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诱导·解答过程·方式灵活论文_王旭

启蒙诱导·解答过程·方式灵活论文_王旭

王 旭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波罗赤镇中心小学 122631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伴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和全新配套教材的出台,低年级应用题的表现形式有了全新的变化,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必须学好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设身处地地为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努力探究实施切合教学实际的方式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实施呢?概要如下:启蒙诱导·解答过程·方式灵活。

一、启蒙诱导

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实际上从10以内的加、减法就开始了。学生刚入学,还不认识字,不可能出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对什么是“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也较难理解,教师也不能教给学生这些术语,主要是结合加、减法的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师用语言来叙述应用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教师演示和叙述的事物,都是他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计算问题,同时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只要求学生注意看和听,按照教师的问题来回答:题里说的是什么事?先告诉了什么?后告诉了什么?问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选择算法,写出算式,口述答案就行了。到学“2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逐步出现了完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术语,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接着,再使学生先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知道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并学习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读题和解答题意能力。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最初,学生识字少,独立读题有困难,可以由教师来带读,或把生字加上拼音,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读,要让学生边读边想,弄清题意。然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并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特别是涉及数学概念的术语,如“谁比谁多”、“谁是谁的几倍”等,要先用实物演示或画图说明。对于不熟悉的一般词语,如“其中”、“每人”等也要给以浅显的解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和选择算法。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乱猜算法,或者简单地把某一个词同某种运算方法建立固定的联系。如看到“一共”就用加,看到“比ⅹ少ⅹ”就用减等,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缘故。在每教一种运算的意义和应用,并有意识地把直观的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建立数量关系的概念。

3.列出算式和进行计算。学生正确地选择了算法以后,一般都能列出式子并算出得数。这时可以着重教学生口述单位名称。学生开始解答应用题,由于生活经验少,往往不会选择量词。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事例说明牛按头计算,鱼按条计算……以后遇到学生不熟悉的量词也要及时提醒。

三、灵活变换练习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1.灵活变换应用题的叙述方式。为防止学生片面地根据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法,例如加法应用题,有时可以不出现“一共”两个字;有时可以换用减法应用题中常用的词语,如:“老师有一些粉笔,先用去6支,再用去5只,两次用去了多少支?”

2.适当变换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注意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联系和比较的,便于掌握其解法。如减法应用题,有时可以把问题放在已知条件的前面,如“小明做了9朵花,还要做多少朵花就够16朵?”变换乘除法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的顺序,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分辨哪个数做被除数。

3.适当做一些填条件、补问题的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应用题的解法以后进行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应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例如,教师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小华折叠了12架纸飞机,送给同学7架”,接着让学生解答。当学生说出不能解答的理由后,可马上让学生补上“还剩多少架?”的问题,再解答出来。有时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可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小红有连环画16本,小苏有8本”,通过启发,学生定会找出加、减、除三种解法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提出一个已知条件,接着提一个问题,让学生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再解答。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改(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使学生在应用题这一学习乐园中绽放出天真灿烂的笑容,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我一以贯之的追求,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启蒙诱导·解答过程·方式灵活”的一点课改尝试。今后我将继续坚定不疑地努力落实课改精神,根据学生及学科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科学施教,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的方略,不断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王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启蒙诱导·解答过程·方式灵活论文_王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