中国医学的现代模式,并努力使中国医学溶入世界医学体系。文章从现代医学模式、身体语言、生命认识史、流行病学研究、卫生习惯和健康观念等角度分析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以往的研究者热衷于讨论中国人对西医接受与否的态度,根本忽略了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张力,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对现代文明的纠正和修正力量。本文试图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这项文化传播活动,传播者是如何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展开这项传播活动,他们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思路,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结果是否如愿如偿。传播者们又是如何处理传播过程中的冲突与障碍。在华工作38年,德贞参与了中国医学现代化的所有过程,作为一名医生,他有典型意义,但他所持有的医学传教观点和对中医文化的评价,在传教士中又属于另类,所以他又是个特殊的案例。本文通过对德贞的个人经历、社交圈和传播行为的研究,希冀对19世纪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有一个客观的描述并做出公正的评价。

李婧[4]2012年在《《格致新报》与其科学知识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在阅读《格致新报》1—16册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对《格致新报》的传播内容作了细致梳理。同时,查阅了近代以来有关冠以“格致”的期刊研究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与《格致汇编》《格致益闻汇报》比较。从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史、科学传播史角度切入,全面分析该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传播渠道、报道策略及科学知识传播内容,从而为研究19世纪末中国科学传播史提供新的文献线索和传播成就。《格致新报》涉及物理学、化学知识的篇目共161篇,占全部期刊总篇目946篇的17%,包括热学、光学、声学、电磁学、力学、化学元素、惰性气体等内容,其中电磁学涉及X射线的最新发现。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知识的篇目共68篇,占全部期刊946篇的7.1%,其中以日心地动说、新行星的发现、经纬度测量等较为先进,同时对潮汐的成因及北极探险亦作出详细介绍。所述生物学知识的篇目共127篇,占全部的13.4%,囊括各种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各种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涉及农医学知识的篇目共62篇,所占比例为6.6%,其中介绍了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法来治疗伤寒之症,在当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速度是比较迅速的。该刊传播的西方先进科技共100篇,所占比例为10.6%,其中述及的先进科技有新式火药、新式坦克、美国火炮、军事侦查气球、潜艇、新式电机洒水车、新式扫街道的电车、新式望远镜、救命机器、新式割草机、新式造纸术、新式照相机等。除传播科学知识内容外,该刊还囊括大量的时事新闻内容,及传播了编辑思想和格致强国思想。《格致新报》是国人办刊、传教士期刊向纯粹知识期刊过渡的一种特殊存在。虽非纯粹科技期刊,而是一份文理综合性期刊,但它仍然践行了视“格致”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柢”和“新”的办刊初衷。该刊提出一种崭新的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科学范畴的格致观(科学观),并且注重科学作用于社会之后所引发的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即科学社会化的效果。同时,作为仅有的几种以“格致”命名的期刊,也在酝酿辛亥革命前民主与科学的气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卢丹怀[5]2010年在《汉语中的外语——从广电总局的一则通知谈起》文中指出汉语中出现了西文的表达形式,这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语言新现象。对此,政界、学术界和民间褒贬不一。这个问题涉及翻译的一些原则和实践。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双语接触的理论出发,结合历史,分析汉语中使用外来词语的过程和原因。文章提出,随着两种语言互相接触,必定有词语互相进入对方的语言体系。这些形式会随着该语言用户的语言水平和该语言的文字体系产生一些适应性的变化。就汉语中的外语词而言,在国人外语水平普遍提升的情况下,字母词和外语原词将不需要翻译而进入汉语,构成司空见惯的混合语码。混合语码有一定的语用功能是非人力所能阻止的趋势。

赵征军[6]2014年在《异域的"牡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译入"研究》文中指出《牡丹亭》在中西文学交流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并未勾勒出该剧在英美文化系统英译的全貌。因此,本文拟从"译入"的视角,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的英译研究进行适当补充。

李德超[7]2013年在《翻译批评在香港——考察香港各大报刊杂志中的翻译评论(1970-1990)》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考察1970年至1990年间香港各主要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翻译评论,来揭示翻译活动在香港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全景式的描写,揭示这20年间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及非文学翻译)在香港社会的接受及影响。

骆萍[8]2013年在《理雅各《论语》英译的文化资本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场域”、“惯习”和“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相互关联的叁个核心概念。本文将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引入英国传教士理雅各《论语》翻译这一具体个案中,旨在透过文化资本化的分析,阐释理译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为《论语》英译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并深刻认识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一、引言“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并不是单一化

黄维梁[9]2013年在《在黄国彬译海上奇幻漂流:黄译《哈姆雷特》漫读后记》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黄国彬译的但丁《神曲》响亮面世,十年后他的《哈姆雷特》汉译壮丽登场。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一圆莎译梦。黄氏这本新书,在译界之奇伟,让人读来有身历奇幻旅程之感——有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奇幻感。本文在这里写下的只是点点滴滴,且因为无意中涉及热门话题,遂成为我在国彬兄译海的漂流探胜记。

邹振环[10]2014年在《近五十年来台湾的翻译史研究》文中认为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两岸历经40多年对峙,译坛学界互相隔膜。本文通过方豪的明清之际西书中译史研究、释道安与张曼涛的中国佛典译印史研究、60至80年代的近代西学翻译史研究,以及90年代的大陆和台湾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史的研究,指出了台湾与大陆学术之间的学脉关联,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末期大陆学术发展不正常的阶段,台湾地区的中国翻译史研究相对活跃,这些扎实的翻译史研究的成果,为近代以来中国学术史的发展填补了一段空白。

参考文献:

[1]. 论中英人名翻译[D]. 周颖. 四川大学. 2003

[2]. 晚清《西国近事汇编》研究[D]. 原付川. 西北大学. 2011

[3]. 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D]. 高晞. 复旦大学. 2008

[4]. 《格致新报》与其科学知识传播研究[D]. 李婧. 西北大学. 2012

[5]. 汉语中的外语——从广电总局的一则通知谈起[J]. 卢丹怀. 东方翻译. 2010

[6]. 异域的"牡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译入"研究[J]. 赵征军. 东方翻译. 2014

[7]. 翻译批评在香港——考察香港各大报刊杂志中的翻译评论(1970-1990)[J]. 李德超. 东方翻译. 2013

[8]. 理雅各《论语》英译的文化资本解读[J]. 骆萍. 东方翻译. 2013

[9]. 在黄国彬译海上奇幻漂流:黄译《哈姆雷特》漫读后记[J]. 黄维梁. 东方翻译. 2013

[10]. 近五十年来台湾的翻译史研究[J]. 邹振环. 东方翻译. 2014

标签:;  ;  ;  ;  ;  

论中英人名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